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07783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认证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请求对第一业务进行认证;第一电子设备确定与第一业务对应的风险安全等级;然后第一电子设备根据风险安全等级,确定满足该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最终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认证方式,调度M个电子设备对第一业务进行认证,其中,M为正整数。该方法对第一业务进行认证方式满足对应的风险安全等级,所以可以提高认证结果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02月0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162842.7、申请名称为
ꢀ“
一种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还要求在2020年05月11日提交 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393895.5、申请名称为“一种认证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还要求在2021年02月0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 202110155795.3、申请名称为“一种跨设备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本申请还要求在2021年02月1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185361.8、申请名称为“一 种数据关联方法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还要求在2020年09月30日提 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1063402.8、申请名称为“一种跨设备认证方法及相关装置”的 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还要求在2020年09月3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 202011070212.9、申请名称为“一种多设备协同的认证方法、设备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 优先权。如上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3]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4]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和图形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基于用户名密码对用户进 行认证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人脸、指纹、声纹等)对用户 进行认证。
[000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使用当前正在操作的智能设备对正在访问的业务进行本地认 证,可能会因智能设备在本地无法成功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导致认证不通过,当身份认证 不通过时,智能设备会拒绝执行业务,所以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业务,影响用户的使 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实现跨设备认证,能够提高跨设备 认证的便捷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0007]第一方面,该方法适用于由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组成的通信系统,该方法可以由该通信 系统的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 备接收第一操作,响应于该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一操作执行本地认证,响应于检 测到第一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启动跨设备认证,其中, 跨设备认证用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认证;第一电子设备获取跨设备认证 结果;然后第一电子设备确定跨设备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执行该第一操作对应的指令, 否则,则不执行该第一操作对应的指令。
[0008]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能够实现跨设备认证,能够提高跨设备认证的便捷性,
有 效提升用户体验。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启动跨设备认证,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 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 第一电子设备获取跨设备认证结果,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响 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包括跨设备认证结果,该跨设备认证结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本地认 证结果。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从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 子设备对第一操作的认证结果,从而可以解决第一电子设备无法成功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 导致认证不通过的问题。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启动跨设备认证,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 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认证信息; 然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电 子设备的身份认证信息。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跨设备认证结果,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根据 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认证信息,对该第一操作进行认证,生成跨设备认证结果。
[0012]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从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用于认 证第一操作的身份认证信息,例如人脸等信息,从而第一电子设备利用该身份认证信息对 第一操作的认证结果,进而可以解决第一电子设备无法成功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导致认证 不通过的问题。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有预设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电 子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匹配,生成匹配结果;当匹配结果大于第一预 设阈值时,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否则,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 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
[0014]本申请实施例中,因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电子设备获取身份认证信息,所以可以 解决第一电子设备无法成功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的问题,再者,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本地的 预设信息与获取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利用匹配结果进行认证,认证结果可以表征第 一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是否通过。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一操作执行本地认证的方式可以是:第一电 子设备中存储有预设信息;响应于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获取输入第一操作的使用用户 的身份认证信息;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将使用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匹配;第 一电子设备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是否通过。示例性地,若第一 电子设备获取输入第一操作的使用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不完整,可能会发生第一电子设备 的本地认证结果不通过。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 是否通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将匹配结果中的匹配度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匹配 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否 则,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示例性地,若第一电 子设备获取输入第一操作的使用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不完整,可能会发生匹配结果小于第 二预设阈值,第一电子设备的本地认证结果不通过。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信
息、 触屏行为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预设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指纹信息、声纹信息、虹膜 信息、触屏行为信息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操作为屏幕解锁的操作、应用解锁的操作或作用于应用中 功能控件的操作中的任意一种。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登录同一用户账号,用户账号为 即时通讯账号、电子邮件账号、移动电话号码中的一种。
[00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 备之间的距离;第一电子设备确定跨设备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电子设 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一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操作对应的指令。
[0021]在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请求对第一业务进行认证;确定与所述第一业务对应的风险安全等级;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根据所述认证方式,调度M个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进行认证,其中,M为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包括:确定可用的认证因子、以及与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相关联的可用的采集能力;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以及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以及与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相关联的可用的采集能力,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认证请求包括生物特征时,对所述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对应的用户;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执行所述第一业务的权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包括:确定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可用的认证因子、以及与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相关联的可用的认证能力和可用的采集能力;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和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所述可用的认证能力和所述可用的采集能力,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接收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请求对第一业务进行认证;确定与所述第一业务对应的风险安全等级;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根据所述认证方式,调度M个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进行认证,其中,M为正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时,具体执行:确定可用的认证因子、以及与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相关联的可用的采集能力;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以及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以及与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相关联的可用的采集能力,确定满足所述安全风险等级的认证方式。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当所述认证请求包括生物特征时,对所述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生物特征对应的用户;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执行所述第一业务的权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
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确定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可用的认证因子、以及与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相关联的可用的认证能力和可用的采集能力;根据所述风险安全等级,和所述可用的认证因子、所述可用的认证能力和所述可用的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习文马小双吕鑫王旭孟阿猛龙全君李志超李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