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正强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85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涉及停放平台结构领域,针对现有车辆停放平台一般都是大型立体的设计,其建设麻烦,使用地点固定,对于缓解停车困难有限,同时不方便及时的移动以及对道路和地下车库的停车问题进行解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下支撑框,所述下支撑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下支撑框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框,所述上支撑框下端面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桩与第二支撑桩。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调配,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道理两侧以及地下车库内车位不够,停车难的问题,可以及时高效的对停车问题件缓解的特点。可以及时高效的对停车问题件缓解的特点。可以及时高效的对停车问题件缓解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停放平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立体式的车辆停放平台一般都是立体的多层的设置,这样的在建造中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建造周期,同时这样的立体的多层的车辆停放平台并不能方便的进行移动,一般都是通过选址后进行建造,使得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到指定的设置地点,然后在现有的城市停车中,由于车位严重不足,导致这样的大型立体的车辆停放平台并不能有效的缓解道路两侧以及地下车库的停车问题,使得在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效果一般。因此提出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解决了现有车辆停放平台一般都是大型立体的设计,其建设麻烦,使用地点固定,对于缓解停车困难有限,同时不方便及时的移动以及对道路和地下车库的停车问题进行解决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包括下支撑框,所述下支撑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下支撑框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框,所述上支撑框下端面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桩与第二支撑桩,所述第一支撑桩与第二支撑桩的下端均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桩与第二支撑桩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各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托平台,所述下支撑框的左、右两侧的前端均固定安装第二液压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桩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每个所述侧板均与各自一侧的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框左、右两侧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为水平设置并固定焊接在滑槽的下端面,所述滑槽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框的上端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桩下端固定连接的滑轮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桩下端安装的滑轮滑动设置在地面。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杆下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面。
[0009]优选的,所述承托平台的上端面四角处阵列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液压杆前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各自一侧的侧板的后侧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下支撑框、支撑架、滑槽、上支撑框、第一支撑桩、第二支撑桩、滑轮、第一液压杆、连接块、连接杆、承托平台、第二液压杆、侧板,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液压杆推动侧板移动进而推动第二支撑桩通过其下端安装的滑轮向下支撑框前侧移动,进而其将会带动上支撑框拉动第一支撑桩前移,由于第一支撑桩的下端安装有滑轮且滑轮滑动设置在滑槽内,进而可以通过滑轮在滑槽内的滑动带动第一支撑桩前移,进而可以带动上支撑框整体前移,使得可以带动第一液压杆、连接块、连接杆以及承托平台均移动至下支撑框的前侧上方,进而可以通过第一液压杆带动承托平台进行上下的移动,进而可以方便的带动承托平台移动至地面对车辆进行停放以及拿去,同时下支撑框内可以停放车辆,且不会影响上支撑框内的车辆的取用,同时装置整体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方便的在各个有需要的地下车库以及道路两侧进行设置,进而可以有效的解决道路两侧停车难的问题。
[0013]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调配,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道理两侧以及地下车库内车位不够,停车难的问题,可以及时高效的对停车问题件缓解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的侧视结构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的俯视图。
[0017]图中标号:1下支撑框、2支撑架、3滑槽、4上支撑框、5第一支撑桩、6第二支撑桩、7滑轮、8第一液压杆、9连接块、10连接杆、11承托平台、12第二液压杆、13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3,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包括下支撑框1,下支撑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每个支撑架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3,下支撑框1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框4,上支撑框4下端面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桩5与第二支撑桩6,第一支撑桩5与第二支撑桩6的下端均安装有滑轮7滑轮7滑动设置在滑槽3内,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桩5与第二支撑桩6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8,第一液压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每个连接块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各个连接杆1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托平台11,下支撑框1的左、右两侧的前端均固定安装第二液压杆12,两个第二支撑桩6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3,每个侧板13均与各自一侧的第二液压杆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20]本实施方式中,下支撑框1左、右两侧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上端面为水平设置并固定焊接在滑槽3的下端面,滑槽3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框1的上端面,第一支撑桩5下端固定连接的滑轮7滑动设置在滑槽3内,第二支撑桩6下端安装的滑轮7滑动设置在地面,第一液压杆8下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9的上端面,连接块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的下端面,承托平台11的上端面四角处阵
列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每个第二液压杆12前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各自一侧的侧板13的后侧面。
[002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液压杆12推动两侧的第二支撑桩6互相远离一侧固定连接的侧板13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撑桩6通过其下端安装的滑轮7向下支撑框1前侧移动,进而其将会带动上支撑框4拉动第一支撑桩5前移,由于第一支撑桩5的下端安装有滑轮7且滑轮7滑动设置在滑槽3内,进而可以通过滑轮6在滑槽3内的滑动带动第一支撑桩5前移,进而可以带动上支撑框4整体前移,使得可以带动第一液压杆8、连接块9、连接杆10以及承托平台11均移动至下支撑框1的前侧上方,进而可以通过第一液压杆8带动承托平台11进行上下的移动,进而可以方便的带动承托平台11移动至地面对车辆进行停放以及拿去,同时下支撑框1内可以停放车辆,且不会影响上支撑框4内的车辆的取用,同时装置整体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方便的在各个有需要的地下车库以及道路两侧进行设置,进而可以有效的解决道路两侧停车难的问题。
[0022]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调配,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道理两侧以及地下车库内车位不够,停车难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停放平台结构,包括下支撑框(1),所述下支撑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3),所述下支撑框(1)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框(4),所述上支撑框(4)下端面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桩(5)与第二支撑桩(6),所述第一支撑桩(5)与第二支撑桩(6)的下端均安装有滑轮(7)所述滑轮(7)滑动设置在滑槽(3)内,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桩(5)与第二支撑桩(6)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8),所述第一液压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每个所述连接块(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各个所述连接杆(1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托平台(11),所述下支撑框(1)的左、右两侧的前端均固定安装第二液压杆(12),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桩(6)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3),每个所述侧板(13)均与各自一侧的第二液压杆(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正强朱祥洪肖广利李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潘正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