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导声垫材料、导声垫、3D打印导声垫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导声垫
,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导声垫材料、导声垫、3D打印导声垫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常需在探头和皮肤之间填充超声耦合剂,用于隔绝超声探头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通过减小探头与皮肤之间的声阻抗差避免超声波能量的衰减,以便更好地传导超声波。但是在使用液态型医用耦合剂的情况下,一方面耦合剂黏附在患者皮肤容易使其产生抵触心理,而且长时间的检查需要反复多次添加耦合剂,增加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探头无法做到及时消毒以致成为病原体附着的温床,将增加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在浅表病变超声检查中,由于高频探头离皮肤较近,不能形成很好的回声反射,生成图像质量较差影响临床诊断。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医务工作者通过在探头上涂抹一定厚度的耦合剂,并将探头悬空增加探头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以获得良好的声窗,但是悬空探头的方式会出现手臂不稳的问题,以致难以获得优质的图像。
[0003]对于上述采用耦合剂的超声检查,超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3D打印导声垫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构成:8%
‑
10%聚乙烯醇,1%
‑
2%琼脂,5
‑
8%甘油,0.01%
‑
0.1%防腐剂和余量的超纯水。2.一种3D打印导声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导声垫材料进行打印,包括:步骤S1、将聚乙烯醇、琼脂、甘油、防腐剂和超纯水混合至溶胀分散得到混合料;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料进行水浴加热,并进行搅拌;步骤S3、对步骤S2中进行搅拌后的混合料进行抽真空消泡得到预制原液;步骤S4、根据层打印数据,分配预制原液形成导声垫材料层;步骤S5、固化导声垫材料层,形成切片层;步骤S6、重复步骤S4
‑
S5,直至形成导声垫生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导声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进行水浴加热的方法包括:步骤S21、在35℃~40℃水浴温度下加热2h;步骤S22、在90℃~100℃水浴温度下加热1h。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导声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60℃
‑
80℃温度、80
‑
90KPa的压力下进行抽真空消泡5
‑
技术研发人员:潘敏,鄂占森,梁思敏,刘晓,路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