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11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包括多个编织单元,所述编织单元呈长条状,相邻两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相互缠绕连接,所述编织单元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形成呈网格状的织物基层,所述织物基层上由外到内构成多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具有多个所述连接孔,且所述矩形框之间由外到内宽度逐渐减少,每个所述矩形框上均设有沿所述连接孔的排列顺序缠绕的第一针织主线,所述第一针织主线的材质为棉纤维纱,通过这样的方式,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一个不足,用户体验感极佳。用户体验感极佳。用户体验感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

技术介绍

[0002]棉线,不仅强度高、耐冲击性好,且其耐热、耐腐、耐光性以及吸湿均较好,适用于衣着面料,其缺点是由于属短纤维拈线,弹性小,较少用于针织,更多的是通过机织形成织物。锦纶,优点是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耐疲劳破坏,缺点是耐日光性不好,织物久晒变黄,强度下降,吸湿性差,用于衣着面料时体感及舒适度均较差。
[0003]为使织物可结合两者的优点,市面上出现了将棉线和锦纶混合针织的织物,然而,现有该种棉线和锦纶混合针织的织物,仅是简单地将棉线和锦纶混合针织,锦纶仍有暴露于织物表面,其手感、衣着合适度以及耐日光性虽比纯锦纶织物的好,但却也完全比不上纯棉织物。
[0004]因此,急需解决方案。
[0005]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中一个不足,用户体验感极佳。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
[0008]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包括多个编织单元,所述编织单元呈长条状,相邻两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相互缠绕连接,所述编织单元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形成呈网格状的织物基层,所述织物基层上由外到内构成多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具有多个所述连接孔,且所述矩形框之间由外到内宽度逐渐减少,每个所述矩形框上均设有沿所述连接孔的排列顺序缠绕的第一针织主线,所述第一针织主线的材质为棉纤维纱。
[0009]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单元的两侧上均设有多个缠绕点,且单侧上的多个所述缠绕点之间沿垂直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缠绕点相互缠绕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单元包括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所述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均沿同一中轴线呈曲形状设置,且所述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之间相互交替缠绕设置,所述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之间形成多个所述连接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均呈S形曲线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均为锦纶长丝。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所形成的的曲线周期相同。
[0014]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针织主线之间一体成型。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呈多边形。
[0016]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其有益效果为:1、提高整体经编棉织物的耐
用性,结构牢固,延长使用寿命;2、由于第一针织主线的材质为棉纤维纱,且第一针织主线覆盖在编织单元上,使得形成的面料具有同纯棉一样的手感、、衣着合适度、耐日光性以及吸湿性,有效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3、同时,再搭配上由锦纶长丝制成的所述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使得形成的面料弹性十足,用户体验感极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经编棉织物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
[0019]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0020]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包括多个编织单元1,所述编织单元1呈长条状,相邻两个所述编织单元1之间相互缠绕连接,所述编织单元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多个所述编织单元1之间形成呈网格状的织物基层,所述织物基层上由外到内构成多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具有多个所述连接孔2,且所述矩形框之间由外到内宽度逐渐减少,每个所述矩形框上均设有沿所述连接孔2的排列顺序缠绕的第一针织主线3,所述第一针织主线3的材质为棉纤维纱。
[0021]优选地,所述编织单元1的两侧上均设有多个缠绕点4,且单侧上的多个所述缠绕点4之间沿垂直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编织单元1之间通过所述缠绕点4相互缠绕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编织单元1包括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所述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均沿同一中轴线呈曲形状设置,且所述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之间相互交替缠绕设置,所述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之间形成多个所述连接孔2。
[0023]优选地,所述连接孔2呈多边形。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均呈S形曲线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两侧向外凸出的位置形成所述缠绕点4,相邻的两个编织单元1之间就是通过该缠绕点4相互连接,也就是说,不属于同一个编织单元1的所述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之间也是相互缠绕的,从而实现编织单元1之间的连接。最后,通过这样的设置形式,进一步的提高面料的结构牢固性,耐用,提高使用寿命。
[0025]其中,所述第二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均为锦纶长丝。由于锦纶具有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以及耐疲劳破坏的优势,所以由锦纶长丝形成的编织单元1,保证了整体面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弹性,有效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用户体验感极佳。
[0026]为了节省面料的使用以及提升第一针织主线3的结构稳定性,多个所述第一针织主线3之间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多个所述第一针织主线3形成一条整体的第一针织主线3,按照由外至内的顺序,在矩形框的连接孔2上依次缠绕,从而实现在编织单元1上缠满所述第一针织主线3。
[0027]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其有益效果为:1、提高整体经编棉织物的耐用性,结构牢固,延长使用寿命;2、由于第一针织主线3的材质为棉纤维纱,且第一针织主线3覆盖在编织单元1上,使得形成的面料具有同纯棉一样的手感、、衣着合适度、耐日光性以及吸湿性,有效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3、同时,再搭配上由锦纶长丝制成的所述第二
针织主线5和第三针织主线6,使得形成的面料弹性十足,用户体验感极佳。
[0028]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经编棉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编织单元,所述编织单元呈长条状,相邻两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相互缠绕连接,所述编织单元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形成呈网格状的织物基层,所述织物基层上由外到内构成多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具有多个所述连接孔,且所述矩形框之间由外到内宽度逐渐减少,每个所述矩形框上均设有沿所述连接孔的排列顺序缠绕的第一针织主线,所述第一针织主线的材质为棉纤维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经编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单元的两侧上均设有多个缠绕点,且单侧上的多个所述缠绕点之间沿垂直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编织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缠绕点相互缠绕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经编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单元包括第二针织主线和第三针织主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来成白燕高林楠高四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瑞康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