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74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所述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包括基座、通过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方的横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竖板侧部上的固定筒,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将待处理的污水输入固定筒中,通过滤板对污水进行重力分离,随后,驱动机构工作,带动所述送气组件工作以及单向阀做圆周转动,送气组件向单向阀送气,使得单向阀在固定筒中产生大气泡,与此同时,动力机构触发工作,带动叶轮转动,将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在此过程中,往复组件触发运动,单向阀和叶轮做水平往复运动,保证了固定筒中气泡的分布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对悬浮颗粒的处理效率。对悬浮颗粒的处理效率。对悬浮颗粒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相关
,具体是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是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即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污水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
[0003]污水处理,即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气浮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上。
[0004]现如今,在利用气浮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常气泡产生的位置固定化,如此一来,使得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不高,因此,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作中,难以达到理想的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所述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包括基座、通过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方的横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竖板侧部上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中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重力分离的滤板,所述滤板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产生大气泡的单向阀,且所述固定筒中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单向阀做直线运动的往复组件;
[0008]所述往复组件连接有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用于带动所述单向阀做圆周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送气组件与所述单向阀连接;
[0009]所述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还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且与所述单向阀连接可将所述单向阀产生的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的叶轮,所述固定筒中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的动力机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气组件包括安装转动安装在所述滤板上的转动管、固定在所述转动管的一侧且与所述转动管连通的固定管以及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管的另一侧上且一端与所述单向阀连接的伸缩管;
[0011]所述转动管远离所述滤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横板的下部安装有一个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密封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管上的连接
环连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滤板上的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转动管上的第一固定板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圆盘;
[0013]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部转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和传动带与所述圆盘的转动轴连接;
[0014]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中心处开设有一个供所述转动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圆盘通过连杆与所述伸缩管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盘的偏心处和所述伸缩管转动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的齿合组件和安装在所述转动管上且与所述单向阀连接的滑动组件,所述齿合组件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叶轮的驱动轴连接;
[0016]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管上的第二固定板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滑块;
[0017]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一个通槽,且所述滑块则滑动嵌合在所述通槽中,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叶轮则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下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合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筒中的齿环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下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转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叶轮的驱动轴连接;
[0019]所述齿环的内壁上沿圆周等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三齿轮配合的齿牙。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下部的传动轴;
[0021]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叶轮的驱动轴以及所述第三齿轮的转动轴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叶轮的驱动轴和所述第三齿轮的转动轴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根横杆。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板上的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蜗杆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横板上且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
[0023]其中,所述蜗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与所述转动管连接,所述蜗轮通过传动带同所述气泵的驱动轴连接。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筒的下部还设置有一个可开闭的阀门,便于排出已完成处理的污水,侧部则设置有一个用于向所述固定筒中输入待处理污水的输入口。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将待处理的污水输入固定筒中,通过滤板对污水进行重力分离,随后,驱动机构工作,带动所述送气组件工作以及单向阀做圆周转动,送气组件向单向阀送气,使得单向阀在固定筒中产生大气泡,与此同时,动力机构触发工作,带动叶轮转动,将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在此过程中,往复组件触发运动,单向阀和叶轮做水平往复运动,从而改变了固定筒中气泡产生的位置,保证了固定筒中气泡的分布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对悬浮颗粒的处理效率,最终,实现了对污水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处理功能,大大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8]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9]图4为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一种实施例中第三齿轮与齿环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30]图5为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一种实施例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基座;2

竖板;3

横板;4

固定筒;5

滤板;6

电机;7

蜗杆;8

蜗轮;9

锥齿轮组;10

连接杆;11

气泵;12

转动管;13

固定管;14

伸缩管;15

单向阀;16

第一齿轮;17

第二齿轮;18

第一固定板;19

圆盘;20

第二锥齿轮组;21

连杆;2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通过竖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方的横板(3)以及固定在所述竖板(2)侧部上的固定筒(4),所述固定筒(4)中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重力分离的滤板(5),所述滤板(5)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产生大气泡的单向阀(15),且所述固定筒(4)中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单向阀(15)做直线运动的往复组件;所述往复组件连接有安装在所述横板(3)上用于带动所述单向阀(15)做圆周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送气组件与所述单向阀(15)连接;所述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还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4)中且与所述单向阀(15)连接可将所述单向阀(15)产生的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的叶轮(22),所述固定筒(4)中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22)转动的动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组件包括安装转动安装在所述滤板(5)上的转动管(12)、固定在所述转动管(12)的一侧且与所述转动管(12)连通的固定管(13)以及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管(12)的另一侧上且一端与所述单向阀(15)连接的伸缩管(14);所述转动管(12)远离所述滤板(5)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横板(3)的下部安装有一个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气泵(11),所述气泵(11)的出气口与密封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管(12)上的连接环(2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重力分离与气浮双重作用的污水物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滤板(5)上的第一齿轮(16)、固定在所述转动管(12)上的第一固定板(18)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8)上的圆盘(19);所述第一固定板(18)的下部转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齿轮(16)配合的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17)的转动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0)和传动带与所述圆盘(19)的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管(12)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中心处开设有一个供所述转动管(12)穿过的通孔,所述圆盘(19)通过连杆(21)与所述伸缩管(14)连接,所述连杆(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明付志金巩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