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00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方法及其装置,在保证防护服基础性能的前提下对医用防护服降温功能全面升级,通过气体的空气交换、半导体制冷和特殊降温材料,实现医用防护服透气透湿,达到降温排热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用防护服增加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防护服内部情况,同时通过加入的半导体材料进行电转化制冷,防护服夹层中增加活性炭成分达到吸湿降温的目的,实现防护服温湿度的调节。本装置可拆卸式安装在防护服特定位置可重复使用。防护服的材料在原有抗磨损撕裂等性能的基础上增加“冰氧吧”特殊材料,经过人体肌肤摩擦和人体热气对流摩擦,释放负离子,迅速将热量导向纤维外端,同时加入活性炭成分,以达到适当降温排汗的效果。降温排汗的效果。降温排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防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用于改善医用防护服内的小气候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防护服是为保证医护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患者、医院探视等进入感染区域人员安全而必备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还包括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等,保证相关人员的生命和工作安全,同时保持环境清洁。
[0003]用于改善医用防护服内小气候条件的降温装置亟须升级完善,尤其是夏季到来时且长时间穿戴情况下,防护服内适当的温度能很好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情绪,提升工作效率。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具备空气交换、保证医用防护服维持人体舒适温度的降温装置,可以大大改善医护工作者的防护环境,通过吸湿的空气交换、主动冷却装置让他们远离盛夏的酷暑,能够更加安全安心高效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保证防护服基础性能的前提下对医用防护服降温功能全面升级,提供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方法及其装置,采用温湿度传感器监测防护服内部温湿度数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通过气体的空气交换、半导体制冷和特殊降温材料,实现医用防护服透气透湿,适当降温排热一体化。新设计的医用防护服增加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防护服内部情况,同时通过加入的半导体材料进行电转化制冷,防护服夹层中增加活性炭成分达到吸湿降温的目的,实现防护服温湿度的调节。该模块自带大容量电池满足长时间降温的目的,可以安装在防护服的特定位置重复使用。防护服的材料在原有抗磨损撕裂等性能的基础上增加“冰氧吧”特殊材料,经过人体肌肤摩擦和人体热气对流摩擦,释放负离子,迅速将热量导向纤维外端,同时加入活性炭成分,以达到适当降温排汗的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将风扇、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充电电池、显示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风扇可通过单片机供电电压控制叶片转速,实现控制从所述风扇进气端被吸入后从所述风扇出气端流出的空气流量的大小;步骤(2),在所述风扇进气端设置空气滤芯,使外界空气经过所述空气滤芯过滤后经所述风扇进气端被吸入,所述空气滤芯可使被过滤后的空气达到无菌状态;步骤(3),将与所述风扇相连接的单片机和充电电池放置于所述风扇的上部,将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显示器设置在防护服手臂部位的外侧。
[0008]步骤(4),将步骤(3)所述装置放入预先设计的带有进/出气口的,可使空气通过进气口流入后依次通过空气过滤棉片、风扇、制冷片,经出气口流出的温控过滤装置外壳内。
温控过滤装置外壳设置有可使温控过滤装置固定在人体腰部的腰带。
[0009]步骤(5),在防护服腰部设置与所述温控过滤装置相连接的通孔,使气体能够通过通孔与温控过滤装置的进气口流入。所述通孔与温控过滤装置间设置有方便安装/拆卸的卡扣。所述卡扣可使装置便于拆卸且能够保证装置密封性。
[0010]步骤(6),在防护服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温控过滤装置出气口相连接的空气导管,空气导管分为六根,分别将所述温控过滤装置出气口与防护服左右臂部、左右腿部、背部和头部连接。温控过滤装置出气口流出的气体经空气导管通入防护服左右臂部、左右腿部、背部和头部。
[0011]步骤(7),在防护服左右臂部、左右腿部、背部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与单片机通过设置于空气导管内的导线连接。
[0012]步骤(8),在防护服头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通过设置于空气导管内的导线连接。
[0013]步骤(9),在所述温控过滤装置出气口之前设有单向出气阀,单向出气阀可调节防护服内气压。
[0014]步骤(10),在防护服头部设有夹层,内含活性炭袋,所述活性炭袋可调节头部环境空气湿度。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6]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过滤装置,所述温控过滤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防护服本体的腰部位置,所述温控过滤装置在防护服本体腰部位置设置的通孔上通过可拆卸式卡扣连接,所述卡扣带密封功能;所述温控过滤装置在外壳内沿着气路方向依次设置进气口、单向进气阀、空气滤芯、风扇、单向出气阀和出气口,所述温控过滤装置的外壳上设置充电电池和单片机,所述充电电池与单片机连接;所述温控过滤装置的出气口位于防护服本体内,并与布设在防护服本体内的若干空气导管连接,空气导管的另一端设置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防护服本体内的头部或颈部位置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分别通过导线或信号线与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显示器和风扇连接;所述显示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手臂位置处外侧;所述单向出气阀用于调节防护服内部气压大小。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的左右臂部、左右腿部和背部位置处。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为孔片状结构,包括位于中部的半导体和金属导体,绝缘且带小孔的制冷面和另一与防护服本体连接的固定面,并由单片机控制供电。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的供电线设置在空气导管内,并最终连接至单片机。
[0020]当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温湿度高于某一阈值便开始控制本装置进行自启动,待工作至合适温度后自动停止工作。本专利技术将通风装置和输送空气的管子、半导体散热片穿戴在防护服的内部,避免了其直接暴露在危险环境中,降低防护设备被污染的可能,并将过滤装置设置在防护服上,同时将过滤装置中的滤芯设置为可更换的,本装置所有硬件均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防护服连接,在防护服需要丢弃时,将硬件拆卸下经消毒后还可以再次使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通过设置制冷装置,实现了防护服内温度的降低,提高人员穿戴
的舒适度。
[0021]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装置,通过吸湿的空气交换、主动冷却,保证医用防护服内温度适中,提升穿戴的体感舒适度;2、本专利技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防护服内的实时温湿度数据,当温湿度超出设置的阈值后,采用半导体制冷和特殊降温材料,实时调节防护服内温湿度,达到透气透湿降温排热目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医用防护服降温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温控过滤装置处的立体拆解结构图。
[0024]图3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在图中,1、防护服本体,2、固定装置,3、温控过滤装置,4、温度传感器5、半导体制冷片,6、空气导管,7、充电电池,8、空气滤芯,9、单片机,10、显示器,11、风扇,12、单向出气阀,51、半导体,52、金属导体,53、制冷面,54、固定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将风扇、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充电电池、显示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风扇可通过单片机供电电压控制叶片转速,实现控制从所述风扇进气端被吸入后从所述风扇出气端流出的空气流量的大小;步骤(2),在所述风扇进气端设置空气滤芯,使外界空气经过所述空气滤芯过滤后经所述风扇进气端被吸入,所述空气滤芯可使被过滤后的空气达到无菌状态;步骤(3),将与所述风扇相连接的单片机和充电电池放置于所述风扇的上部,将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显示器设置在防护服手臂部位的外侧;步骤(4),将步骤(3)所述装置放入预先设计的带有进/出气口的,可使空气通过进气口流入后依次通过空气过滤棉片、风扇、制冷片,经出气口流出的温控过滤装置外壳内;温控过滤装置外壳设置有可使温控过滤装置固定在人体腰部的腰带;步骤(5),在防护服腰部设置与所述温控过滤装置相连接的通孔,使气体能够通过通孔与温控过滤装置的进气口流入;所述通孔与温控过滤装置间设置有方便安装/拆卸的卡扣;所述卡扣可使装置便于拆卸且能够保证装置密封性;步骤(6),在防护服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温控过滤装置出气口相连接的空气导管,空气导管分为六根,分别将所述温控过滤装置出气口与防护服左右臂部、左右腿部、背部和头部连接;温控过滤装置出气口流出的气体经空气导管通入防护服左右臂部、左右腿部、背部和头部;步骤(7),在防护服左右臂部、左右腿部、背部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与单片机通过设置于空气导管内的导线连接;步骤(8),在防护服头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通过设置于空气导管内的导线连接;步骤(9),在所述温控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名扬乐淑萍曾悦涵王庆赵辰瑜钱君谢远东廖文根郑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