【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向移动机构及无人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横向移动机构及无人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无人车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无人售卖以及公共卫生防疫等领域。随着使用场景和用途的多样化,无人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在人流量较大且较为狭小的空间内行驶。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无人车脱胎于传统车辆,需要很大的转弯半径才能实现车辆的转弯、掉头及靠边停车,从而在人流量较大或者狭小的空间中行驶时机动性不足,难以满足复杂场景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移动机构及无人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车在人流量较大以及狭小空间内行驶时存在机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主移动结构,主移动结构包括:主升降组件,主升降组件包括主升降杆和主升降驱动单元,主升降驱动单元与主升降杆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第一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10)至少包括两个主移动结构(11),所述主移动结构(11)包括:主升降组件(111),所述主升降组件(111)包括主升降杆(1111)和主升降驱动单元(1112),所述主升降驱动单元(1112)与所述主升降杆(1111)连接;传动组件(112),所述传动组件(112)包括第一传动单元(1121)和第二传动单元(1122),所述第一传动单元(1121)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1122)均安装于所述主升降杆(1111)上,所述第二传动单元(1122)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11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单元(1121)用于与车辆的驱动电机的驱动杆(301)传动连接;主动轮组件(113),所述主动轮组件(113)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轮(1131),所述主动轮(1131)转动连接于所述主升降杆(111)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1122)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1121)包括驱动齿轮(1123)、从动齿轮(1124)和传动轴(1125),所述传动轴(1125)与所述驱动杆(301)垂直设置,所述驱动齿轮(1123)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杆(301)上,所述从动齿轮(1124)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1125)上,所述从动齿轮(1124)与所述驱动齿轮(1123)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1123)和所述从动齿轮(1124)均为锥形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1122)包括主链轮(1126)、从链轮(1127)和链条(1128),所述主链轮(1126)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1125)上,所述从链轮(1127)与所述主动轮(1131)同轴连接,所述主链轮(1126)和所述从链轮(1127)通过所述链条(1128)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升降杆(1111)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轴(1125)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传动轴(1125)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从动齿轮(1124)和所述主链轮(1126)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动轴(1125)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升降杆(1111)上开设有供所述主动轮(1131)的主动轮轴(1132)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主动轮轴(1132)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从链轮(1127)设置于所述主动轮轴(1132)的一端且设于所述主升降杆(1111)的外侧;所述主动轮(1131)设置于所述主动轮轴(1132)的另一端且设于所述主升降杆(1111)的外侧;或者,所述主升降杆(1111)的端部开设有凹槽(1113),所述主动轮(1131)连接于所述主动轮轴(1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