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30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包括焊接夹具和固定在地面上的连接底座,焊接夹具包括夹持平台,夹紧平台的底部均设有位于连接底座前后两侧的伸缩支腿,夹紧平台的底部均设有位于伸缩支腿外侧的移动轮;夹持平台上设有两个端部夹具,两个端部夹具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有若干个夹持机构,且两个端部夹具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为槽状的主梁定位的主梁定位机构,两个主梁定位机构均位于主梁的正下方,且两个定位机构均包括伸出端朝上的端部定位气缸,端部定位气缸的伸出端连接有主梁定位销,通过主梁定位销伸入到主梁槽底的定位孔内进行定位。位孔内进行定位。位孔内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后纵梁是汽车车身承载系统的重要支撑部件,通过一个槽状的主梁及其配合的钣金件组合焊接而成。由于后纵梁需要连接的汽车配件较多,焊接在槽状的主梁的钣金件数量也就较多,通常需要有不同焊接工序才能完成,而每个焊接工序需要焊接多个钣金件,每个钣金件通常需要在不同的焊接工装上进行夹持固定,再进行焊接。
[0003]常见的后纵梁焊接装置均通过一个焊接机器人及其对应的焊接工装组成,但是由于不同车型后纵梁长度、弯曲曲度和方向均不相同,若针对不同的车型都重新组装一个焊接机器人,既浪费时间也占用车间的空间,同时,增加设备成本。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车型的后纵梁更换不同的焊接工装。特此研发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能够更换整个焊接夹具,同时针对不同形状、位置的钣金件设置有不同的夹持机构,以提高夹持稳定性。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包括焊接夹具和固定在地面上的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面靠前后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上均设有定位柱,所述焊接工装的底侧设有左右延伸的与第一定位板对应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有供定位柱穿过的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还设有上下重合的安装通孔,通过安装通孔结合螺栓和螺帽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锁紧在一起,以此实现将焊接工装固定在连接底座上;
[0006]所述焊接夹具包括夹持平台,夹紧平台的底部均设有位于连接底座前后两侧的伸缩支腿,所述夹紧平台的底部均设有位于伸缩支腿外侧的移动轮;所述夹持平台上设有两个端部夹具,两个端部夹具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有若干个夹持机构,且两个端部夹具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为槽状的主梁定位的主梁定位机构,两个所述主梁定位机构均位于主梁的正下方,且两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伸出端朝上的端部定位气缸,所述端部定位气缸的伸出端连接有主梁定位销,通过主梁定位销伸入到主梁槽底的定位孔内进行定位;
[0007]所述端部夹具均包括安装底座和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的端部夹紧气缸;所述端部夹具的安装底座上还铰接有左右延伸的端部压臂;所述端部夹紧气缸固定在安装底座的左侧,且端部压臂铰接在安装底座上,端部压臂右端与端部夹紧气缸的伸出端铰接,通过端部夹紧气缸带动端部压臂下压,所述安装底座顶部向下凹设有与槽型的主梁匹配的卡装缺口,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左右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卡装缺口两侧的L形的夹紧支撑柱,
且两个L形的夹紧支撑柱相背设置,所述主梁左右两侧的槽口裙边分别放置在两个L形的夹紧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端部压臂的底部对应两个夹紧支撑柱设有下压块,通过夹紧支撑柱和下压块夹持主梁的槽口裙边,且两个L形的夹紧支撑柱的竖向杆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抵住主梁左右侧壁的主梁侧向抵块。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为六个,且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钣金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定位检测机构、第四夹持机构、第五夹持机构和第六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位于主梁左右两侧的第一左底座和第一右底座,且第一左底座位于第一右底座的前侧,所述第一左底座的左侧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一夹紧气缸,所述第一左底座的顶部铰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压臂,所述第一压臂的左端与第一夹紧气缸伸出端铰接,所述第一压臂的右端延伸到主梁的上方,第一压臂的后侧设有伸到主梁内的第一压爪,通过第一压爪将第一钣金件的底部压紧在主梁槽内;
[0009]所述第一右底座的前侧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一定位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气缸的伸出端设有位于第一压爪的正下方的第一抵爪,所述第一抵爪的爪齿和第一压爪的爪齿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气缸的伸出端还设有位于第一抵爪左侧的第一竖向定位销,所述第一竖向定位销依次穿过主梁定位孔和第一钣金件定位孔;
[0010]所述第一压臂上左右间隔设置有两个向后延伸的第一裙边压杆,通过两个第一裙边压杆压紧主梁两侧槽口裙边;所述第一左底座上设有向后延伸的位于第一裙边压杆下方的第一裙边抵杆,主梁两侧的槽口裙边夹持于第一裙边抵杆末端与第一裙边压杆末端之间,所述第一右底座顶部设有与右侧的第一裙边压杆末端上下对应的第一裙边抵块,所述第一裙边抵杆与第一右底座上相对设有第一侧向抵块,通过第一侧向抵块抵在主梁的左右两侧面上;
[0011]所述第一裙边压杆上设有伸到主梁内的主梁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压臂上设有位于主梁内的第一钣金检测传感器。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位于主梁左右两侧的第二左底座和第二右底座,所述第二左底座的左侧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左底座的顶部铰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压臂,所述第二压臂的左端与第二夹紧气缸伸出端铰接,所述第二压臂的右端延伸到主梁的上方,第二压臂上设有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第二压紧气缸在第二压臂横置时位于主梁槽内,所述第二压紧气缸伸出端朝下设置且伸出端设有第二压爪,所述第二压爪的爪齿分别位于第二压紧气缸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二压爪的爪齿将位于第二压紧气缸的前后两侧的第二钣金件和第三钣金件压紧在主梁槽内;所述第二压爪的前侧设有插入到主梁上定位孔内的第二夹持定位销;
[0013]所述第二右底座上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二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的伸出端设有位于第二压爪的正下方的第二抵爪,所述第二抵爪的爪齿和第二压爪的爪齿互相相抵,所述第二抵爪前侧的爪齿上还设有依次穿过主梁定位孔和第二钣金件定位孔的第二钣金定位销,且第二钣金定位销顶端与第二压爪的爪齿底端相抵,所述第二抵爪后侧的爪齿上还设有依次穿过主梁定位孔和第三钣金件定位孔的第三钣金定位销,且第三钣金定位销顶端与第二压爪的爪齿底端相抵;
[0014]所述第二压爪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二钣金件后侧相抵的第二钣金检测传感器,以及用于与第三钣金件底部相抵的第三钣金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左底座和第二右底座上相对
设置有第二侧向抵块,通过第二侧向抵块抵在主梁的左右两侧面上;所述第二压爪上还设有位于第二压紧气缸后侧的第二裙边压块,所述第二右底座上设有与第二裙边压块上下对应的第二裙边抵块,通过第二裙边压块与第二裙边抵块夹持主梁右侧的槽口裙边,所述第二压臂上设向后延伸的第二裙边压杆,所述第二左底座上也设有第二裙边抵块,该第二裙边抵块与第二裙边压杆末端上下对应。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定位检测机构包括位于主梁左侧的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上设有伸出端朝左设置的第三定位气缸,所述第三定位气缸的伸出端铰接有竖向延伸的第三压臂,所述第三压臂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三底座的左侧,所述第三压臂上设有伸出端朝左设置的侧向抵紧气缸,所述侧向抵紧气缸的伸出端设有用于检测主梁左侧壁的左侧检测传感器。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夹持机构包括位于主梁下方的第四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夹具和固定在地面上的连接底座(9),所述连接底座(9)的顶面靠前后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左右延伸的第一定位板(9a),所述第一定位板(9a)上均设有定位柱(9b),所述焊接工装的底侧设有左右延伸的与第一定位板(9a)对应的第二定位板(8b),所述第二定位板(8b)上设有供定位柱(9b)穿过的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板(9a)和第二定位板(8b)上还设有上下重合的安装通孔,通过安装通孔结合螺栓和螺帽将第一定位板(9a)和第二定位板(8b)锁紧在一起,以此实现将焊接工装固定在连接底座(9)上;所述焊接夹具包括夹持平台(8),夹紧平台的底部均设有位于连接底座(9)前后两侧的伸缩支腿(8c),所述夹紧平台的底部均设有位于伸缩支腿(8c)外侧的移动轮(8a);所述夹持平台上设有两个端部夹具(7),两个端部夹具(7)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有若干个夹持机构,且两个端部夹具(7)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为槽状的主梁定位的主梁定位机构,两个所述主梁定位机构均位于主梁的正下方,且两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伸出端朝上的端部定位气缸(A),所述端部定位气缸(A)的伸出端连接有主梁定位销(B),通过主梁定位销(B)伸入到主梁槽底的定位孔内进行定位;所述端部夹具(7)均包括安装底座(7a)和固定在安装底座(7a)上的端部夹紧气缸(7b);所述端部夹具(7)的安装底座(7a)上还铰接有左右延伸的端部压臂(7c);所述端部夹紧气缸(7b)固定在安装底座(7a)的左侧,且端部压臂(7c)铰接在安装底座(7a)上,端部压臂(7c)右端与端部夹紧气缸(7b)的伸出端铰接,通过端部夹紧气缸(7b)带动端部压臂(7c)下压,所述安装底座(7a)顶部向下凹设有与槽型的主梁匹配的卡装缺口(7d),所述安装底座(7a)的顶部左右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卡装缺口(7d)两侧的L形的夹紧支撑柱(7e),且两个L形的夹紧支撑柱(7e)相背设置,所述主梁左右两侧的槽口裙边分别放置在两个L形的夹紧支撑柱(7e)的顶端,所述端部压臂(7c)的底部对应两个夹紧支撑柱(7e)设有下压块(7f),通过夹紧支撑柱(7e)和下压块(7f)夹持主梁的槽口裙边,且两个L形的夹紧支撑柱(7e)的竖向杆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抵住主梁左右侧壁的主梁侧向抵块(7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为六个,且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钣金夹持机构(1)、第二夹持机构(2)、第三定位检测机构(3)、第四夹持机构(4)、第五夹持机构(5)和第六夹持机构(6),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包括分别位于主梁左右两侧的第一左底座(1a)和第一右底座(1b),且第一左底座(1a)位于第一右底座(1b)的前侧,所述第一左底座(1a)的左侧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一夹紧气缸(1c),所述第一左底座(1a)的顶部铰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压臂(1d),所述第一压臂(1d)的左端与第一夹紧气缸(1c)伸出端铰接,所述第一压臂(1d)的右端延伸到主梁的上方,第一压臂(1d)的后侧设有伸到主梁内的第一压爪(1e),通过第一压爪(1e)将第一钣金件的底部压紧在主梁槽内;所述第一右底座(1b)的前侧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一定位气缸(1f),所述第一定位气缸(1f)的伸出端设有位于第一压爪(1e)的正下方的第一抵爪(1g),所述第一抵爪(1g)的爪齿和第一压爪(1e)的爪齿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气缸(1f)的伸出端还设有位于第一抵爪左侧的第一竖向定位销(1i),所述第一竖向定位销(1i)依次穿过主梁定位孔和第一钣金件定位孔;所述第一压臂(1d)上左右间隔设置有两个向后延伸的第一裙边压杆(1k),通过两个第
一裙边压杆压紧主梁两侧槽口裙边;所述第一左底座(1a)上设有向后延伸的位于第一裙边压杆(1k)下方的第一裙边抵杆(1j),主梁两侧的槽口裙边夹持于第一裙边抵杆(1j)末端与第一裙边压杆(1k)末端之间,所述第一右底座(1b)顶部设有与右侧的第一裙边压杆(1k)末端上下对应的第一裙边抵块(1l),所述第一裙边抵杆(1j)与第一右底座(1b)上相对设有第一侧向抵块(1m),通过第一侧向抵块(1m)抵在主梁的左右两侧面上;所述第一裙边压杆(1k)上设有伸到主梁内的主梁检测传感器(1n);所述第一压臂(1d)上设有位于主梁内的第一钣金检测传感器(1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纵梁多钣金件快换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包括分别位于主梁左右两侧的第二左底座(2a)和第二右底座(2b),所述第二左底座(2a)的左侧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二夹紧气缸(2c),所述第二左底座(2a)的顶部铰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压臂(2d),所述第二压臂(2d)的左端与第二夹紧气缸(2c)伸出端铰接,所述第二压臂(2d)的右端延伸到主梁的上方,第二压臂(2d)上设有第二压紧气缸(2e),所述第二压紧气缸(2e)在第二压臂(2d)横置时位于主梁槽内,所述第二压紧气缸(2e)伸出端朝下设置且伸出端设有第二压爪(2f),所述第二压爪(2f)的爪齿分别位于第二压紧气缸(2e)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二压爪(2f)的爪齿将位于第二压紧气缸(2e)的前后两侧的第二钣金件和第三钣金件压紧在主梁槽内;所述第二压爪(2f)的前侧设有插入到主梁上定位孔内的第二夹持定位销(2k);所述第二右底座(2b)上设有伸出端朝上设置的第二定位气缸(2i),所述第二定位气缸(2i)的伸出端设有位于第二压爪(2f)的正下方的第二抵爪(2g),所述第二抵爪(2g)的爪齿和第二压爪(2f)的爪齿互相相抵,所述第二抵爪(2g)前侧的爪齿上还设有依次穿过主梁定位孔和第二钣金件定位孔的第二钣金定位销(2h),且第二钣金定位销(2h)顶端与第二压爪(2f)的爪齿底端相抵,所述第二抵爪(2g)后侧的爪齿上还设有依次穿过主梁定位孔和第三钣金件定位孔的第三钣金定位销(2j),且第三钣金定位销(2j)顶端与第二压爪(2f)的爪齿底端相抵;所述第二压爪(2f)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二钣金件后侧相抵的第二钣金检测传感器(2l),以及用于与第三钣金件底部相抵的第三钣金检测传感器(2p),所述第二左底座(2a)和第二右底座(2b)上相对设置有第二侧向抵块(2m),通过第二侧向抵块(2m)抵在主梁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