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及冷镦成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11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5
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及冷镦成型方法,涉及冷镦工艺技术领域。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包括原料输送装置、卧式冲床和冷镦模具套件。原料输送装置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布置的存料器、出料器、第一间隔给料装置、原料加热装置及第二间隔给料装置;卧式冲床上设有第一动作执行件、第二动作执行件、喂料装置、卸料装置和工序间物料转运装置;冷镦模具套件包括第一工序模具、第二工序模具、第三工序模具、第四工序模具和第五工序模具。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方法,应用于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包括依次接续的原料送料方法和冷镦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冷镦工艺替代了动铁芯传统机加方式中的多道粗车工序,可产出符合后续精车要求的动铁芯。动铁芯。动铁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及冷镦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镦工艺
,特别是一种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及冷镦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磁阀的阀芯中包含了动铁芯、静铁芯、复位弹簧等部件。其中,静铁芯和动铁芯是电磁阀阀芯中产生电磁吸力的重要部件。电磁阀通电时,动铁芯在磁力驱动下移动并与静铁芯相吸,电磁阀不通电时,磁力消失,动铁芯在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静铁芯分离。
[0003]目前,动铁芯的加工通常采用机加方式,从前至后依次经过下料、切断、多道粗车、多道精车加工而成。加工耗时较长,一条机加流水线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分钟仅能产出2~4个动铁芯,加工效率较低,整条机加流水线需要配套的操作人员多达10余人,人工成本较高。
[0004]为解决电磁阀动铁芯加工耗时长,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采用其它工艺路线加工电磁阀动铁芯的可能性,但至今未见采用其它工艺路线加工的电磁阀动铁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及冷镦成型方法,它用于替代动铁芯传统机加方式中的多道粗车工序,解决了动铁芯机加加工耗时长,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包括原料输送装置、卧式冲床和冷镦模具套件;原料输送装置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布置的存料器、出料器、第一间隔给料装置、原料加热装置及第二间隔给料装置;卧式冲床上设有第一动作执行件、第二动作执行件、喂料装置、卸料装置和工序间物料转运装置;第一动作执行件和第二动作执行件相对布置,可分别做水平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喂料装置包括堵头、扭簧式弹性原料夹和电动推杆A,堵头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并正对第二间隔给料装置布置,电动推杆A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并与扭簧式弹性原料夹连接,以驱动扭簧式弹性原料夹做水平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卸料装置包括电动推杆B和接料仓,电动推杆B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接料仓设在电动推杆B的下端;工序间物料转运装置包括转料夹组件和移动驱动机构;转料夹组件包括沿水平直线L等间隔排列的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分别命名为转料夹A、转料夹B、转料夹C、转料夹D及转料夹E;移动驱动机构安装在卧式冲床上,并分别与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关联,以驱动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沿水平直线L同步移动;冷镦模具套件包括第一工序模具、第二工序模具、第三工序模具、第四工序模具和第五工序模具;第一工序模具包括模具A、前冲棒A及后冲棒A;模具A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A
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A,成型孔A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孔径段A、锥孔段A和小孔径段A;前冲棒A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A的冲击端与模具A的大孔径段A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A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A的冲击端与模具A的小孔径段A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第二工序模具包括模具B、前冲棒B及后冲棒B,模具B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B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B,成型孔B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孔径段B、锥孔段B和小孔径段B;前冲棒B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B的冲击端与模具B的大孔径段B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B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B的冲击端与模具B的小孔径段B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第三工序模具包括模具C、前冲棒C及后冲棒C;模具C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C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C;前冲棒C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C的冲击端与模具C的成型孔C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C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C的冲击端与模具C的成型孔C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第四工序模具包括模具D、前冲棒D和后冲棒D;模具D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D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D;前冲棒D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D的冲击端包括呈圆柱形的定径段D和呈锥台形的扩径段D,扩径段D直径相对较小的一端与定径段D的一端连接,扩径段D直径相对较大的一端延伸至前冲棒D的冲击端的端部;后冲棒D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D的冲击端与模具D的成型孔D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第五工序模具包括模具E、前冲棒E和后冲棒E;模具E包括本体和套管,本体中心处设有贯通本体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E,套管内部设有贯通套管两端的导向孔,套管外壁上设有定位台阶面,套管活动插装在本体的成型孔E的一端,并通过定位台阶面与本体成型孔E孔口处的端面相抵而定位;前冲棒E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E的冲击端包括呈圆柱形的定径段E和呈锥台形的扩径段E,扩径段E直径相对较小的一端与定径段E的一端连接,扩径段E直径相对较大的一端延伸至前冲棒E的冲击端的端部,后冲棒E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E的冲击端与套管的导向孔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扭簧式弹性原料夹通过往复直线运动而在第一位姿和第二位姿之间切换,处在第一位姿的扭簧式弹性原料夹位于第二间隔给料装置与堵头之间,处在第二位姿的扭簧式弹性原料夹位于模具A与前冲棒A之间;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通过同步移动而在第三位姿和第四位姿之间切换,当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处在第三位姿时,转料夹A位于模具A与前冲棒A之间,转料夹B位于模具B与前冲棒B之间,转料夹C位于模具C与前冲棒C之间,转料夹D位于模具D与前冲棒D之间,转料夹E位于模具E与前冲棒E之间,当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处在第四位姿时,转料夹A位于模具B与前冲棒B之间,转料夹B位于模具C与前冲棒C之间,转料夹C位于模具D与前冲棒D之间,转料夹D位于模具E与前冲棒E之间,转料夹E正对电动推杆B;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模具E沿水平直线M依次排列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模具A的成型孔A的轴心线、模具B的成型孔B的轴心线、模具C的成型孔C的轴心线、模具D的成型孔D的轴心线、模具E的成型孔E的轴心线均等高、水平、相互平行、等间距布置;前冲棒A、前冲棒B、前冲棒C、前冲棒D、前冲棒E的夹持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的第一动作执行件上,前冲棒A、前冲棒B、前冲棒C、前冲棒D、前冲棒E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同步同向做直线往复移动,前冲棒A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A的大孔径段A,前冲棒B的冲击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B的大孔径段B,前冲棒C的冲击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C的成型孔C,前冲棒D的冲击
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D的成型孔D,前冲棒E的冲击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E的本体的成型孔E;后冲棒A、后冲棒B、后冲棒C、后冲棒D、后冲棒E的夹持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的第二动作执行件上,后冲棒A、后冲棒B、后冲棒C、后冲棒D、后冲棒E在卧式冲床的第二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同步同向做直线往复移动,后冲棒A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A的小孔径段A,后冲棒B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B的小孔径段B,后冲棒C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C的成型孔C,后冲棒D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D的成型孔D,后冲棒E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原料输送装置、卧式冲床和冷镦模具套件;原料输送装置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布置的存料器、出料器、第一间隔给料装置、原料加热装置及第二间隔给料装置;卧式冲床上设有第一动作执行件、第二动作执行件、喂料装置、卸料装置和工序间物料转运装置;第一动作执行件和第二动作执行件相对布置,可分别做水平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喂料装置包括堵头、扭簧式弹性原料夹和电动推杆A,堵头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并正对第二间隔给料装置布置,电动推杆A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并与扭簧式弹性原料夹连接,以驱动扭簧式弹性原料夹做水平方向的往复直线移动;卸料装置包括电动推杆B和接料仓,电动推杆B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接料仓设在电动推杆B的下端;工序间物料转运装置包括转料夹组件和移动驱动机构;转料夹组件包括沿水平直线L等间隔排列的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分别命名为转料夹A、转料夹B、转料夹C、转料夹D及转料夹E;移动驱动机构安装在卧式冲床上,并分别与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关联,以驱动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沿水平直线L同步移动;冷镦模具套件包括第一工序模具、第二工序模具、第三工序模具、第四工序模具和第五工序模具;第一工序模具包括模具A、前冲棒A及后冲棒A;模具A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A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A,成型孔A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孔径段A、锥孔段A和小孔径段A;前冲棒A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A的冲击端与模具A的大孔径段A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A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A的冲击端与模具A的小孔径段A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第二工序模具包括模具B、前冲棒B及后冲棒B,模具B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B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B,成型孔B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孔径段B、锥孔段B和小孔径段B;前冲棒B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B的冲击端与模具B的大孔径段B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B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B的冲击端与模具B的小孔径段B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第三工序模具包括模具C、前冲棒C及后冲棒C;模具C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C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C;前冲棒C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C的冲击端与模具C的成型孔C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C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C的冲击端与模具C的成型孔C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第四工序模具包括模具D、前冲棒D和后冲棒D;模具D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D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D;前冲棒D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D的冲击端包括呈圆柱形的定径段D和呈锥台形的扩径段D,扩径段D直径相对较小的一端与定径段D的一端连接,扩径段D直径相对较大的一端延伸至前冲棒D的冲击端的端部;后冲棒D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D的冲击端与模具D的成型孔D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第五工序模具包括模具E、前冲棒E和后冲棒E;模具E包括本体和套管,本体中心处设有贯通本体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E,套管内部设有贯通套管两端的导向孔,套管外壁上设有定位台阶面,套管活动插装在本体的成型孔E的一端,并通过定位台阶面与本体成型孔E孔口处的端面相抵而定位;前冲棒E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E的冲击端包括呈圆柱形的定径段E和呈锥台形的扩径段E,扩径段E直径相对较小的一端与定径段E的一端连接,扩径段E直径相对较大的一端延伸至前冲棒E的冲击端的端部,后冲棒E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E的冲击端与套管的导向孔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
扭簧式弹性原料夹通过往复直线运动而在第一位姿和第二位姿之间切换,处在第一位姿的扭簧式弹性原料夹位于第二间隔给料装置与堵头之间,处在第二位姿的扭簧式弹性原料夹位于模具A与前冲棒A之间;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通过同步移动而在第三位姿和第四位姿之间切换,当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处在第三位姿时,转料夹A位于模具A与前冲棒A之间,转料夹B位于模具B与前冲棒B之间,转料夹C位于模具C与前冲棒C之间,转料夹D位于模具D与前冲棒D之间,转料夹E位于模具E与前冲棒E之间,当五个扭簧式弹性转料夹处在第四位姿时,转料夹A位于模具B与前冲棒B之间,转料夹B位于模具C与前冲棒C之间,转料夹C位于模具D与前冲棒D之间,转料夹D位于模具E与前冲棒E之间,转料夹E正对电动推杆B;模具A、模具B、模具C、模具D、模具E沿水平直线M依次排列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模具A的成型孔A的轴心线、模具B的成型孔B的轴心线、模具C的成型孔C的轴心线、模具D的成型孔D的轴心线、模具E的成型孔E的轴心线均等高、水平、相互平行、等间距布置;前冲棒A、前冲棒B、前冲棒C、前冲棒D、前冲棒E的夹持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的第一动作执行件上,前冲棒A、前冲棒B、前冲棒C、前冲棒D、前冲棒E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同步同向做直线往复移动,前冲棒A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A的大孔径段A,前冲棒B的冲击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B的大孔径段B,前冲棒C的冲击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C的成型孔C,前冲棒D的冲击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D的成型孔D,前冲棒E的冲击端在第一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伸入或退出模具E的本体的成型孔E;后冲棒A、后冲棒B、后冲棒C、后冲棒D、后冲棒E的夹持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的第二动作执行件上,后冲棒A、后冲棒B、后冲棒C、后冲棒D、后冲棒E在卧式冲床的第二动作执行件的驱动下同步同向做直线往复移动,后冲棒A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A的小孔径段A,后冲棒B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B的小孔径段B,后冲棒C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C的成型孔C,后冲棒D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D的成型孔D,后冲棒E的冲击端随着直线往复移动伸入或退出模具E的套管的导向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其特征是:模具A的大孔径段A的孔径为a1,模具B的大孔径段B的孔径为a2,模具C的成型孔C的孔径为a3,模具D的成型孔D的孔径为a4,模具E的成型孔E的孔径为a5;a1=1.003a2=1.006a3=(1.009~1.01)a4=(1.012~1.013)a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其特征是:前冲棒A的冲击端的直径为b1,前冲棒B的冲击端的直径为b2,前冲棒C的冲击端的直径为b3,前冲棒D的冲击端的扩径段D在直径相对较大一端的直径为b4,前冲棒E的冲击端的扩径段E在直径相对较大一端的直径为b5;9.9b1=9.93b2=10.05b3=3.68b4=(5.69~5.7)b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其特征是:后冲棒A的冲击端的直径为c1,后冲棒B的冲击端的直径为c2,后冲棒C的冲击端的直径为c3,后冲棒D的冲击端的直径为c4,后冲棒E的冲击端的直径为c5;(6.88~6.9)c1=(6.88~6.9)c2=(10.01~10.03)c3=10.05c4=3.65c5。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其特征是:移动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架、丝杠螺母滑台、活动杆A、活动杆B、固定杆、齿条A、齿条B、齿轮A和齿轮B;连
接架与丝杠螺母滑台连接,并在丝杠螺母滑台的驱动下做水平往复直线移动;丝杠螺母滑台安装在卧式冲床上;活动杆A在上端与连接架转动连接,在下端与转料夹A固定连接;活动杆B在上端与连接架转动连接,在下端与转料夹D固定连接;固定杆的数量为三根,三根固定杆在上端分别与连接架固定连接,在下端分别与转料夹B、转料夹C及转料夹E固定连接;齿条A和齿条B均固定安装在卧式冲床上;齿轮A和齿轮B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杆A和活动杆D上,并分别与齿条A和齿条B啮合,齿轮A随着连接架的移动而在齿条A上滚动,齿轮B随着连接架的移动而在齿条B上滚动;当转料夹A在第三位姿与第四位姿之间变换时,转料夹A和转料夹D均在竖直平面上翻转180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其特征是:存料器包括存料仓和安装在存料仓外侧下端的震动器A,存料仓内部设有用于存放原料的内腔A,存料仓上端设有连通至内腔A的进料口A,下端设有连通至内腔A的出料口A;出料器包括出料仓和震动器B;出料仓内部设有用于存放原料的内腔B,出料仓上端设有连通至内腔B的进料口B,出料仓包括旋转底座和环形侧壁,旋转底座上表面从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高度逐渐降低,环形侧壁设在旋转底座上端并将旋转底座包围在内,环形侧壁的内表面与旋转底座的上表面合围形成出料仓的内腔B,环形侧壁的上端敞口从而形成出料仓的进料口B,环形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螺旋上升的V形槽,V形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V形槽的入口与旋转底座上表面的边缘区域相接;震动器B安装在出料仓的旋转底座的下端;第一间隔给料装置包括底板A、基座A、气缸A和气缸B;基座A固定安装在底板A上,基座A内部设有一通道、二通道和三通道,二通道为贯通孔,其两端分别在基座A上形成二通道入口和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