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门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门锁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针对现有汽车门锁结构复杂,质量较重,且现在低碳环保要求较高,急需一款轻质汽车门锁,在实现汽车门锁基本功能的条件下满足轻质要求,且制造成本低、运行噪音小、结构安全可靠、市场前景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模块化设计结构,操作方便,在实现汽车门锁基本功能的条件下满足轻质要求,且制造成本低、运行噪音小、结构安全可靠、市场前景良好。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汽车门锁结构,包括电器模块、外开启模块、电机护罩、锁机壳体和锁体护罩,电机护罩、锁机壳体和锁体护罩之间通过卡扣和螺钉连接固定;电机护罩和锁体护罩设置于锁机壳体上,电机护罩和锁体护罩相互扣合;
[0006]电器模块设置于电机护罩内,电器模块包括电机支架、电机、蜗轮和蜗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模块(001)、外开启模块(002)、电机护罩、锁机壳体和锁体护罩,电机护罩、锁机壳体和锁体护罩之间通过卡扣和螺钉连接固定;电机护罩和锁体护罩设置于锁机壳体上,电机护罩和锁体护罩相互扣合;电器模块(001)设置于电机护罩内,电器模块(001)包括电机支架、电机、蜗轮和蜗杆,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设于电机护罩上,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外开启模块(002)设置于锁机壳体内,外开启模块(002)包括外开启臂(6)、外开启挡片(7)、开启卡勾(8)和卡爪臂(11);外开启挡片与外开启臂连接,外开启挡片与锁机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外开启扭簧(9),开启卡勾与外开启挡片连接,开启卡勾与锁机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外开启扭簧(10),卡爪臂设置于开启卡勾的一侧,卡爪臂的一侧设置有卡爪及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护罩上设有第一轴和第二轴,电机支架通过第一轴与电机护罩连接固定,电机固设于电机支架上;蜗轮安设于第二轴上,可绕第二轴转动,电机与蜗杆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电机护罩上设有扇形凸台,扇形凸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蜗轮的底部沿转动方向依次设有两个凸起臂,一个凸起臂设置于第二斜面外侧,另一个凸起臂设置于第一斜面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凸起臂的外端均连接有圆柱臂;凸起臂通过圆柱臂与斜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器模块还包括一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蜗轮连接,另一端与电机护罩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从外开启门锁时,外开启臂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扭簧扭力正向顺时针旋转,带动外开启挡片转动,外开启挡片带动开启卡钩克服第二外开启扭簧扭力正向顺时针转动,开启卡钩带动卡爪臂转动,卡爪臂带动卡爪顺时针旋转,直至卡爪与卡板脱离啮合,卡板在卡板扭簧的驱动下反向逆时针转动,达到解锁状态;当上锁时,外力带动卡板克服卡板扭簧顺时针转动,卡爪在卡爪扭簧的驱动下转动至与卡板啮合,卡爪在卡爪扭簧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卡爪与卡板进入上锁啮合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卡爪臂(11)铆接于卡爪(12)上,卡爪臂(11)与开启卡勾(8)上的槽相互配合,第一外开启扭簧(9)、外开启挡片(7)、外开启臂(6)依次安装在锁机壳体的一轴上,第一外开启扭簧(9)一端卡在锁机壳体上的一挡片内,另一端卡接在外开启挡片(7)的一槽内;开启卡勾(8)的异形凸台安装在外开启挡片(7)的异形孔内,呈180
°
布置,且开启卡勾(8)与外开启臂(6)分布于外开启挡片(7)的两侧,开启卡勾(8)上有一孔,第二外开启扭簧(10)一端固定在开启卡勾(8)的孔内,另一端设置在锁机壳体上一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门锁结构还包括内开启拉线接口(13)和内锁止拉线接口(14),布置于锁体护罩内,内锁止拉线接口(14)设置于内开启拉线接口(13)内侧;内开启拉线接口(13)和内锁止拉线接口(14)均连接有拉线,分别为内开启拉线和内锁止拉线;内开启拉线接口(13)和内锁止拉线接口(14)的结构相同,接口上均设置有圆形槽
(131)、斜面(132)、孔(133)、凸起(134)、U型槽(135)及槽(136),槽(136)、圆形槽(131)、孔(133)和U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刘志恩,黄道金,姬艳露,曾程,习贵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宇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