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712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1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包括用于将屋顶的雨水排出的排水管、用于减缓雨水排放的缓排区和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花园,所述缓排区呈倾斜设置,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于屋顶,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缓排区的高端,所述雨水花园设置于缓排区的低端远离高端的一侧,所述雨水花园内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位于雨水花园内并呈上开口设置,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位于地下且溢流管位于地下的部分为透水管,所述溢流管位于地下的一端连通于排水管网。本申请能够有效的减小屋顶承接的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的排水压力。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的排水压力。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的排水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0003]而现有的海绵城市主要采用在地面铺设透水路面、雨水花园以及绿地等,将部分雨水通过渗透的方式排放至地下,通过透水路面、雨水花园以及绿地等对雨水做渗排、调蓄以及净化;相较于原先将屋顶、道路以及生活用水均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排入至河道或水处理场地相比,有效的缓解了降雨时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房屋占用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因此降雨时,屋顶承接的雨水相对较多;当遇到暴雨或持续降雨时,屋顶的雨水会对城市的排水系统造成相对较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效的减小屋顶承接的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包括用于将屋顶的雨水排出的排水管、用于减缓雨水排放的缓排区和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花园,所述缓排区呈倾斜设置,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于屋顶,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缓排区的高端,所述雨水花园设置于缓排区的低端远离高端的一侧,所述雨水花园内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位于雨水花园内并呈上开口设置,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位于地下且溢流管位于地下的部分为透水管,所述溢流管位于地下的一端连通于排水管网。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时,屋顶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放至缓排区内,对下落的雨水做缓冲的同时,通过缓排区对雨水做初步的渗排;并通过倾斜设置的缓排区将未渗排的雨水排入至雨水花园内做积蓄,以做缓冲,用做观赏的同时,还能够在雨水未超出雨水花园的积蓄量时,将雨水用做种植用水,有效的减少排入至排水管网的雨水,以进一步减缓排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同时在雨水较大并超出雨水花园的积蓄量和渗排量时,还能够通过溢流管将雨水排入至排水管网内,并在雨水排入至排水管网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溢流管位于地下的部分再次做渗排,以进一步减小排入至排水管网的雨水,从而减小排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0008]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位于屋顶的一端设置有雨水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斗能够有效的减小自屋顶排入至排水管的杂物。
[0010]可选的,所述缓排区开设有用于将排水管内的雨水排入至雨水花园的泄水沟,所述泄水沟呈倾斜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沟能够有效的减缓雨水自排水管排入至雨水花园的过程中对雨水做限制,减小雨水排放的过程中自由流动的可能性。
[0012]可选的,所述泄水沟内设置有用于减缓排水管内雨水冲击力的消能块。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能块能够在雨水自排水管下落至缓排区时做阻挡,以有效的减缓雨水下落时对缓排区造成的冲击。
[0014]可选的,所述泄水沟为植草沟或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排水沟。
[0015]可选的,所述雨水花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蓄水层、砾石覆盖层、种植有植物的种植土层、土工布、碎石垫层、素土夯实层,所述蓄水层为种植于种植土层的植物生长成型。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蓄水层对雨水做积蓄和对水做净化,优化雨水花园内的水质的同时,还能够对种植土层有凝结的作用;并通过砾石覆盖层对种植土层的表层做隔离,以减小雨水对种植土层的冲击,并能够对种植土层做限制,同时通过土工布对种植土层做进一步限制,减小因雨水渗排导致种植土层内种植土的流失,同时碎石垫层能够有效的对雨水做积蓄,使得种植土层内的雨水能够及时渗排,减小因雨水积累于种植土层内而导致种植的植物的根系造成的损伤。
[0017]可选的,所述溢流管包括用于将雨水花园内积蓄雨水排出的竖直部和呈倾斜设置的排水部,所述竖直部的下端连通于排水部的高端,且所述排水部位于碎石垫层内,所述排水部的低端连通于排水管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垫层内的雨水流动的阻碍相对较小,以便于将部分积蓄在碎石垫层内的雨水通过排水部排出,减少自竖直部顶部流入的雨水,优化溢流管排入至排水管网雨水的水质。
[0019]可选的,所述缓排区的侧部还设置有可透水的透水道路。
[0020]可选的,所述透水道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面层、垫层、碎石层以及路基层,所述面层、垫层、碎石层以及路基层分别依次为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垫层、上表面铺设有防渗膜的素土夯实层,且所述碎石层内设置有连通于排水管网的渗水缓排管;或所述面层、垫层、碎石层以及路基层分别依次为采用透水砖铺设形成的透水砖层、依次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和无砂大孔混凝土自上而下铺设成型、采用级配碎石铺设成型的级配碎石层以及上表面铺设有防渗膜的素土夯实层,所述碎石层内同样设置有连通于排水管网的渗水缓排管;或所述面层、垫层、碎石层以及路基层分别依次为塑胶层、透水砼层、级配碎石层以及素土夯实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能够用于通过存在一定载荷的车辆等,并通过面层、垫层以及碎石层用于将透水道路路面的雨水渗入和做初步的蓄水,然后通过设置有防渗膜的路基层对上层的雨水做隔离,减小雨水渗透对素土成型的路基层产生损伤或破坏的可能性;同时面层、垫层以及碎石层内的雨水能够通过渗水缓排管排入至雨水检查井内,并能够通过渗水缓排管位于路基层侧部的部分渗入至地下,以进一步对排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做缓冲的同时,减小透水道路面层的积水。
[0022]可选的,所述雨水花园远离缓排区的一侧还设置有雨水检查井,所述渗水管以及排水部均连通于雨水检查井的内部,所述雨水检查井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雨水排入至排水管网的泄水管。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检查井能够进一步对雨水做积蓄和缓冲,以进一步减缓雨水排放的压力,同时还能够在长期使用过后,通过雨水检查井对溢流管和渗水缓排管做检修。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降雨时,屋顶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放至缓排区内,对下落的雨水做缓冲的同时,通过缓排区对雨水做初步的渗排;并通过倾斜设置的缓排区将未渗排的雨水排入至雨水花园内做积蓄,以做缓冲,用做观赏的同时,还能够在雨水未超出雨水花园的积蓄量时,将雨水用做种植用水,有效的减少排入至排水管网的雨水,以进一步减缓排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同时在雨水较大并超出雨水花园的积蓄量和渗排量时,还能够通过溢流管将雨水排入至雨水检查井内,并在雨水排入至雨水检查井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溢流管位于地下的部分再次做渗排,以进一步减小排入至雨水检查井的雨水,从而减小排水管网的排水压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溢流管、垫管以及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屋顶的雨水排出的排水管(1)、用于减缓雨水排放的缓排区(2)和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花园(3),所述缓排区(2)呈倾斜设置,所述排水管(1)的一端连通于屋顶,所述排水管(1)的另一端延伸至缓排区(2)的高端,所述雨水花园(3)设置于缓排区(2)的低端远离高端的一侧,所述雨水花园(3)内设置有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4)的一端位于雨水花园(3)内并呈上开口设置,所述溢流管(4)的另一端位于地下且溢流管(4)位于地下的部分为透水管,所述溢流管(4)位于地下的一端连通于排水管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位于屋顶的一端设置有雨水斗(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排区(2)开设有用于将排水管(1)内的雨水排入至雨水花园(3)的泄水沟(21),所述泄水沟(21)呈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沟(21)内设置有用于减缓排水管(1)内雨水冲击力的消能块(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沟(21)为植草沟或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排水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花园(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蓄水层(30)、砾石覆盖层(31)、种植有植物的种植土层(32)、土工布(33)、碎石垫层(34)、素土夯实层(35),所述蓄水层(30)为种植于种植土层(32)的植物生长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4)包括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飞赵倩倩游衍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达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