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28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低压旁路作业控制箱,包括箱体、刀闸、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和3个继电器,第一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刀闸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第二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刀闸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第三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刀闸的出线侧的C2相线路;3个继电器的辅助接点相并联后再与电池、报警器串联。该控制箱在接线错误时自动报警,可防止短路发生,防止带负荷开断、接入时产生电弧伤人,旁路供电区域故障时越级跳闸。区域故障时越级跳闸。区域故障时越级跳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低压供电是安全可靠供电的最后一环,配网低压改造、用户接入量多面广,低压线路故障也比较低多,在国网95598系统工单中80%以上为低压故障,其中部分为不能及时修复,为了更好地让用电客户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低压带电作业在配电网供用电中得到广泛推广。低压带电作业环境相对复杂,带电作业风险较大,现开发一种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提高低压带电作业安全,减少低压改造、用户接入、故障处理等情况下用户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加供电量,提升用电客户获得电力幸福指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该控制箱在接线错误时自动报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压旁路作业控制箱,包括箱体1、刀闸4、低压断路器8;刀闸4、低压断路器8分别安装在箱体1的前侧面板9上,前侧面板9上设有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均位于低压断路器8的下方,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B1相、C1相、N1相线路分别与对应的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相连;前侧面板9上设有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均位于低压断路器8的上方,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N2相线路分别与对应的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C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
[00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5和3个继电器11,第一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4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刀闸4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第二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4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刀闸4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第三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4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刀闸4的出线侧的C2相线路;3个继电器11的辅助接点相并联后再与电池、报警器5串联。
[0006]所述的报警器5为语音报警器。
[0007]所述的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线路上分别安装有电流互感器13,电流互感器13通过导线与电流表7相连,电流表7安装在前侧面板9上。
[0008]所述箱体1的底面板上安装有4个万向行走轮3。
[0009]所述箱体1的后面板上安装有拉杆2。
[0010]所述刀闸4的操作机构与低压断路器8的操作机构上安装有机械联锁装置12。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在低压带电工作的推广应用,一是可以保障作业人员安全,让带电作业较长时间转入停电环境下作业;二是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旁路供电保证供电不间断,供电可靠性提高,人民用电有保障,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提高;三是当接线错误时自动报警,可防止短路发生;四是防止带负荷开断、接入时产生电弧伤人,旁路供电区域故障时越级跳闸;五是增加售电量,提高企业效益。该控制箱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维护,投入少,重复使用,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的主视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图。
[0015]图中:1

箱体,2

拉杆,3

行走轮,4

刀闸,5

报警器,6

出线侧接线端,7

电流表,8

低压断路器,9

前侧面板,10

进线侧接线端,11

继电器,12

机械联锁装置,13

电流互感器,14

出线侧,15

进线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包括箱体1、刀闸4、低压断路器(或称:开关)8;刀闸4、低压断路器(或称:断路器)8分别安装在箱体1的前侧面板9上,前侧面板9上设有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为对应的4个进线侧接线端),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均位于低压断路器8的下方,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B1相、C1相、N1相线路分别与对应的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相连;前侧面板9上设有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均位于低压断路器8的上方,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N2相线路分别与对应的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C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
[0018]还包括报警器5和3个继电器11,第一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4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刀闸4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第二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4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刀闸4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第三个继电器的2个线圈端子分别对应连接刀闸4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刀闸4的出线侧的C2相线路;3个继电器11的辅助接点(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相并联后与电池、报警器5串联。
[0019]所述的报警器5为语音报警器(可由报警电路与扬声器组成,报警电路的输出端与
扬声器相连);也可为扬声器。当开关两侧相位不对应就合产生220至380V左右电压,使继电器动作,辅助接点闭合,接通报警器及时报警告知接线错误,工作人员可及时改正。
[0020]所述的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线路上分别安装有电流互感器13,电流互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压旁路带电作业控制箱,包括箱体(1)、刀闸(4)、低压断路器(8);刀闸(4)、低压断路器(8)分别安装在箱体(1)的前侧面板(9)上,前侧面板(9)上设有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均位于低压断路器(8)的下方,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B1相、C1相、N1相线路分别与对应的A1相、B1相、C1相、N1相的进线侧接线端(10)相连;前侧面板(9)上设有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均位于低压断路器(8)的上方,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B2相、C2相、N2相线路分别与对应的A2相、B2相、C2相、N2相的出线侧接线端(6)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A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B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进线侧的C1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A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与低压断路器(8)的出线侧的B2相线路由导线相连,刀闸(4)的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代国余涛崔琳王才永谭业涛黄琳榃刘洪涛李晨邹彦艾福洲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