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56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包括本体,本体两侧对称设置耳带;所述本体包括阻水层、隔离层以及吸水层,所述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设置与隔离层以及吸水层熔接的静电发生机构,所述静电发生机构包括热敏片,热敏片的上表面连接第一高电阻层,热敏片的下表面连接第二高电阻层,所述第一高电阻层、第二高电阻层的外部密封包覆密封层,所述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还设置若干第一金属丝,第一金属丝一端穿透密封层后与第一高电阻层或第二高电阻层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口罩在保持了较好透气功能的情况下,对PM2.5微粒具有极强的吸附效果,能够达到了PM2.5口罩的强度。能够达到了PM2.5口罩的强度。能够达到了PM2.5口罩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口罩领域,特别是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0002]PM2.5口罩是指能有效过滤PM2.5微粒的口罩,传统理解中口罩的密闭性决定了滤过悬浮颗粒分子能力。因为,PM2.5口罩往往透气性较差,呼吸能力较弱的老人、病人、儿童佩戴PM2.5口罩时往往身体舒适度不是很好。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在生活中正是这部分人对PM2.5的防护需求较为迫切。因此,急需一种透气性强且PM2.5过滤能力也较强的口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在口罩具有较强透气能力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口罩中产生的静电对吸入空气中的PM2.5微粒进行吸附,进而保证口罩较好的PM2.5过滤功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包括本体,本体两侧对称设置耳带;所述本体包括阻水层、隔离层以及吸水层,所述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设置与隔离层以及吸水层熔接的静电发生机构,所述静电发生机构包括热敏片,热敏片的上表面连接第一高电阻层,热敏片的下表面连接第二高电阻层,所述第一高电阻层、第二高电阻层的外部密封包覆密封层,所述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还设置若干第一金属丝,第一金属丝一端穿透密封层后与第一高电阻层或第二高电阻层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设置若干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二金属丝与第一金属丝交错连接以形成金属网。
[0007]进一步地,所述热敏片中间设置第一透气孔,所述密封层上设置有与第一热敏片适配的第二透气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电阻层为高分子聚酯膜,所述第二高电阻层为皮毛材质。
[0009]工作原理:本技术中本体采用常规口罩的阻水层、隔离层以及吸水层结构,因为透气性相对较好。而为了达到PM2.5的吸附效果。在隔离层以及吸水层中设置有静电发生机构。具体的,静电发生机构中的热敏片在吸气以及呼气过程中后温度发生变化,而温度的变化导致组成热敏片的两片热膨胀系数不一样的金属片发生不一致的伸缩,进而发生来回的翻折。该翻折导致连接在热敏片两侧的第一高电阻层与第二高电阻层发生反复摩擦,该摩擦致使第一高电阻层与第二高电阻层产生静电。该静电通传导至与之连接的第一金属丝中,进而使得与第一金属丝接触的隔离层也具有静电,该静电能够有效提升隔离层对于PM2.5颗粒的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层式结构图。
[0012]附图标记: 100.本体
ꢀꢀ
110.阻水层
ꢀꢀ
120.隔离层
ꢀꢀ
130.吸水层
ꢀꢀ
140.静电发生机构
ꢀꢀ
141.热敏片
ꢀꢀ
142.第一高电阻层
ꢀꢀ
143.第二高电阻层
ꢀꢀ
144.密封层
ꢀꢀ
145.第一金属丝
ꢀꢀ
146.第二金属丝
ꢀꢀ
147.第一透气孔
ꢀꢀ
148.第二透气孔
ꢀꢀ
200.耳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包括本体100。在本体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耳带200。具体的,本体由依序设置的阻水层110、隔离层120以及吸水层130。其中,阻水层以及吸水层均采用丙纶纺粘无纺布材料,通过控制二者的密闭来达到阻水以及吸水的效果。而隔离层则采用熔喷无纺布。而为了使熔喷布具有静电吸附效果,在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设置有与上述二者通过超声波进行熔接的静电发生机构140。具体的,该静电发生机构包括一片由两片热伸缩率具有较大差异的金属片组合而成的热敏片141,该热敏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热敏片的上表面连接有一层第一高电阻层142。在热敏片的下表面则连接有一层第二高电阻层143。已知,高电阻低电容的柔性层之间的摩擦极易产生静电。因此,当热敏片在频繁的温度改变下发生来回翻转时,第一高电阻层与第二高电阻层之间来回摩擦即可产生静电。而为了保证上述二者的高电阻特性。在第一高电阻层与第二高电阻层的外部包覆有密封层144。同时,为了使该静电能够均匀的作用到隔离层上,使其均匀的带有静电,在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第一金属丝145。该第一金属丝的一端穿过密封层后与第一高电阻层或者第二高电阻层中的其中一层相连接。从而保证隔离层上的静电荷不会被中和。
[0015]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升静电分布的均匀性,在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第二金属丝146,该第二金属丝与第一金属丝交错连接而形成金属网。
[0016]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升热敏片对于佩戴人员呼出热气以及吸入冷气的敏感性。在热敏片的中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透气孔147。于此同时,在密封层上则相适配的设置有一个第二透气孔148。当佩戴人员呼气以及吸气时,部分空气充第二透气孔中穿过。
[0017]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升第一高电阻层与第二高电阻层二者摩擦的顺滑程度,第一高电阻层为高分子聚酯膜,所述第二高电阻层为皮毛材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过滤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两侧对称设置耳带;所述本体包括阻水层、隔离层以及吸水层,所述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设置与隔离层以及吸水层熔接的静电发生机构,所述静电发生机构包括热敏片,热敏片的上表面连接第一高电阻层,热敏片的下表面连接第二高电阻层,所述第一高电阻层、第二高电阻层的外部密封包覆密封层,所述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还设置若干第一金属丝,第一金属丝一端穿透密封层后与第一高电阻层或第二高电阻层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星
申请(专利权)人:全隆实业嘉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