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我们生活中所讲的“脑血管意外”、“卒中”和“中风”都属于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居多,对于中老年患者的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是重中之重的,在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腿部锻炼进而加快患者的血液流动,从而实现加快患者康复的目的,而现有的康复护理椅还存在结构简单,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对患者的按摩,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推广,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脑血管病康复护理椅结构简单,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对患者的按摩,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可上下移动壳体(2),所述壳体(2)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腿部锻炼装置(3),所述壳体(2)后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随壳体(2)向下移动而向上移动的靠背(5),所述壳体(2)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4),所述壳体(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6),所述靠背(5)随升降装置(6)移动而上下移动,所述壳体(2)底端内壁中心位置的后端设置有随腿部锻炼装置(3)工作而开合的抽屉(8),所述靠背(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靠背(5)前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43),所述靠背(5)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随腿部锻炼装置(3)而工作的按摩装置(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包括三个定位杆,三个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位于支撑架(12)后端的定位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杆(13),所述第一铰接杆(13)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7),所述限位杆(47)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所述壳体(2)左右两侧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2)后端与中心位置的内壁,所述固定环(14)后端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铰接杆(13)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第一铰接杆(13)外表面顶端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5)外表面的顶端,所述第一铰接杆(13)的顶端也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也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7),位于第一铰接杆(13)顶端的限位杆(47)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5)外表面的左右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病康复用护理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前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筒(46),两个所述套筒(46)内壁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5),两个所述第三弹簧(35)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压板(36),两个所述压板(3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7),两个所述支撑柱(37)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筒(46)的内壁,两个所述支撑柱(37)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踏板(38),两个所述套筒(46)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柱(37)右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39),两个所述第二齿条(39)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二齿条(39)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改凤,刘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