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993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提升稻米油品质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将脱蜡稻米油加热后通入结晶罐中降温结晶,再通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去除油脂结晶获得过滤油,所述过滤油再次加热后冷却,制备获得优质稻米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脱脂稻米油加热后以限定范围的速度进行匀速降温结晶,打破了脱脂稻米油的晶体大小和晶体形态并进行重塑,使结晶完毕的油脂晶体大小稳定控制在0.5~1.5μm;油脂晶体大小均匀,便于后续进行充分过滤,去除油脂晶体,避免因油脂晶体大小不一堵塞过滤布,降低过滤速度和过滤效率,最终制备的成品油较好地去除了油脂,具有较高的纯度和透明度,且有效提高了储存时间。且有效提高了储存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提升稻米油品质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稻米中的脂肪经萃取等工艺提取分离所得的油脂即为稻米油,分为米糠油和米珍油两类。稻米油含谷维素,植物甾醇、维生素E等含量远远高出其它食用油,此外稻米油烟点较高,具有耐保存、抗热氧化等优点,被称为“健康油”、“营养油”。
[0003]稻米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固体油脂,因固体油脂的存在,稻米油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会降低油脂透明度,影响油脂色泽,同时降低消化吸收率,使气味、滋味和适口性变差,继而降低油脂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而目前的脱脂工艺中,常常存在结晶油脂晶体大小不一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后续的过滤,且处理后的成品稻米油不利于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将脱脂稻米油加热后,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匀速降温结晶,打破并重塑了脱脂稻米油的晶体大小和晶体形态,使结晶完毕的油脂晶体大小稳定控制在0.5~1.5μm;油脂晶体大小均匀,便于后续进行充分过滤油脂晶体,避免因油脂晶体大小不一堵塞过滤布,降低过滤速度和过滤效率,最终制备的成品油较好地去除了油脂,具有较高的纯度和透明度,且有效提高了储存时间。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将脱蜡稻米油加热后通入结晶罐中匀速降温结晶,再通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去除油脂结晶获得过滤油,所述过滤油再次加热后冷却,制备获得优质稻米油。
[000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脱蜡稻米油通入换热器中采用蒸汽进行加热,所述蒸汽的温度为55

65℃。
[000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匀速降温时间为68

76h,控制降温速度严格按设定的降温曲线操作。
[000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脱脂稻米油加热后内部油脂晶体的大小为1~2μm。
[000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结晶罐中结晶完毕的油脂晶体的大小为0.5μm

1.5μm。优选地,所述结晶罐中结晶完毕的油脂晶体的大小为1μm。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滤机在通入稻米油之前,先采用冷油进行内部循环降温,所述冷油的温度为

3~0℃。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滤油加热至55

65℃。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脱蜡稻米油在加热前,还需进行如下步骤:
[0013](1)油脂脱胶:将米糠毛油加热并加入热水搅拌,再加入脂肪酸酶,继续搅拌,加热结束后静置,最后经离心得到上层脱胶油和下层胶质油脚;
[0014](2)干燥:所述上层脱胶油加热并真空脱水;
[0015](3)脱色:将真空脱水所得上层脱胶油加热,再加入脱色剂,保温搅拌,脱色结束后经过滤除去脱色剂,获得脱色油;
[0016](4)脱酸:所述脱色油加热至220~240℃,经脱酸塔进行物理脱酸,经检测,酸值、水分、磷脂等各项指标合格后获得脱酸油;
[0017](5)除臭:所述脱酸油于真空蒸馏脱臭,获得脱臭油;
[0018](6)除蜡:所述脱臭油冷却析出晶体蜡,再经板框压滤机压滤除蜡,制备获得脱蜡稻米油。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所述脱蜡稻米油在结晶前通过换热器进行蒸汽加热,打破现有油脂晶体的结构,使平均为8~10μm的油脂晶体变为1~2μm,提高了后续结晶的效果,提高了结晶的效率;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匀速降温结晶,控制结晶后油脂的晶体大小为0.5~1.5μm,油脂晶体大小均匀,便于后续进行充分过滤油脂晶体,避免因油脂晶体大小不一堵塞过滤布,降低过滤速度和过滤效率;
[0022](3)采用冷油对过滤机内部进行循环降温,使结晶后的晶体油脂在过滤时不会再次溶解于稻米油中,使油脂结晶被过滤布充分析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稻米油的透明度;
[0023](4)本专利技术将过滤完毕后的稻米油再次加热,打破了冷却后稻米油内部的结晶,从而可有效提高存储时间,且温度在

5℃以上时,所制备的成品油不会凝固,便于储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提高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油脂脱胶:将米糠毛油加热至65℃,并加入80℃热水搅拌,再加入脂肪酸酶,继续搅拌,加热结束后静置8h,最后经离心得到上层脱胶油和下层胶质油脚;
[0027](2)干燥:将上层脱胶油加热至95℃真空脱水;
[0028](3)脱色:将真空脱水所得上层脱胶油加热至105℃,再加入脱色剂白土,保温搅拌1h,脱色结束后经过滤除去脱色剂,获得脱色油;
[0029](4)脱酸:将脱色油加热至240℃,经脱酸塔进行物理脱酸,经检测,酸值、水分、磷脂等各项指标合格后,制备获得脱酸油;
[0030](5)除臭:将脱酸油在真空度0.1MPa、温度240℃下进行蒸馏脱臭,制备获得脱臭油;
[0031](6)除蜡:将脱臭油经冷却析出晶体蜡,待温度降至23℃以下时保温搅拌,结晶56h后,再经板框压滤机压滤除蜡,制备获得脱蜡稻米油;
[0032](7)脱脂结晶过滤:将脱蜡稻米油通入换热器中,采用55℃的间接蒸汽进行加热,经过加热使平均大小为8~10μm的油脂晶体变为平均大小1~2μm的油脂晶体;随后加热后再通入结晶罐中匀速降温68h,控制降温速度为0.8℃/h,通过匀速降温结晶,控制结晶后油脂的晶体大小为0.5~1.5μm,使油脂晶体大小均匀,便于过滤;随后采用

3~0℃冷油对过滤机进行内部降温,随后将降温后的稻米油通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去除油脂结晶获得过滤油,将过滤油再次加热至55℃,获得优质稻米油。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米糠毛油加热至70℃并加入85℃的热水,加热结束后静置5h;步骤(2)中,上层脱胶油加热至90℃;步骤(3)中,加热至100℃,保温搅拌1h;步骤(4)中,脱色油加热至220℃;步骤(5)中,真空度为0.08MPa,蒸馏时控制温度为230℃;步骤(6)中,结晶时间为48h;步骤(7)中,采用60℃的间接蒸汽进行加热,通入结晶罐后匀速降温结晶76h,控制降温速度为1℃/h,将过滤油再次加热至60℃。
[0035]实施例3
[003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米糠毛油加热至70℃并加入85℃的热水,加热结束后静置7h;步骤(4)中,脱色油加热至230℃;步骤(5)中,真空度为0.08MPa,蒸馏时控制温度为230℃;步骤(7)中,采用65℃的间接蒸汽进行加热,通入结晶罐后匀速降温结晶76h,控制降温速度为1℃/h,将过滤油再次加热至65℃。
[0037]对实施例1中制备的优质稻米油进行测试,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脱蜡稻米油加热后通入结晶罐中降温结晶,再通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去除油脂结晶,获得过滤油,所述过滤油再次加热后冷却,制备获得优质稻米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蜡稻米油通入换热器中采用蒸汽进行加热,所述蒸汽的温度为55~6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蜡稻米油通入结晶罐降温结晶的时间为68~76h,降温速度为0.8~1℃/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稻米油加热后内部油脂晶体的大小为1~2μ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罐中结晶完毕的油脂晶体大小为0.5μm~1.5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在通入稻米油之前,先采用冷油进行内部循环降温,所述冷油的温度为

3~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的脱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油加热至55~6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稻米油品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莎莎姚行权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