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8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装置,包括机身、集成电机、机械腿以及缓冲组件,其中集成电机安装于机身且与机械腿驱动连接;缓冲组件连接集成电机与机身;缓冲组件用于在机械腿传递给集成电机的冲力小于预设冲力时,处于初始状态;在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大于预设冲力时在处于形变状态,以缓解机械腿传递给集成电机的冲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机械装置的机械腿从受到外力冲击后,产生的冲击力也不会对集成电机产生损伤,大大提升了机械装置的抗冲击力。且集成电机和缓冲组件全部安装在机身内,大大降低了机械腿的自重,使得机械装置实现高速运动更简单,灵敏,运动更灵活。运动更灵活。运动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腿部结构的连接件从高处碰到地面之后,地面对连接件一瞬间的冲击力传递到驱动电机上面,会对电机造成强大的冲击力,容易导致电机损坏,对电机性能要求高的同时,不利用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腿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腿部的足端受到外力冲击后,外力对足端的一瞬间的反作用力传递到驱动电机上,容易导致电机损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械装置,包括:
[0005]机身;
[0006]集成电机,所述集成电机安装于所述机身;
[0007]机械腿,所述集成电机与所述机械腿驱动连接;
[0008]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连接所述集成电机与所述机身;
[0009]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在所述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小于预设冲力时,处于初始状态;在所述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大于预设冲力时在处于形变状态,以缓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集成电机,所述集成电机安装于所述机身;机械腿,所述集成电机与所述机械腿驱动连接;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连接所述集成电机与所述机身;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在所述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小于预设冲力时,处于初始状态;在所述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大于预设冲力时在处于形变状态,以缓解所述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机具有第一转轴,所述缓冲组件连接所述集成电机的第一转轴与所述机身;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传动块、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以及弹性件,所述传动块与所述集成电机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块转动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块转动连接形成第三支点,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形成第四支点;所述第一支点、所述第二支点、所述第四支点以及所述第三支点的依次连线为四边形;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或所述第二传动杆,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连接,以使所述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大于预设冲力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以缓解所述机械腿传递给所述集成电机的冲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传动块上位于所述第一支点和所述第三支点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包括置于所述第三支点和所述第四支点之间的第一段和自所述第四支点背离所述第三支点方向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缓冲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转动连接,所述缓冲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的形变方向与所述第二部分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不小于60
°
,不大于120
°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置于所述第一支点和所述第二支点之间的所述第一传动杆,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置于所述第三支点和所述第四支点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杆,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弹性件的夹角不小于15
°
,不大于75
°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传动杆或者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固定连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佩恒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