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压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179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料压皱设备,包括承载台、支撑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连接板、第一压辊对、第二压辊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面料压皱设备,能够自动对面料进行除皱操作,节省人力,且效率更高;具体工作原理为:将待压面料穿设第一压辊对,并平铺于承载台的上表面,以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第三压板均贴合抵压在待压面料上,从而对待压面料进行除皱操作,除皱完成后的面料通过第二压辊对传送而出,从而实现自动化除皱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化除皱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化除皱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压皱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生产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面料压皱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纺织技术的起源相传由嫘祖养蚕冶丝开始,最著名的纺织品莫过于丝绸,丝绸的交易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了西方的商业与军事。在现代化的纺织工业流程,需要对纺织面料进行多道工序加工。
[0003]在纺织面料除皱的工序中,多采用人工对纺织品进行烫熨,或者将面料撑开进行除皱,但是这种压皱方式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率,同时除皱的效果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料压皱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对纺织品进行烫熨,或者将面料撑开进行除皱,费时费力,且除皱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面料压皱设备,包括承载台、支撑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连接板、第一压辊对、第二压辊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水平设置;
[0007]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压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三压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弹性贴合接触;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弹性贴合接触;所述第三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弹性贴合接触;
[0008]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依次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压辊对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压板处,且高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辊对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压板处,且高于所述第三压板;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辊对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辊对转动。
[0009]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压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
[0010]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均竖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均竖直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
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呈压缩状态。
[0011]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水泵;所述承载台的内部开设有容水腔和内腔;所述容水腔用于储存清水;所述内腔高于所述容水腔;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还开设有贯通所述内腔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
[0012]所述第一接触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接触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空腔贯通的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二接触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接触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空腔贯通的第二出水孔;所述水泵的进口端连通于所述容水腔;所述水泵的出口端通过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
[0013]所述第一接触板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接触板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孔;所述第一接触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接触板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二接触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接触板位于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内均设置有电阻加热丝。
[0015]优选的,还包括湿润组件;所述湿润组件包括第三压辊对、湿润箱和雾化喷头;所述湿润箱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湿润箱位于所述第一压辊对的上方,所述第三压辊对位于所述湿润箱的上方;
[0016]所述湿润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口,所述湿润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口;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雾化喷头依次竖向等间距设置于所述湿润箱的内部;且所述雾化喷头的出口朝向所述湿润箱的中心;所述水泵的出口端通过水管连通于所述雾化喷头。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辊对与所述第一出口正相对,所述第三压辊对与所述第一进口正相对。
[0018]优选的,还包括干燥组件;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干燥箱、鼓风机、出风嘴和第四压辊对;所述干燥箱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干燥箱位于所述第二压辊对的上方,所述第四压辊对位于所述干燥箱的上方;
[0019]所述干燥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出口,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口;所述出风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嘴依次竖向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干燥箱的内部;且所述出风嘴的出口朝向所述干燥箱的中心;所述鼓风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鼓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出风嘴;所述出风嘴内设置有电阻加热丝。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压辊对与所述第二进口正相对,所述第四压辊对与所述第二出口正相对。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的靠近第一压辊对的一侧的下边缘形成有圆角;所述第三压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压辊对的一侧的下边缘形成有圆角。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料压皱设备,能够自动对面料进行除皱操作,节省人力,且效率更高;具体工作原理为:将待压面料穿设第一压辊对,并平铺于承载台的上表面,以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第三压板均贴合抵压在待压面料上,从而对待压面料进行除皱操作,除皱完成后的面料通过第二压辊对传送而出,从而实现自动化除皱操作。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面料压皱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处细节放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10、承载台;120、连接板;130、支撑板;140、第一压板;150、第二压板;160、第三压板;170、第一连接杆;180、第二连接杆;190、第三连接杆;210、第一限位杆;220、第二限位杆;230、第一弹簧;240、第二弹簧;250、容水腔;260、内腔;270、水泵;280、第一接触板;290、第二接触板;310、第一长孔;320、第二长孔;330、第一压辊对;340、第二压辊对;350、第三压辊对;360、第四压辊对;370、第一支撑柱;380、第二支撑柱;390、湿润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压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支撑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连接板、第一压辊对、第二压辊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压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三压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弹性贴合接触;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弹性贴合接触;所述第三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弹性贴合接触;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依次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压辊对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压板处,且高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辊对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压板处,且高于所述第三压板;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辊对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辊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压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压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料压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均竖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均竖直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呈压缩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压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水泵;所述承载台的内部开设有容水腔和内腔;所述容水腔用于储存清水;所述内腔高于所述容水腔;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还开设有贯通所述内腔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所述第一接触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接触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空腔贯通的第一出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海
申请(专利权)人:溆浦县顺成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