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84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青皮竹层、无纺布层、竹板层、无纺布层、青皮竹层和装饰层,经过胶合、压制、干燥而成;所述装饰层,与所述青皮竹层连接;所述青皮竹层,由青皮竹料依次排列胶合而成;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青皮竹层胶合;所述竹板层,由改性竹板纵横排列叠加胶合而成,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无纺布层胶合。每一层都有其自身的抗菌能力,不容易受外界温度、湿度变化而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合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

技术介绍

[0002]胶合板从原料上区分包括有木胶合板、竹胶合板等,顾名思义采用的原料为木料、竹料。
[0003]木料成本高、种植时间长,木胶合板的层数越多价格越昂贵。而竹料在我国种植范围广,生长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竹胶合板越来越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交通工具、建筑行业上。
[0004]但是竹料属于天然的生物质材料,其含有淀粉、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容易产生细菌等,从而发霉腐烂。
[0005]当使用的竹胶板腐烂,该竹胶合板则无法实现其功能,无法使用,变成废料。因此,如何增强竹胶合板的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研发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通过对竹板进行改性,使得竹胶合板有效抵御温度、湿度的骤然变化,抵抗细菌、霉菌的产生,再通过纳米二氧化钛的调控,增强上述能力,并且降低胶合所需的胶水的甲醛等污染,适合推广使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青皮竹层、无纺布层、竹板层、无纺布层、青皮竹层和装饰层;
[0008]所述装饰层,与所述青皮竹层连接;
[0009]所述青皮竹层和所述无纺布层,胶合固定;
[0010]所述竹板层,由改性竹板纵横排列叠加胶合而成,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无纺布层连接;
[0011]所述改性竹板,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0012](1)取3年以上竹,截断,劈开竹料,定宽去节,刨青刨黄,定长裁切,使竹料平整,制得去皮竹料;
[0013](2)将所述去皮竹料排列,各所述去皮竹料之间留有缝隙,置于容器内,密封,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缓慢加压至20

35mPa,保持温度60

80℃,处理时间为20

35min,接着以5

10mPa/min的速率降压,至常压后解除密封状态,取出去皮竹料;
[0014](3)将去皮竹料置于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凝胶中,密封,加压至15

20mPa,保持10

30分钟,以5mPa/min速率降压,取出烘干,得到改性竹板。
[0015]优选地,所述由改性竹板纵横排列叠加胶合而成,具体为:
[0016]所述改性竹板以一层纵向排列、一层横向排列依次叠加,层数为奇数层,通过胶合固定而成。
[0017]优选地,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8

21m3/h。
[0018]优选地,所述青皮竹层的制作步骤:
[0019](A1)取3年以上竹,去腐烂后截断;
[0020](A2)于去离子水池中,使用海绵对竹表面擦拭,清洁表皮,擦拭力度为海绵与竹表面连接处基本不变形,接着使竹表面干燥;
[0021](A3)按宽度尺寸要求破开竹料,修整竹节、刨黄,修整后的竹节高度≤2mm;
[0022](A4)依次排列,胶合得到所述青皮竹层。
[0023]优选地,所述海绵为低密度海绵,基本不变形为变形量小于海绵厚度的1/3。
[0024]优选地,所述青皮竹料和所述无纺布层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竹板层的长度和宽度。
[0025]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层,由改性无纺布构成,
[0026]将无纺布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凝胶内浸泡5min,烘干,得到改性无纺布。
[0027]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均为毛竹。
[0028]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凝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9](B1)取重量份为1的钛酸四丁酯和重量份为2

4的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备用;
[0030](B2)取重量份为0.5

0.8的硝锂酸、重量份为0.03的表面活性剂、重量份为3

6的无水乙醇、重量份为1的去离子水和重量份为2的冰乙酸,混合均匀,备用;
[0031]将步骤B1和步骤B2得到的备用物料混合,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凝。
[0032]优选地,制作所述竹胶合板的步骤包括:
[0033](C1)依次将所述装饰层、已胶合固定的所述青皮竹层和所述无纺布层、所述竹板层、已胶合固定的所述青皮竹层和所述无纺布层、所述装饰层,胶合、热压成型、干燥;
[0034](C2)裁剪所述装饰层、所述青皮竹层和所述无纺布层的多余部分,得到抗菌环保竹胶合板。
[003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青皮竹层、无纺布层、竹板层、无纺布层、青皮竹层和装饰层,先由青皮竹层与无纺布层实现胶合,再与中间层的竹板层和边缘层的装饰层实现胶合。
[0036]由于竹板层的去皮竹料经过改性,里面容易产生霉菌的薄壁细胞破裂流出,进而浸泡过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凝胶,接着进行干燥后,以纳米二氧化钛和锂离子的形式存在,并替代了薄壁细胞,从而抵御霉菌的形成,使得竹胶合板实现抗菌效果。
[0037]再者,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杀菌、光催化、除甲醛的功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胶水溢出的甲醛会被纳米二氧化钛分解,有效降低污染,实现环保性质的胶合板。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无纺布层的方向结构示意图。
[0040]其中,图中标识如下所示:
[0041]装饰层1、青皮竹层2、无纺布层3、竹板层4。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通过对竹板进行改性,使得竹胶合板有效
抵御温度、湿度的骤然变化,抵抗细菌、霉菌的产生,再通过纳米二氧化钛的调控,增强上述能力,并且降低胶合所需的胶水的甲醛等污染,适合推广使用。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5]请参考图1

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无纺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1)、青皮竹层(2)、无纺布层(3)、竹板层(4)、无纺布层(3)、青皮竹层(2)和装饰层(1);所述装饰层,与所述青皮竹层连接;所述青皮竹层和所述无纺布层,胶合固定;所述竹板层,由改性竹板纵横排列叠加胶合而成,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无纺布层连接;所述改性竹板,包括以下制作步骤:(1)取3年以上竹,截断,劈开竹料,定宽去节,刨青刨黄,定长裁切,使竹料平整,制得去皮竹料;(2)将所述去皮竹料排列,各所述去皮竹料之间留有缝隙,置于容器内,密封,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缓慢加压至20

35mPa,保持温度60

80℃,处理时间为20

35min,接着以5

10mPa/min的速率降压,至常压后解除密封状态,取出去皮竹料;(3)将去皮竹料置于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凝胶中,密封,加压至15

20mPa,保持10

30分钟,以5mPa/min速率降压,取出烘干,得到改性竹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改性竹板纵横排列叠加胶合而成,具体为:所述改性竹板以一层纵向排列、一层横向排列依次叠加,层数为奇数层,通过胶合固定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8

21m3/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环保竹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青皮竹层的制作步骤:(A1)取3年以上竹,去腐烂后截断;(A2)于去离子水池中,使用海绵对竹表面擦拭,清洁表皮,擦拭力度为海绵与竹表面连接处基本不变形,接着使竹表面干燥;(A3)按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金闪赵平周文斌潘源
申请(专利权)人:仁化县奥达胶合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