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01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包括U形合垫,合垫的外边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唇颊挡,合垫的内边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舌挡,合垫、唇颊挡、舌挡共同围成适配牙齿咬合的上下一体式诱导矫治器。诱导矫治器的合垫包括前牙合垫和磨牙区合垫,前牙合垫厚度固定不可调,磨牙区合垫增加了容纳槽和调节垫,调节垫为可摘戴地放置在容纳槽中的类矩形条块状,调节垫具有多种不同规格的尺寸厚度,由于前牙合垫的厚度不可调,磨牙区合垫可通过更换不同尺寸厚度的调节垫实现合垫厚度的调节,因此利用调节磨牙区合垫的厚度,可以实现前后合垫厚度的差异化,进而实现控制儿童不同类型的垂直向错颌畸形发育。童不同类型的垂直向错颌畸形发育。童不同类型的垂直向错颌畸形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齿矫治
,具体涉及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硅胶矫治器主要采用医用级硅胶材料制作而成,该类矫治器利用生长发育进行错颌畸形矫正的早期矫治器,具有外形美观,佩戴舒适特点,避免了儿童因佩戴矫治器痛苦而拒绝佩戴、产生不良的身心发育等问题,从而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硅胶类矫治器作为早期错颌畸形矫治工具。
[0003]但是现有诱导矫治器的合垫厚度是固定,儿童在矫治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矫治情况各有不同,由于其厚度不可调,针对不同儿童的错颌畸形问题,尤其深覆合、前牙对刃、前牙开合病例,无法有效地控制前后不同牙区的垂直向生长,从而无法改善前后牙颌骨垂直向发育畸形问题。
[0004]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化产品越来越丰富,口腔模型数据应用、正畸设计软件发展,使得儿童矫治数据实现了精准测量,改变了传统的临床医生靠肉眼判断牙齿颌骨空间、牙根骨发育情况,因此急需设计出符合儿童发育阶段的一系列数字化诱导矫治器,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儿童不同类型牙颌骨发育阶段的矫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利用调节矫治器的磨牙区合垫厚度,使诱导矫治器的前牙区、后磨牙区合垫厚度能够根据矫治需求发生相对变化,在矫治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儿童的错颌畸形问题,或儿童矫治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矫治需求来调节磨牙区合垫厚度,诱导不同牙区的牙齿在垂直向的发育,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牙颌骨垂直向错颌畸形、咬合关系不稳定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0007]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包括呈U形的合垫,所述合垫包括前牙合垫和磨牙合垫,所述合垫的外边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唇颊挡,所述合垫的内边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舌挡,所述合垫、唇颊挡、舌挡共同围成适配牙齿咬合的上下一体式诱导矫治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矫治器包括位于磨牙合垫内部一侧的容纳槽,及容置于容纳槽内的调节垫,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调节垫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纳槽呈类矩形状的空腔结构,所述调节垫的形状为与容纳槽的形状相匹配的类矩形条块状;
[0009]所述调节垫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磨牙合垫的厚度可实现不同程度变化。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容纳槽长端面,所述调节垫包括容置于容纳槽内部的调节垫长端面,所述调节垫长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容纳槽长端面的形状相吻合。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长端面形状包括平滑的平面或类波浪形的平面,所述调节垫长端面的形状也包括与所述容纳槽长端面形状相吻合的平滑的平面或类波浪形的平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末端包括位于所述磨牙合垫末端一侧的容纳槽第二横端面,所述容纳槽第二横端面为与矫治器外面相连接贯通的开口面,所述容纳槽第二横端面形状设置为与口腔内牙弓形状相贴合的圆弧面;
[0013]所述调节垫包括容置于容纳槽内部的调节垫第二横端面,所述调节垫第二横端面形状包括与容纳槽第二横端面形状相吻合的圆弧状曲面。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向所述容纳槽内部凸出的容纳槽限位角,所述容纳槽限位角位于容纳槽长端面与容纳槽第二横端面接面处;
[0015]所述调节垫包括容置于容纳槽内部与所述容纳槽限位角接触的调节垫限位角,所述调节垫限位角位于调节垫长端面与调节垫第二横端面接面处呈凹陷状,所述调节垫限位角与所述容纳槽限位角凸出形状相吻合。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容纳槽第一横端面所述容纳槽第一横端面为两端封闭的切面;
[0017]所述调节垫包括与容纳槽第一横端面接触的,所述调节垫第一横端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调节垫第一横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容纳槽第一横端面的形状相吻合;
[0018]所述容纳槽第二横端面开口两侧之间直线距离不大于容纳槽第一横端面切面长度。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垫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槽外的调节垫挡板,所述调节垫挡板位于调节垫第二横端面外边缘,所述调节垫挡板形状包括与口腔内牙弓形状相吻合圆弧状曲面,所述调节垫挡板的高度大于调节垫第一横端面、调节垫第二横端面的厚度,小于等于磨牙合垫的厚度。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磨牙合垫上包括贯穿于磨牙合垫上下表面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孔位。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与容纳槽相通。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能够预防和治疗早期错颌畸形,其在结构上根据中国人的实际口腔结构,增加了细节结构组件,使得矫治器后端的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进行调整,利用合垫厚度的变化,控制前牙与磨牙垂直向生长关系,从而能够很好地实现控制上下颌骨垂直向发育问题,满足不同类型的颌骨垂直向发育需求,并且减少恒牙列期错颌畸形问题的产生或复发。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其无牙槽的设计避免了Bolton指数不调的问题,在排齐牙齿的同时,利用磨牙区合垫厚度的变化,可以使佩戴者调整到更稳定的咬合关系。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由于其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在矫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只更换调节垫方式,将矫治器调整到能够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牙齿发育需求,相比现有矫治器具有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省时省力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在未放置调节垫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的正视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在放置调节垫后的侧视状态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在放置调节垫后的俯视状态图;
[0030]图5为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在实施一中未放置调节垫时的A

A向局部剖视图;
[0031]图6为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在实施例二中未放置调节垫时的A

A向局部剖视图;
[0032]图7为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在实施例三中未放置调节垫时的A

A向局部剖视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在实施例一中调节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为在实施例二中调节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为在实施例三中调节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为图4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包括呈U形的合垫,所述合垫包括前牙合垫和磨牙合垫,所述合垫的外边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唇颊挡,所述合垫的内边缘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舌挡,所述合垫、唇颊挡、舌挡共同围成适配牙齿咬合的上下一体式诱导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包括位于磨牙合垫内部一侧的容纳槽,及容置于容纳槽内的调节垫,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调节垫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纳槽形状呈类矩形状的空腔结构,所述调节垫的形状为与容纳槽形状相匹配的类矩形条块状;所述调节垫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磨牙合垫的厚度实现不同厚度的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容纳槽长端面,所述调节垫包括容置于容纳槽内部的调节垫长端面,所述调节垫长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容纳槽长端面的形状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长端面形状包括平滑的平面或类波浪形的平面,所述调节垫长端面的形状也包括与所述容纳槽长端面形状相吻合的平滑的平面或类波浪形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磨牙区合垫厚度可调的诱导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末端包括位于所述磨牙合垫末端一侧的容纳槽第二横端面,所述容纳槽第二横端面为与矫治器外面相连接贯通的开口面,所述容纳槽第二横端面形状设置为与口腔内牙弓形状相贴合的圆弧状;所述调节垫包括容置于容纳槽内部的调节垫第二横端面,所述调节垫第二横端面形状包括与容纳槽第二横端面形状相吻合的圆弧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江阎淑敏靳明飞张佳超陈浩杨立江王冠
申请(专利权)人:罗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