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18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属于减水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第三烘干装置;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器,罐体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二烘干装置设置有第一烘干腔室、第一蒸汽腔室,第一烘干腔室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一烘干腔室设置有与第一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第一蒸汽腔室设置于第一烘干腔室下端;第三烘干装置与第二烘干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三进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三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相连通;两个蒸汽腔室相连通;罐体与第一烘干腔室设置有真空排气口,通过真空排气管与真空气泵相连,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干燥装置只进行一次干燥的问题。一次干燥的问题。一次干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减水剂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是水泥混凝土运用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该品绿色环保,不易燃,不易爆,可以安全使用火车和汽车运输。目前工厂中大多采用真空干燥法将聚羧酸减水剂干燥成粉,而为了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干燥效率,市场中出现了许多聚羧酸减水剂的真空干燥装置。
[0003]然而目前现有的干燥装置,通常只对减水剂进行一次干燥,干燥时间以及程度不足,造成最后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干燥度无法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解决目前现有的干燥装置只进行一次干燥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第三烘干装置;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罐体内部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阀门,罐体底端面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一出料阀门,罐体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内部水平设置有圆柱形腔体结构的第一烘干腔室,第一烘干腔室内部同轴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二烘干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电机腔室,所述第一电机腔室与第一烘干腔室通过隔板相隔开,第一电机腔室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杆电机,所述第一螺杆电机与第一螺杆相固连,第一烘干腔室内部靠近第一电机腔室一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第一蒸汽腔室,所述第一蒸汽腔室为半圆形结构,设置于第一烘干腔室下端;所述第三烘干装置与第二烘干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二烘干腔室、第二螺杆、第二电机腔室、第二螺杆电机、第二蒸汽腔室、第三进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三烘干装置的第三进料口设置于第二出料口下端并与第二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二出料阀门;所述第一蒸汽腔室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蒸汽腔室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冷凝水出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通过气体管路相连通;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第一真空排气口,所述第一真空排气口与真空排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烘干腔室远离第一电机腔室的一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真空排气口,所述第二真空排气口与所述真空排气管相连通,所述罐体的外侧面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设置有真空气泵,所述真空气泵与真空排气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在两个真空排气口与真空气泵之间的真空排气管上设置有冷凝水储存罐,所述冷凝水储存罐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冷凝水出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辊与搅拌电机,罐体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所述搅拌辊,罐体的上表面中央设置有所述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辊相固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辊上设置有搅拌桨叶,底部的搅拌桨叶设置于罐体底端面上部并且为圆弧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部的底部端面为半球面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的最大直径略小于第一烘干腔室的内径。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出料口设置于第二烘干腔室远离第二电机腔室的一端。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提供的干燥装置,设置有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第三烘干装置,对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三次干燥,保证聚羧酸减水剂可以完全地被干燥,同时第二烘干装置、第三烘干装置设置有螺杆,可以在聚羧酸减水剂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干燥,无需再设置其他装置来移动聚羧酸减水剂。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17]其中,1为罐体、2为搅拌辊、3为搅拌电机、4为第一进料口、5为进料阀门、6为加热器、7为第一出料口、8为第一出料阀门、9为第一烘干腔室、10为第一螺杆、11为第一电机腔室、12为第一螺杆电机、13为第二进料口、14为第二出料口、15为第一蒸汽腔室、16为第一进气口、17为气体管路、18为第三进料口、19为第二烘干腔室、20为第二螺杆、21为第二电机腔室、22为第二螺杆电机、23为第三出料口、24为第二出料阀门、25为第二蒸汽腔室、26为第一冷凝水出口、27为第一真空排气口、28为第二真空排气口、29为真空排气管、30为真空气泵、31为冷凝水储存罐、32为第二冷凝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19]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第三烘干装置。
[0020]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为中空结构,罐体1内部的底部端面为半球面结构。罐体1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搅拌辊2,所述搅拌辊2上设置有搅拌桨叶,底部的搅拌桨叶设置于罐体1底端面上部并且为圆弧状,用于对罐体1底部的减水剂进行充分的搅拌。罐体1的上表面中央设置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与搅拌辊2相固连,用于驱动搅拌辊2在罐体1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对减水剂在罐体1内部进行搅拌。
[0021]所述罐体1内部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料口4,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口4可以向罐体1内部输入物料,所述第一进料口4上设置有进料阀门5。所述罐体1内部的底端面中央设置有第
一出料口7,通过所述第一出料口7可以将罐体1内部的减水剂从罐体1中输出,所述第一出料口7上设置有第一出料阀门8。
[0022]所述罐体1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加热器6,通过所述加热器6将罐体1内部的减水剂进行加热。
[0023]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一烘干腔室9,所述第一烘干腔室9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内部同轴设置有第一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10的最大直径略小于第一烘干腔室9的内径。第二烘干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电机腔室11,所述第一电机腔室11与第一烘干腔室9通过隔板相隔开。第一电机腔室11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杆电机12,所述第一螺杆电机12与第一螺杆10相固连,通过第一螺杆电机12带动第一螺杆10在第一烘干腔室9内部进行转动。
[0024]所述第一烘干腔室9内部靠近第一电机腔室11一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3,所述第二进料口13与第一出料口7相连通,通过第一出料口7以及第二进料口13可以将罐体1内部的减水剂输送至第一烘干腔室9内部。
[0025]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第三烘干装置;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罐体内部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料口(4),第一进料口(4)上设置有进料阀门(5),罐体(1)底端面设置有第一出料口(7),所述第一出料口(7)上设置有第一出料阀门(8),罐体(1)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加热器(6);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内部水平设置有圆柱形腔体结构的第一烘干腔室(9),第一烘干腔室(9)内部同轴设置有第一螺杆(10),第二烘干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电机腔室(11),所述第一电机腔室(11)与第一烘干腔室(9)通过隔板相隔开,第一电机腔室(11)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杆电机(12),所述第一螺杆电机(12)与第一螺杆(10)相固连,第一烘干腔室(9)内部靠近第一电机腔室(11)一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3),所述第二进料口(13)与第一出料口(7)相连通,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第一蒸汽腔室(15),所述第一蒸汽腔室(15)为半圆形结构,设置于第一烘干腔室(9)下端;所述第三烘干装置与第二烘干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第二烘干腔室(19)、第二螺杆(20)、第二电机腔室(21)、第二螺杆电机(22)、第二蒸汽腔室(25)、第三进料口(18)、第三出料口(23),第三烘干装置的第三进料口(18)设置于第二出料口(14)下端并与第二出料口(14)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料口(23)上设置有第二出料阀门(24);所述第一蒸汽腔室(15)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6)与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蒸汽腔室(25)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昊周金畅小婵关永雷薛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康力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