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建刚专利>正文

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57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单元、流送单元和储料单元,流送单元设置于卸料单元的一侧,储料单元设置于流送单元远离卸料单元的一侧,卸料单元包括卸料台,流送单元包括流送槽、刮板提升机II和反向除草器,卸料单元、流送单元和储料单元的下方均设置有污水处理装置;本系统完全适应机采原料的生产,满足设计预期,可接受原料的杂质量,实现车辆油污水和卸料水彻底分离,机采原料在进入生产车间之前的停留时间满足浸泡要求,有效去除表面粘土,与原有系统要求很好的结合。要求很好的结合。要求很好的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随着机采番茄的面积不断扩大,番茄酱生产已经基本以机采番茄作为原料。尽管机采番茄具有产品品质稳定,收货节省人工的优势,但近年来农户种植的机采番茄并未在种植技术上有所突破,种植的番茄品质较差,且收获时进入番茄的泥沙、秧叶、绿果过多。番茄原料卸料流送是番茄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番茄卸料系统中,经常出现的机采原料卸料速度慢、循环水浑浊造成霉菌升高;原料中的泥土造成流送沟堵塞,已经不能正常均衡的给下一生产线供料,对稳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故给番茄酱厂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少厂还因原料的问题停产待工,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机采料的改进势在必行。
[0003]传统的卸料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原料进厂

水冲卸料入卸料池

卸料池储存

进入流送沟

进入提升水池

进入提升水池

提升入浮洗槽。
[0004]因机采番茄原料带入的泥沙、秧枝约有10%以上,故造成现有卸料系统在处理机采番茄时容易产生的问题有:
[0005]在卸料池中泥沙容易沉积且大尺寸的石块沉底后造成池底变高,逐渐填满整个卸料池,最终使料池无法使用;
[0006]卸料池闸门分水篦子处由于高差太小,分水篦子角度太小,秧草容易堵塞篦子缝隙,分水效果下降使水系统内泥沙含量上升;
[0007]流送沟内因番茄流送的速度要求水流要慢,泥沙容易沉淀在流送沟沟底,与烂番茄和秧叶等杂物沉积成硬块,堵死流送沟;
[0008]因无法有效去除泥沙和秧叶等杂质,产品中的砂石含量上升,且秧叶容易缠死后工段打浆机筛网,同时传统的卸料系统无法分离出原料中的未成熟番茄原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单元、流送单元和储料单元,所述流送单元设置于卸料单元的一侧,所述储料单元设置于流送单元远离卸料单元的一侧,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卸料台,所述流送单元包括流送槽、刮板提升机II和反向除草器,所述储料单元包括高位储料池和刮板提升机III,所述卸料台的卸料口位于流送槽的进口上端,所述流送槽的出口位于刮板提升机II的底部上端,所述刮板提升机II与反向除草器呈“入”字形设置,所述反向除草器的下端位于高位储料池的进口上端,所述高位储料池的出口位于刮板提升机III的底部上端,所述刮板提升机III的上端位于浮洗槽的进口上端,所述卸料单元、流送单元和储料单元的下方均
设置有污水处理装置。
[0011]优选的,位于卸料单元下方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水池I,所述集水池I中设置有提升水泵I,集水池I的上端安装有转鼓过滤器I,所述提升水泵I通过提升水管I连接在转鼓过滤器I的进水口,所述转鼓过滤器I的出水口连接有回用水管道I,回用水管道I远离转鼓过滤器I的一端设置于卸料台的上料口上端,所述转鼓过滤器I的一端连接有格栅机I,所述卸料台的卸料口处设置有排水沟I,排水沟I连接排水管道I,且排水管道I连接在格栅机I端部。
[0012]优选的,位于流送单元下方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水池II,所述集水池II中设置有提升水泵II,集水池II的上端安装有转鼓过滤器II,所述提升水泵II通过提升水管II连接在转鼓过滤器II的进水口,所述转鼓过滤器II的出水口连接有回用水管道II,回用水管道II远离转鼓过滤器II的一端设置于流送槽的进口上端,所述转鼓过滤器II的一端连接有格栅机II,所述流送槽的出口处设置有排水沟II,排水沟II连接排水管道II,且排水管道II连接在格栅机II端部。
[0013]优选的,位于储料单元下方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水池III,所述集水池III中设置有提升水泵III,集水池III的上端安装有转鼓过滤器III,所述提升水泵III通过提升水管III连接在转鼓过滤器III的进水口,所述转鼓过滤器III的出水口连接有回用水管道III,回用水管道III远离转鼓过滤器III的一端设置于高位储料池的进口上端,所述转鼓过滤器III的一端连接有格栅机III,所述高位储料池的出口处设置有排水沟III,排水沟III连接排水管道III,且排水管道III连接在格栅机III端部,所述回用水管道III上安装有沙克龙。
[0014]优选的,所述卸料台的前端设置有刮石块刮板,所述卸料台的上端安装多组卸车鹤管,所述卸料台的卸料口处设置有悬挑篦子,该悬挑篦子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
°
至30
°
之间可调节,悬挑篦子由不锈钢钢管制成,悬桃头钢管做下弯处理,篦子的间隙在22mm至24mm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流送槽采用不锈钢钢板折边后焊接制成,宽度及深度均为1000mm,翻边处折成弧形,长度大于60m,所述流送槽的下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沉沙器,且相邻两个沉沙器之间的距离均为6

9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完全适应机采原料的生产,满足设计预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0017]1.可接受原料的杂质量:含沙量最大≤15%、秧草量≤10%、生烂果≤10%、石块量≤5%;
[0018]2.车辆油污水和卸料水彻底分离;
[0019]3.输送番茄的流送水对物料的比例≥4

5:1;。
[0020]4.排放的卸料水进入污水处理池时已去除水中的杂物(番茄、草、皮、叶等),避免了发酵产生臭味;
[0021]5.机采原料在进入生产车间之前的停留时间满足浸泡要求,有效去除表面粘土;
[0022]6.卸料池可尽量与厂区地坪做平,方便车辆卸料;
[0023]7.与原有系统要求很好的结合;
[0024]8.可以利用好原有卸料水沉淀水池等设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卸料台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悬挑篦子正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悬挑篦子俯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流送槽正视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流送槽侧视图。
[0031]图中:卸料单元1、卸料台101、格栅机I102、提升水泵I103、转鼓过滤器I104、回用水管道I105、排水管道I106、卸车鹤管107、刮石块刮板108、悬挑篦子109、流送单元2、流送槽201、沉沙器2011、刮板提升机II202、反向除草器203、排水管道II204、格栅机II205、提升水泵II206、转鼓过滤器II207、回用水管道II208、储料单元3、高位储料池301、刮板提升机III302、排水管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单元(1)、流送单元(2)和储料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送单元(2)设置于卸料单元(1)的一侧,所述储料单元(3)设置于流送单元(2)远离卸料单元(1)的一侧,所述卸料单元(1)包括卸料台(101),所述流送单元(2)包括流送槽(201)、刮板提升机II(202)和反向除草器(203),所述储料单元(3)包括高位储料池(301)和刮板提升机III(302),所述卸料台(101)的卸料口位于流送槽(201)的进口上端,所述流送槽(201)的出口位于刮板提升机II(202)的底部上端,所述刮板提升机II(202)与反向除草器(203)呈“入”字形设置,所述反向除草器(203)的下端位于高位储料池(301)的进口上端,所述高位储料池(301)的出口位于刮板提升机III(302)的底部上端,所述刮板提升机III(302)的上端位于浮洗槽(5)的进口上端,所述卸料单元(1)、流送单元(2)和储料单元(3)的下方均设置有污水处理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卸料单元(1)下方所述污水处理装置(4)包括集水池I,所述集水池I中设置有提升水泵I(103),集水池I的上端安装有转鼓过滤器I(104),所述提升水泵I(103)通过提升水管I连接在转鼓过滤器I(104)的进水口,所述转鼓过滤器I(104)的出水口连接有回用水管道I(105),回用水管道I(105)远离转鼓过滤器I(104)的一端设置于卸料台(101)的上料口上端,所述转鼓过滤器I(104)的一端连接有格栅机I(102),所述卸料台(101)的卸料口处设置有排水沟I,排水沟I连接排水管道I(106),且排水管道I(106)连接在格栅机I(102)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处理机采番茄泥沙、秧枝的番茄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流送单元(2)下方所述污水处理装置(4)包括集水池II,所述集水池II中设置有提升水泵II(206),集水池II的上端安装有转鼓过滤器II(207),所述提升水泵II(206)通过提升水管II连接在转鼓过滤器II(207)的进水口,所述转鼓过滤器II(207)的出水口连接有回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刚焦积琼
申请(专利权)人:武建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