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61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是将脂质混悬液微气泡化后,采用生物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分子影像学
,特别涉及一种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的高发病率恶性肿瘤。2016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的研究报道表明,90%的甲状腺癌新发病例为微小乳头状癌,生长非常缓慢,几乎不会导致死亡,然而,其具有典型“小病灶,大转移”的临床表现:对周围组织浸润,导致颈、肺部等淋巴结转移,且临床预后较差。
[0003]大量研究表明,人半乳糖凝集素

3(Galectin

3)是一种伴随乳头状甲状腺癌高表达的细胞胞质和包膜抗原。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Galectin

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0004]超声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无创、无放射性等优点,已成为甲状腺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甲状腺结节的筛查及鉴别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可通过显示超声造影剂微气泡的运动、分布,获得甲状腺组织的血管走形、分布及微循环血流灌注,能够客观地反映甲状腺血管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
[0005]各肿瘤发生早期的内部新生血管壁通常不完整,其内皮细胞之间存在许多380nm至780nm大小的裂隙;另外,其新生血管缺乏基底膜和平滑肌组织。所以,相比正常组织血管,肿瘤新生血管具有高通透性
[0006]不同于大粒径尺度微米级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显影靶点仅能作用在血管内皮,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纳米级气泡平均粒径小于肿瘤血管管壁裂隙,能够穿过肿瘤组织的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内部聚集,产生整个肿瘤组织的超声增强显影。如果将肿瘤标记分子的特异性配体与纳米微气泡相连接,则会出现更多的纳米微气泡靶向地聚集到肿瘤细胞表面,从而实现针对此肿瘤的高质量特异性超声造影增强。
[0007]目前尚缺乏一种靶向甲状腺癌、实现高质量特异性超声造影成像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可以实现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高质量超声造影成像。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将脂质混悬液微气泡化后,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桥接法制备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
[0011]其中,所述脂质混悬液中包含以下组分:二棕榈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


聚乙二醇2000

羧基交连物和生物素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
[0012]优选的是,脂质混悬液中,二棕榈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

羧基交连物:生物素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的摩尔比为(2

6):(0.5

1.5):(0.5

1.5)。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的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1,制备脂质混悬液:按照二棕榈磷脂酰胆碱(DPPC):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

羧基交连物(DSPE

PEG2000

COOH):生物素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DSPE

PEG2000

Biotin)的摩尔比为(2

6):(0.5

1.5):(0.5

1.5)混合,形成薄膜,再利用薄膜水化法制备成脂质混悬液;
[0015]步骤2,普通脂质纳米微气泡化造影剂的制备:是将步骤1制备的脂质混悬液经振荡处理进行微气泡化制备得到;
[0016]步骤3,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是将步骤2制备的普通脂质纳米微气泡化造影剂先后依次加入链霉亲和素和Galectin

3抗体,轻微震荡而得到。
[0017]优选的是,步骤1中二棕榈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

羧基交连物、生物素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按比例混合后,加入氯仿充分溶解混合,然后使氯仿充分挥发后,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干性脂质薄膜;然后再用预热的水合液水化薄膜,即得到所述的脂质混悬液。
[0018]优选的是,步骤2中脂质混悬液在注入C3F8惰性气体的真空条件下进行。
[0019]优选的是,步骤3中,向制备的普通脂质纳米微气泡化造影剂中加入足量链霉亲和素,4℃轻微振荡20

30min后,保留上层的纳米微气泡悬液;然后将Galectin

3抗体加入上层的纳米微气泡悬液中,混合均匀,4℃轻微震荡20

30min,获取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脂质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其纳米微气泡内核的惰性气体C3F8使微气泡具有了优良的稳定性。
[0022](2)本专利技术基于生物素

亲和素桥接法,实现了Galectin

3抗体与脂质纳米微气泡壳膜主要组成成分DSPE

PEG2000

Biotin有效、稳定、可靠的偶联;携载Galectin

3抗体的脂质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经静脉注入体内后,纳米微气泡可针对甲状腺肿瘤特异性寻靶,靶向地穿越甲状腺肿瘤血管管壁裂隙而进入肿瘤组织聚集,在体外超声的辐照下可获得显著的甲状腺肿瘤组织靶向超声造影增强显影。
[0023](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中,作为脂质纳米微气泡壳膜另一主要组成成分DSPE

PEG2000

COOH,可用于连接甲状腺癌抑制药物;在纳米微气泡桥接Galectin

3抗体靶向甲状腺癌的前提、以及超声靶向破坏微气泡(UTMD)技术综合作用下,可以实现定向靶向甲状腺癌,这为甲状腺癌的筛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其特征在于,将脂质混悬液微气泡化后,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桥接法制备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其中,所述脂质混悬液中包含以下组分:二棕榈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

羧基交连物和生物素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其特征在于,脂质混悬液中,二棕榈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

羧基交连物:生物素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的摩尔比为(2

6):(0.5

1.5):(0.5

1.5)。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甲状腺癌的纳米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脂质混悬液:按照二棕榈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

羧基交连物:生物素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2000的摩尔比为(2

6):(0.5

1.5):(0.5

1.5)混合,形成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范清雨张浩樊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