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血栓超声分子影像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血栓超声分子影像中的应用,可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及超声分子影像学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成像是在临床上使用频率仅次于核磁共振的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便携性、无电离辐射和实时成像的优点。靶向对比增强超声(TCEU)技术是一种通过微气泡表面偶连的配体与疾病区域受体结合,从而获得特异性超声诊断信息的技术手段。靶向对比增强超声提供的超声分子影像已经在血栓、肿瘤血管、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炎症的靶向上展示出潜力。对于靶向对比增强超声技术,如何提高微泡在血液循环中的靶向效率同时避免被自身免疫系统过快清除是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
[0003]血小板表面天然具有如整合素αIIβ3、α2β1以及糖蛋白GPIb
‑
IX
‑
V等配体,能够靶向血栓处的纤维蛋白、胶原等组分。靶向血栓的配体均位于血小板膜上,利用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血小板膜与脂质体融合得到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囊泡,对融合膜囊泡使用超声辅助法制备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差速离心法提取血小板膜;S2:薄膜水化法制备磷脂脂质体;S3:将所述S1步骤提取的血小板膜与S2步骤制备的脂质体用液氮冻融循环法制备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囊泡;S4.对所述S3制备步骤的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囊泡使用超声辅助法制备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1:将新鲜全血与CPD缓冲液按照体积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终浓度为1μM的前列腺素E1;S12:将所述S11步骤配置好的血液在医用离心机中于25℃,200
×
g的条件离心15min沉淀红白细胞,用移液枪小心吸取淡黄色上清,避免吸到白膜层,所得即为富血小板血浆;S13:将所述S12步骤得到富血小板血浆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按照与富血小板血浆体积比为1∶1的比例加入HEPES缓冲液和终浓度为1μM的前列腺素PGE1,在25℃,200
×
g,15min的条件下进一步沉淀红细胞和白细胞,得到纯化的富血小板血浆;S14:将所述S13步骤得到的纯化的富血小板血浆在25℃,800
×
g,20min的条件下离心沉淀得到血小板,弃去上清,用Tyrode
’
s缓冲液重悬血小板并加入终浓度为42mM的甘露糖、终浓度为1μM的PGE1和磷酸酶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得到纯化的血小板;S15:在所述S14步骤得到的血小板中加入终浓度为42mM的甘露糖、终浓度为1μM的前列腺素E1,和磷酸酶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并于常温下孵育2h,将配置后的血小板悬液放置于
‑
80℃冰箱中冷冻1小时,随后在37℃恒温水浴槽中融化,反复该冻融循环三次后将血小板悬液在4℃,12000
×
g条件下离心15min得到血小板膜沉淀;用超纯水重悬该沉淀得到血小板膜悬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1步骤中,所述CPD缓冲液为16mM柠檬酸,90mM柠檬酸钠,16mM磷酸氢二钠,142mM右旋葡萄糖,pH 7.4;在所述S13步骤中,HEPES缓冲液为140mM氯化钠,2.7mM氯化钾,3.8mM HEPES,在所述S14步骤中,Tyrode
’
s缓冲液为134mM氯化钠,12mM碳酸氢钠,2.9mM氯化钾,0.34mM磷酸氢二钠,1mm氯化镁,10mM HEPES。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小板膜
‑
脂质体融合膜微气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21:所述S2步骤得到的磷脂脂质体按照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酸磷脂酰乙胺醇
‑
聚乙二醇2000、硬脂酸、二硬脂酸磷脂甘油质量比例为10∶1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