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292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包括一第一架体活动式结合一第二架体;第一架体结合一盘片取放头;由一第一致动机构带动第一架体的底端可靠近或离开第二架体,使取放头结合盘片的取放面呈一倾斜的状态,而缩短盘片相对于盘片托盘的容置槽的水平宽度,进而可执行类似直接用手取放盘片的动作,不受容置槽周边的耳片的阻挡,或不受拷贝机的面板的阻挡,方便将盘片放入容置槽内,或将盘片由容置槽内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盘片自动拷贝机的盘片取放装置,尤其是有关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
技术介绍
盘片的价格便宜,且方便储存大量影音资料,目前仍是重要的信息储存媒介。有许多自动拷贝盘片的技术,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94693号揭示的光盘片自动烧录的方法及其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515395号揭示的烧录器的自动供片、取片系统;及中国台湾专利第I228246号揭示的个人计算机用多片光盘自动备份装置。上述中国台湾专利均揭示有一取置手臂以及用以驱动取置手臂垂直升降及横向移动的驱动构件;利用取置手臂自动取置光盘记录装置的光盘托盘及置片匣光盘托盘上的光盘,以达到自动拷贝光盘的功能。 上述取置手臂包括一盘片取放头。当侦测单元侦测到盘片取放头碰触拷贝机的盘片托盘内的盘片时,盘片取放头才进行取放盘片的动作。盘片托盘放置盘片的容置槽的周边侧壁通常设置有多数向容置槽凸出的耳片,使盘片被限制于多数耳片的下方。甚至有些容置槽靠近拷贝机的面板的一端稍微缩于面板内侧边。若使盘片由容置槽的上方垂直的往下方移动,盘片将受到耳片或面板的阻挡,无法顺利且正确的放入容置槽内。且若使盘片由容置槽内垂直的往下、上移动,盘片将会受到耳片或面板的阻挡,无法顺利的被取出。 解决上述不方便将盘片放入容置槽的方式,是仿真类似直接用手取放盘片的动作,使盘片倾斜一角度缩短其水平宽度,即方便放入容置槽内。逆向实施上述动作,即可顺利的由容置槽内取出盘片。目前的盘片取放头与取置手臂之间均为夹持式的结构,缺乏可倾斜的设计,很难将盘片放入上述具有耳片的容置槽内,或容置槽的一端稍微缩于拷贝机的面板内侧的容置槽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盘片取放装置的盘片取放头具有可倾斜的功能,而提出本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可顺利的将盘片放入拷贝机的盘片托盘内,或由盘片托盘内取出盘片。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能更可靠的将盘片放入拷贝机的盘片托盘内,或由拷贝机的盘片托盘内取出盘片,以免因不能取出盘片或放入盘片而降低拷贝盘片的速度。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是用以使盘片取放装置的取放头具有可倾斜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架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构件; 一取放头,结合该第一架体,用以取放盘片; 一第二架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构件;该第一支撑构件活动式结合该第二支撑构件; 一第一致动机构,用以致动该第一架体,而使该取放头结合盘片的取放面呈一倾斜的状态。 其中该第一、二架体的上端分别具有该第一、二支撑构件。 其中该第一、二架体的下端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二导引构件。 其中该第一、二支撑构件及该第一、二导引构件分别是相对应的长槽孔及凸柱。 其中该凸柱穿过该长槽孔的部分套接一C型环。 其中该第一致动机构是一第一电磁阀;该第一电磁阀结合该第二架体;该第一电磁阀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件及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组件恒施以该第一活动件往靠近该第二架体的方向移动的力量;该第一架体的下端结合该第一活动件;当该第一电磁阀被启动时,即带动该第一活动件往离开该第二架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该第一架体的下端往离开该第二架体的方向移动,而使该取放头取放盘片的取放面呈一倾斜状态。 其中该第二架体包括一第一垂直板、第二垂直板及一水平板;该第二架体的第一垂直板具有该等凸柱;该第一电磁阀结合该第二架体的第二垂直板;该第一电磁阀置放于该第二架体的第一、二垂直板之间且置于该第二架体的水平板的上方。 其中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结合该第一、二架体,恒施以该第一架体往靠近该第二架体的方向移动的力量。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功效,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盘片取放装置的取放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取放盘片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5A-图5C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将盘片放入盘片托盘内的各步骤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是使盘片取放装置的取放头具有可倾斜的功能,包括一第一架体10活动结合一第二架体20;第一架体10另包括一第一垂直板11、第二垂直板111及一水平板12;第二架体20包括一第一垂直板21、第二垂直板22及一水平板23;第一架体10的第一垂直板11上端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构件101,例如长槽孔。 第二架体20的第一垂直板21上端结合至少一第二支撑构件201,例如凸柱;第一架体10的第一垂直板11下端具有至少一第一导引构件102,例如长槽孔;第二架体20的第一垂直板21下端结合至少一第二导引构件202。第一支撑构件101结合第二支撑构件201;第一导引构件102结合第二导引构件202,使第一架体10的下端可相对于第二架体20的下端呈分开或靠近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构件201及第二导引构件202(凸柱)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构件101及第一导引构件102(长槽孔)的部分套接一C型环203。一第二弹性组件25,其两端分别结合第一、二架体10、20的第一垂直板11、21,恒施以第一架体10往靠近第二架体20的下端移动的力量。也可省略第二弹性组件25,利用重力使第一架体10维持向下方移动的动力。 第二架体20的第二垂直板22结合一第一致动机构24,例如一第一电磁阀(Solenoid valve)。第一致动机构24置放于第一、二垂直板21、22之间且置于水平板23的上方。第一致动机构24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件241及第一弹性组件242;第一弹性组件242恒施以第一活动件241往靠近第二架体20的第一垂直板21移动的力量;第一架体10的下端结合第一活动件241,因此第一弹性组件242恒施以第一架体10的下端往靠近第二架体20的第一垂直板21移动的力量。 当第一致动机构24,例如一第一电磁阀作动时,可吸引第一活动件241克服第一弹性组件242的弹力而往离开第二架体20的第一垂直板21的方向移动的力量,进而带动第一架体10的第一垂直板11的下端往离开第二架体20的第一垂直板21的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水平板12的上、下边分别结合一上板体13及取放头14;取放头14具有相连接的颈部141及锥状部142,并具有第一槽孔143;第一槽孔143分别连通至取放头14上端的外部及颈部141及锥状部142侧边的外部;水平板12及上板体13分别具有与第一槽孔143相连通的第二、三槽孔121、13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第二致动机构30,例如一电磁阀结合第二垂直板111,置放于第一、二垂直板11、111之间且置于水平板12的上方。第二致动机构30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活动件31及一第三弹性组件32;第三弹性组件32恒施以第二活动件31往离开第二致动机构30的方向移动的力量。当第二致动机构30,例如一电磁阀作动时可吸引第二活动件31往靠近第二致动机构30的方向移动。 一夹持部15,其上端151结合第二活动件31可被第二活动件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是用以使盘片取放装置的取放头具有可倾斜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架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构件; 一取放头,结合该第一架体,用以取放盘片; 一第二架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构件;该第一支撑构件活动式结合该第二支撑构件; 一第一致动机构,用以致动该第一架体,而使该取放头结合盘片的取放面呈一倾斜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是用以使盘片取放装置的取放头具有可倾斜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架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支撑构件;一取放头,结合该第一架体,用以取放盘片;一第二架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构件;该第一支撑构件活动式结合该第二支撑构件;一第一致动机构,用以致动该第一架体,而使该取放头结合盘片的取放面呈一倾斜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二架体的上端分别具有该第一、二支撑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二架体的下端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二导引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二支撑构件及该第一、二导引构件分别是相对应的长槽孔及凸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柱穿过该长槽孔的部分套接一C型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片取放装置的可倾斜式取放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睿
申请(专利权)人:仪宝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林宏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