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679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具体包括:向文冠果油中加入乙基纤维素混匀后加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一种有机化合物作为植物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提高的添加剂,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合理的控制添加剂使用量大幅提高了文冠果油的运动粘度,使得改性后的文冠果油基润滑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达到了193cst,在80℃下的运动粘度达到了63cst。动粘度达到了63c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文冠果,主要分布中国北部和东北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用油料树种。文冠果油含有十种脂肪酸,分别是硬脂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芥酸、神经酸、花生五烯酸、花生二烯酸、花生一稀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总油量82.22%—91.46%,文冠果油的运动粘度较低、低温流动性较差,不能直接作为润滑油使用。目前,关于植物油改性成润滑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改性,一种是添加改性添加剂。化学改性方法主要有酯化反应和环氧化反应,改性添加剂多以无机化合物为主。这其中,添加改性添加剂相较于化学改性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出产率高等优点。但是,现在使用于植物油改性的添加剂多为无机添加剂,使用后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使用一种有机化合物作为植物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提高的添加剂,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合理的控制添加剂使用量,大幅提高了文冠果油的运动粘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向文冠果油中加入乙基纤维素混匀后加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
[0006]进一步地,所述乙基纤维素的分子量为6.90
×
104g/mol。
[0007]进一步地,乙基纤维素的添加量为0.5

0.8wt%。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处理具体为:密闭条件下,保持300r/min旋转搅拌,1h内升温至290

300℃,加热反应2h;所述冷却为自然冷却;冷却至室温后还包括静置12h去除烧焦乙基纤维素步骤。
[0009]实验证明,密闭条件下乙基纤维素才能更好的溶解在文冠果油中,大幅提高文冠果油的运动粘度。在非密闭条件下,由于空气的作用致使乙基纤维素在文冠果油中的溶解度有所降低,在高温下文冠果油中的双键打开后无法更高效的与乙基纤维素的链相连接形成支链结构,反而会和空气中的C、H、O等元素形成单键,无法提高文冠果油的运动粘度。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非密闭条件会损失大量的文冠果油,影响产量。注意:此密闭条件并不是完全与外界隔断,反应过程中需保留微小的缓气口以防止容器炸裂。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上述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处理得到的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上述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作为润滑油的应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直接作为润滑油使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乙基纤维素是高分子材料,含有长链结构。当以乙基纤维素为添加剂时其长链结构可以与文冠果油中的打开的双键相连接形成支链结构。支链数量增多会增加其与临近分子的缠结概率,使流体的流动阻力增加,粘度增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通过本专利技术处理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文冠果油的运动粘度和低温流动性,使得改性后的文冠果油基润滑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由原来的35cst达到了193,在80℃下的运动粘度由原来的11cst达到了63cst。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17]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18]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19]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20]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21]实施例1
[0022]取文冠果油与添加剂(乙基纤维素(分子量为6.90
×
104g/mol))在室温下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内(乙基纤维素在文冠果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8%),打开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设置1h升温至目标温度290℃,反应2小时,反应过程保持300r/min旋转搅拌。整个反应过程保持反应容器密闭,避免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反应结束后关闭搅拌装置,关闭加热装置,容器内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油品在容器中取出后静置12小时,将极小一部分烧焦的添加剂分离出来,得到成品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
[0023]对文冠果油原料和制得的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进行低温流动性(低温流动性以凝点来表示:GB/T 510

2018)和运动粘度测试(GB/T 265

1988)。
[0024]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文冠果油基润滑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由原来的35cst达到了185cst,在80℃下的运动粘度由原来的11cst达到了45cst。
[0025]实施例2
[0026]取文冠果油与添加剂(乙基纤维素(分子量6.90
×
104g/mol))在室温下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内(乙基纤维素在文冠果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8%),打开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设置1h升温至目标温度300℃,反应2小时,反应过程保持300r/min旋转搅拌。整个反应过程保持反应容器密闭,避免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反应结束后关闭搅拌装置,关闭加热装置,容器内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油品在容器中取出后静置12小时,将极小一部分烧焦的添加剂分离出来,得到成品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
[0027]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对制得的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进行低温流动性和运动粘度测试,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文冠果油基润滑油在40℃下的运动粘度达到了193cst,在80℃下的运动粘度达到了63cst。
[0028]对比例1
[0029]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设置目标温度240℃。
[0030]采用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文冠果油中加入乙基纤维素混匀后加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文冠果油基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基纤维素的分子量为6.90
×
104g/mo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基纤维素的添加量为0.5

0.8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文冠果油基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一男张永强薛振华王喜明王晶文付宇佳焦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