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89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驱,该光驱具有一外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驱包括:一底壳;一上盖,配置于该底壳上,该上盖具有一空孔;以及一面板,嵌入该空孔;一凸出物,嵌入该空孔的该面板因该凸出物而与该上盖之间具有一空隙。(*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外壳散热结构的光驱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光驱产品读取速度的增加,马达转速的增快,光驱运转时所产生的热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光驱的设计中,若不将光驱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排出光驱外,恐怕将减少光驱的使用寿命或是会造成光驱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散热问题一直都是光驱设计者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光驱的散热装置的设计上常见的散热方式可用加装风扇以及在外壳上开可通风的散热孔等来有效地解决散热问题。然而,考虑外接式光盘使用的方便性与便携性,以及外接式光驱体积与重量的限制,并不适合使用过大的风扇。由于散热效果与风扇的大小有关,较小的风扇所能提供的散热效果有限,因此,必须增加光驱外壳的散热孔数目或散热孔的大小来排出光驱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然而外接式光驱设计时比内建式光驱需有更多考虑,例如外接式光驱外观及灰尘直接由开孔进入外接式光驱内部造成光驱的故障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于外接式光驱的散热装置结构,使外接式光驱内部的热能有效散除,并同时可避免灰尘直接进入光驱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外壳散热结构的光驱,此光驱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以帮助光驱散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光驱,该光驱具有一外壳散热结构,该光驱包括一底壳(base);一上盖(cover),配置于该底壳上,该上盖具有一空孔(hole);以及一面板(panel),嵌入该空孔;一凸出物(protrusion),嵌入该空孔的该面板因该凸出物而与该上盖之间具有一空隙(gap)。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驱,该光驱具有一外壳散热结构,该光驱包括一底壳(base);一上盖(cover),配置于该底壳上,该上盖具有一空孔(hole);以及一面板(panel),嵌入该空孔,该面板与该上盖交界处具有一空隙,该面板至少包括一开孔(opening),该开孔连通该空隙。由于光驱运转时光读取头的照射、马达运转或是电子装置运作所产生的热能,利用光驱上光盘片的快速转动,光盘片所带动光驱内部的空气产生一热气流。此热气流可通过前述的开孔,并由空隙流出外壳外部,增进光驱的散热效率。此外,面板进一步包括一导片固定于开孔的一侧,可在光盘片旋转时导引热气流流向开孔,排出光驱外部,来增进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外壳示意图;图2A为实施例一上盖与面板的内面示意图;图2B为实施例一上盖与面板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一面板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2A中I-I’线段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外壳示意图;图6A为实施例二的上盖与面板内面示意图;图6B为实施例二的上盖与面板分解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面板正面示意图;图8为图6A中II-II’线段的截面图。具体实施内容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外壳示意图。此外壳100由一上盖(cover)110、一面板(panel)120,以及一底壳(base)130组合而成。图2A与图2B分别为上盖110与面板120的内面示意图与分解图。此上盖110具有一空孔(hole)112供面板120嵌入。一凸出物(protrusion)122使得面板120嵌入上盖110后并非密合,而是留下一空隙。此凸出物(protrusion)122可设置于面板120或上盖110表面上。在此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面板120上设置多个凸出物122。为了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外壳100进一步包括导片(guiding plate)128于空隙的一侧。如图2A与图2B所示,导片128设置于上盖224的下表面。此导片128配合光盘片旋转时产生的热气流40流动的方向将此热气流40导引流向空隙排出机体之外,来增进散热效果。图4为图2A中I-I’线段的剖视图,光驱运转时其所产生的热量,再加上光盘(未显示)转动时带动光盘上方的热空气,光驱内部将产生一热气流(hotflow)40。此热气流40可由面板120与上盖110之间的空隙流出外壳100外部,帮助光驱散热。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灰尘经空隙落入光驱内部,此上盖110在空孔112的边缘可设计为一斜面116结构,如图4所示。同样地,面板120于对应斜面116的部分,也设计为一斜面结构126。因此,空隙实质上位于斜面116与斜面126之间。如此,可防止灰尘直接进入光驱内部。图5显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驱外壳200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0包括一上盖(cover)210、一面板(panel)220以及一底壳(base)230。图6A与图6B为实施例二中上盖210与面板220的内面示意图与分解图。此上盖210具有一空孔(hole)212供面板220嵌入,上盖210与面板220的交界处并非完全密合而具有一空隙,此面板220还包括一开孔(opening)224,此开孔224可连通空隙,并供气流通过。而在此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面板220上具有多个开孔224供气流通过达成散热效果。图8为图6A中II-II’线段的截面图。光驱运转时产生的热气流(hotflow)40可先通过开孔224,再经空隙流出外壳200外部,帮助光驱散热。为了有更好的散热效果,面板220进一步包括一导片(guiding plate)228。导片228固定于开孔224的一侧,可在光盘片旋转时供导引热气流40流向开孔224,增进散热效果。如图6A与图6B所示,在多个开孔旁各具有一导片228供导引气流。另一方面,为了外壳200的美观以及防止灰尘经空隙直接落入光驱内部,此上盖210的空孔212的边缘可设计为一斜面216结构。同样地,面板220于对应斜面216的部分,也设计为一斜面结构226。如此,由外壳200外部无法通过空隙直视光驱内部,也可防止灰尘进入光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驱,该光驱具有一外壳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驱包括一底壳;一上盖,配置于该底壳上,该上盖具有一空孔;以及一面板,嵌入该空孔;一凸出物,嵌入该空孔的该面板因该凸出物而与该上盖之间具有一空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该空隙贯通到该外壳外,以使该光驱于运转时将其所产生一热气流经该空隙流出该外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上还设有一供导引该热气流流向该开孔的导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该凸出物设置于该面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该凸出物设置于该上盖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琳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