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82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尤指一种用以供盘片来定位、且必须有效地使各该扣爪均极不易于断裂的扣座。该扣座设置于容置装置的壁面,该扣座包括有一凸出于该壁面的凸体,该凸体则包含:多条设置于前述凸体上的切沟;多个由这些切沟在该凸体上所划分出来的扣爪,各该扣爪具有外主缘、内缘、和一爪根弯折部;位于各该扣爪自由端之间的一衔接体;多个将各该奇数扣爪与该衔接体连接在一起的增强条;及多个设置于各该偶数扣爪内缘、并越过各自的爪根弯折部的增强肋,且各该偶数扣爪的外直缘上端还设置有膨鼓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供盘片来容置的容置装置内、且该容置装置内用以定位盘片的各扣爪极不易于断裂的扣座。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多媒体存储盘片已愈来愈多,因此,用以容置这些盘片的容置装置亦应运而生,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各该盘片2(见图3及图4)仍须开设有盘片孔21。因此,各该容置装置必须相应地设置有扣座1,藉以扣住盘片2。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公知扣座1,其设置于一容置装置的壁面(未示出)上,该扣座1包括一形成于前述壁面上的承载平台11,及一凸出于该承载平台11上的凸体12,该凸体12则包含将该凸体12予以菊心状地划分的多条切沟124,被各该切沟124所划分出来的多个扣爪121,位于各该扣爪121自由端之间的衔接体122,及连接于各该奇数扣爪121自由端与该衔接体122之间的延伸臂123;至于各该偶数扣爪121的外直缘125,请参阅图4所示,其形成由上而下的相对内斜状,而形成夹角x,用以让置入于扣座1的盘片2,能够因为各该偶数扣爪121外直缘125对盘片孔21内缘的限制,而达到将该盘片2限制于该扣座1上的目的。但是,这些扣爪121仅为单纯的弯折,若是遭遇多次的外力直接施压于各该扣爪121上,将易于导致扣爪121的断裂。其次,纵然未直接遭受外力的施压,也会因为这些容置装置已通过其扣座1扣置有盘片2,而在例如搬运等因素所产生的震动情况下,使得该盘片2又将随着震动而迫抵于各该偶数扣爪121,致使各该偶数扣爪121仍会断裂,造成该盘片2将无法再定位于所述容置装置内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使得各该扣爪原本极易于断裂之处,能够被有效的增强,从而不论是盘片的置入、取出、在盘片已置入状态下遭遇因为搬运等因素而引起的震动、或手指对于凸体的按压,各该扣爪均能达到避免断裂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该扣座设置于容置装置的壁面,该扣座包括有一凸出于该壁面的凸体,该凸体包含多条切沟,均开设于前述凸体上;多个扣爪,由这些切沟在该凸体上所划分出来,各该扣爪具有外直缘、内缘、和一爪根弯折部;及多个增强肋,设置于各该扣爪的内缘、并越过各自的爪根弯折部。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扣座进一步包括一承载平台,该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容置装置的壁面上,该凸体凸出于该承载平台。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凸体的各该偶数扣爪进一步增设有一膨鼓部,各该膨鼓部均设置于各该偶数扣爪的外直缘上端。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凸体的各该增强肋设置于各该偶数扣爪的内缘、并越过各自的爪根弯折部。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扣座的该凸体进一步包含一衔接体,该衔接体位于各该扣爪的自由端之间,且每两个相对的奇数扣爪的整个扣爪内缘之间,还进一步分别增设有一连接于其间的增强条,各该增强条两端分别越过各自奇数扣爪的爪根弯折部,且各该增强条还均进一步与该衔接体相连接。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扣座的该凸体进一步包含一衔接体,该衔接体位于各该扣爪的自由端之间,且各该奇数扣爪的自由端与该衔接体之间,还进一步各增设有一连接于其间的增强条。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扣座的立体图;图2为公知扣座的俯视图;图3为公知扣座沿图2中3-3线的剖面图;图4为公知扣座沿图2中4-4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扣座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扣座依据图5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扣座沿图5中7-7线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扣座沿图5中8-8线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公知1 扣座 11 承载平台 12 凸体121 扣爪 122 衔接体 123 延伸臂124 切沟 125 外缘 x 夹角2 盘片 21 盘片孔本技术300 扣座 3 承载平台 4 凸体41 扣爪 411 爪根弯折部 412 尾端413 内缘 414 外直缘 42 扣爪421 爪根弯折部 422 尾端 423 内缘424 外直缘 425 膨鼓部 43 切沟44 衔接体 45 内部空间 46 增强条47 增强肋 500 盘片 501 盘片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特征与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所述容置装置的壁面(未示出)设置有扣座300,该扣座300包括一设置于该壁面上的承载平台3、及一凸出于该承载平台3的凸体4。该凸体4则包含将该凸体4予以菊心状地划分的多条切沟43,被各该切沟43所划分出来的多个奇数扣爪41和多个偶数扣爪42,位于各该扣爪41、42自由端之间的一衔接体44,多个增强条46,及多个增强肋47。各该略呈Z状弯折的奇数扣爪41、和偶数扣爪42,具有位于下方弯折部分的爪根弯折部411、421,连接于承载平台3的尾端412、422,整个扣爪的内缘413、423,及用以供盘片孔501周缘来接触的外直缘414、424;至于该凸体4,则还因为它的各该扣爪41、42略呈Z状弯折,而借以于其内部形成内部空间45。该衔接体44,位于各该扣爪41、42的自由端之间,且各该奇数扣爪41与该衔接体44彼此相连(其相连接的情况有二,详述如后)。各该增强肋47,设置于各该偶数扣爪42的内缘(整个扣爪内缘)423,且各该增强肋47还越过其爪根弯折部421,换言之,各该增强肋47还经由该爪根弯折部421而朝着各自的尾端422延伸一小段距离,用以同时将各该偶数扣爪42的上弯折部、和爪根弯折部421予以增强。再者,各该偶数扣爪42的外直缘424上端处,还进一步各设置有一膨鼓部425,借以做为盘片500在以其盘片孔501来置入于该凸体4时的限制依据。因此,当盘片500在因为置入或取出而迫使各该偶数扣爪42弹性地相对内折时,能够通过这些增强肋47对于爪根弯折部421的增强,而避免各该偶数扣爪42会在各自的爪根弯折部421处断裂。当然,当手指按压于该凸体4上时,亦能通过这些增强肋47而避免扣爪的断裂。各该增强条46,连接于每两个相对的奇数扣爪41的整个扣爪内缘413之间,而借以横跨所述的内部空间45;各该增强条46还相对地越过各该奇数扣爪41的爪根弯折部411(或亦可再延伸至各自的尾端412处),且各该增强条46还均借助通过所述的内部空间45而进一步与前述衔接体44的底面相连接,用以确保各该奇数扣爪41在被手指按压时,能够因为其增强条46对于其整个扣爪的内缘413的增强,而避免各该奇数扣爪41断裂的可能;并且各该增强条46还与该衔接体44相连接,且又完整地连接于两相对奇数扣爪41的内缘413之间,因而更具增强的强度。此为第一种让各该奇数扣爪41与衔接体44彼此相连接的情况。至于第二种情况,则较为简单,其仅将一未示出的增强条,连接于各该奇数扣爪41的自由端与该衔接体44之间即可。如上所述的本技术构造,由于各该偶数扣爪42的可能断裂处,均被各自的增强肋47所增强,因此不论是盘片500的置入、取出、在盘片500已置入状态下遭遇因为搬运等因素而引起的震动、或是手指对于凸体4的按压,各该偶数扣爪42均能达到避免断裂的功效。再者,由于各该奇数扣爪41的可能断裂处,被一连接于相对两奇数扣爪41之间的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该扣座设置于容置装置的壁面,该扣座包括有一凸出于该壁面的凸体,其特征在于,该凸体包含:多条切沟,均开设于该凸体上;多个扣爪,由这些切沟在该凸体上所划分出来,各该扣爪具有外直缘、内缘、和一爪根弯折部;及 多个增强肋,设置于各该扣爪的内缘、并越过各自的爪根弯折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该扣座设置于容置装置的壁面,该扣座包括有一凸出于该壁面的凸体,其特征在于,该凸体包含多条切沟,均开设于该凸体上;多个扣爪,由这些切沟在该凸体上所划分出来,各该扣爪具有外直缘、内缘、和一爪根弯折部;及多个增强肋,设置于各该扣爪的内缘、并越过各自的爪根弯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其特征在于,该扣座进一步包括一承载平台,该承载平台设置于所述容置装置的壁面上,该凸体凸出于该承载平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容置装置的扣座,其特征在于,该凸体的各该偶数扣爪进一步增设有一膨鼓部,各该膨鼓部均设置于各该偶数扣爪的外直缘上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勋政
申请(专利权)人:博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