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及可调节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15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及可调节座椅,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两个调节模组;靠背本体的背面上固定有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的中部连接有纵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具有镂空滑道;纵向支撑板上还设有调节把手;调节把手的中部具有拉把,调节把手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滑槽;每个调节模组包括调节臂和滑动轴,调节臂的前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滑动轴穿插入镂空滑道中,滑动轴上转动连接有内锁套和外锁套;内锁套和外锁套均具有翘杆,翘杆的端部与调节把手的滑槽滑动配合;调节臂的后端与固定套转动连接;拉把与纵向支撑板活动连接。该座椅靠背可以调节靠背本体的距离和仰角,提高使用舒适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的使用者。的使用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及可调节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及可调节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座椅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时的一种坐具。人们长时间坐在座椅上时,腰部容易酸痛,因此,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座椅具有靠背,通过腰部抵压在靠背上来使人体背部得到放松。因此,一把座椅能否通过无级调节仰角和距离来适应不同胖瘦的人的腰部弯曲曲度,是衡量一把座椅是否舒适和好坏的主要标准。
[0003]但是,现有的大多数座椅不能实现靠背的距离和仰角的无级调节,这直接影响到座椅的使用舒适度;特别是针对儿童而言,儿童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持续变化,如果座椅不能适时的适应儿童腰部生长则直接影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及可调节座椅;该座椅靠背可以无级调节靠背的距离和仰角,提高座椅的使用舒适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两个呈上下设置的调节模组;
[0007]所述靠背本体的背面上固定有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的中部连接有纵向支撑板;该纵向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镂空滑道;纵向支撑板上还设有靠近镂空滑道的调节把手;该调节把手的中部具有拉把,调节把手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纵向延伸的滑槽;
[0008]每个调节模组包括一调节臂和一滑动轴,所述调节臂的前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滑动轴穿插入纵向支撑板的镂空滑道中,滑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相连接的内锁套和外锁套;内锁套和外锁套均具有向外伸出的翘杆,翘杆的端部与调节把手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臂的后端与一固定套转动连接;
[0009]所述调节把手的拉把与纵向支撑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拉动拉把或掰动调节把手,使得翘杆的端部在滑槽中滑动,以带动内锁套和外锁套相对转动,进而带动滑动轴和调节臂运动,对靠背本体进行调节。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锁套上设有内锁止弧,外锁套上设有外锁止弧,内锁止弧和外锁止弧呈相对设置,且均为渐开线结构,内锁套的内锁止弧和外锁套的外锁止弧均与镂空滑道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内锁套和外锁套上分别设有凹槽,且内锁套的凹槽和外锁套的凹槽之间连接有压簧,内锁套和外锁套上的翘杆的端部具有限位球,限位球与调节把手的滑槽滑动配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翘杆为C形结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把手的拉把通过活动连接组件与纵向支撑板的中部活动连接;该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磁块、活动磁块和弹簧;弹簧连接拉把和纵向支撑板的中部;固定磁块安装于纵向支撑板的中部上,活动磁块安装于拉把上,固定磁块与活动磁块吸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臂的后端具有传动齿部,两个调节模组中的两个调节臂通过传动齿部啮合,调节臂的传动齿部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套连接,且调节臂的侧面还通过扭簧与所述固定套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轴的两端设有卡扣,以对滑动轴进行限位。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把手的上端部设有掰把。
[0017]进一步的,当纵向支撑板与拉把的距离小于1cm时,固定磁块与活动磁块之间的磁性吸力大于弹簧的弹力,使调节把手被吸合在纵向支撑板上;当纵向支撑板与拉把的距离大于1cm时,固定磁块与活动磁块之间的磁性吸力小于弹簧的弹力,调节把手被弹簧推离纵向支撑板。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座椅,其具有上述座椅靠背,座椅靠背中的固定套固定于座椅立柱上。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具有两个调节模组,拉动调节模组中的拉把或掰动调节模组中的调节把手,可以使得翘杆的端部在调节把手的滑槽中滑动,以带动调节模组中的内锁套和外锁套相对转动,从而使座椅靠背可与人体背部配合来进行距离和仰角的无极调节,使得座椅靠背可以适应不同胖瘦和坐姿的人的腰部仰角,以及适应不同的人的腰部弯曲曲度,使座椅靠背始终贴合腰部,对腰部进行支撑,提高使用舒适性和体验感;而且,本专利技术还具有设计巧妙、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座椅的主视图。
[0023]图3为图2中沿B

B线的剖视图。
[0024]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图2中沿A

A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0026]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7为图5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8为图2中沿B

B线剖切后的立体图。
[0029]图9为图8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座椅靠背的部分剖视图。
[0031]图中:1:靠背本体;2:调节模组,21:调节臂,211:传动齿部,212:扭簧,22:滑动轴,221:卡扣,23:内锁套,231:内锁止弧,24,外锁套,241:外锁止弧,25:凹槽,26:压簧,27:翘杆,271:限位球;3:纵向支撑板,31:镂空滑道;4:横向支撑板;5:调节把手,51:拉把,52:掰
把,53:滑槽;6:固定套;7:固定磁块;8:活动磁块;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具有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以及具有该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座椅的较佳实施例;该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1和两个呈上下设置的调节模组2。
[0035]靠背本体1的背面上固定有横向支撑板4,横向支撑板4的中部连接有纵向支撑板3;该纵向支撑板3为槽型结构,且其左右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镂空滑道31;纵向支撑板3上还设有靠近其中一侧的镂空滑道31的调节把手5;该调节把手5的中部具有拉把51,调节把手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纵向延伸的滑槽53。调节把手5的上端部还设有掰把51。
[0036]其中的每个调节模组2包括一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本体和两个呈上下设置的调节模组;所述靠背本体的背面上固定有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的中部连接有纵向支撑板;该纵向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镂空滑道;纵向支撑板上还设有靠近镂空滑道的调节把手;该调节把手的中部具有拉把,调节把手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纵向延伸的滑槽;每个调节模组包括一调节臂和一滑动轴,所述调节臂的前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滑动轴穿插入纵向支撑板的镂空滑道中,滑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相连接的内锁套和外锁套;内锁套和外锁套均具有向外伸出的翘杆,翘杆的端部与调节把手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调节臂的后端与一固定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把手的拉把与纵向支撑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拉动拉把或掰动调节把手,使得翘杆的端部在滑槽中滑动,以带动内锁套和外锁套相对转动,进而带动滑动轴和调节臂运动,对靠背本体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套上设有内锁止弧,外锁套上设有外锁止弧,内锁止弧和外锁止弧呈相对设置,且均为渐开线结构,内锁套的内锁止弧和外锁套的外锁止弧均与镂空滑道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内锁套和外锁套上分别设有凹槽,且内锁套的凹槽和外锁套的凹槽之间连接有压簧,内锁套和外锁套的翘杆的端部具有限位球,限位球与调节把手的滑槽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轴式便于调节仰角和距离的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林桑明喆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果乐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