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49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在可直线自由往复运动的操作件及可自由摆动地与其连接的连接件上可互换地设置互相嵌合的长孔和枢轴。长孔纵向与操作件移动方向一致,使连接件既能相对操作件往复移动又能以枢轴为支点摆动。在操作件及连接件上分别设置定位凸件和定位凹部,该凹部与凸部在连接件相对操作件移动时配合并制止前者相对后者摆动。利用弹簧力使凸件与凹部配合。推压件与山形部倾斜面接触时连接件克服弹簧力相对操作件移动,使凸件与凹部脱离配合。(*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该机构中,操作部件每往复操作一次,便使转换部件改变转向,从而使两个动作状态互相转换。本技术尤其与为减少操作部件的移动量和减轻操作力所作的改进有关。现在利用第9图至第11图说明现有技术。第9图表示录音机自动换向装置的大致的结构。其中,以对称布置在磁头101左右的输带辊102a、102b为中心,设置可自由转动的旋转板103a、103b。通过用轴支承在该旋转板103a、103b上的传动齿轮104a、104b和图中未表示的滑动机构,将输带辊102a(或者102b)的转动传递给磁带盘轴105a(或者105b)。对应于能左右往复移动的状态转换部件106的位置,选择左右传动齿轮104a、104b中的一个进入传递转动的运行。同时,对应于状态转换部件106的位置,也选择左右对称布置的压紧轮107a、107b中的一个与相应的输带辊102a或者102b压接。通常,在压紧轮与输带辊压接这一侧的输带辊的转动力能传递到同一侧的磁带盘轴(第9图中左侧的磁带盘轴105a),从而使该磁带盘轴向卷绕磁带的方向旋转。在各传动齿轮104a、104b的中心处设置环形偏心凸轮108a、108b及挡件109a、109b。另外,左右对称地设置能自由转动的凸轮随动件110a、110b及误动防止件111a、111b,在左右磁带盘轴105a、105b上设置通过接触摩擦机构(图中未表示)承受各磁带盘轴的转动力的推压体112a、112b。沿卷绕磁带的方向旋转的磁带盘轴(第9图中左侧的磁带盘轴105a)的转动力被传递给推压体112a,该推压体112a持续推动凸轮随动件110a,使该凸轮随动件110a的前端沿凸轮108a滑动。而在相对的另一侧,误动防止件111b的一端被推压在传动齿轮104b的轴上,误动防止件111b的另一端推压凸轮随动件110b,使该凸轮随动件110b的前端沿偏心凸轮108b滑动。当左面的磁带盘轴105a沿卷绕磁带的方向旋转,磁带113从右向左运行进行重现或录音动作时,磁带113绕到终点,磁带盘轴就被磁带的磁力强制止动,因此推压体112a对凸轮随动件110a的推力消失,由偏心凸轮108a使凸轮随动件110a的前端向传动齿轮104a的中心处靠近,从而使凸轮随动件的前端与挡件109a接触。于是,旋转板103a转动,使传动齿轮104a脱离传递转动的运行。同时,由于旋转板103a的转动,也使状态转换件106向右方移动,使右侧的压紧轮107b与输带辊102b压接,并使右侧的旋转板103b转动,从而使传动齿轮104b进入传递转动的运行。结果,右侧的磁带盘轴105b向卷绕磁带的方向转动,磁带113从左向右运行,继续进行重现或录音。以上的自动换向装置,在磁带绕到终点之前,可以利用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114人为地使其动作。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114的结构如下。用手动或驱动源每往复操作能自由地作直线往复运动的操作件a一次,该操作件a的移动力通过与它可自由摆动地相连接的连接件b上的推压件c作用在能自由转动的转换件d的山形部e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倾斜面f上,该推压件c沿该倾斜面f滑动,同时,上述的连接件b向一侧或另一侧摆动。当上述推压件c到达上述倾斜面f终端的阻挡部g并推压该阻挡部g时,转换件d向反方向转动。该转换件d设有与上述状态转换件106配合的配合片d′,因此,随着转换件d的转换动作,状态转换件106可以向左方或右方移动,从而实现磁带运行方向的变换。就操作件a而言,不管是用手动还是使用螺丝管等的驱动力,都希望操作时需要的移动量尽可能地小。因为移动量一大,就给整个装置的小型化造成困难。另外,也希望操作件a的操作尽可能地轻便,以利于操作性能的改善和整个装置的小型化。为了减少操作件a的移动量和减轻操作件a的操作力,通常考虑以下的对策(Ⅰ)在减少移动量方面①使转换件d的山形部e的顶点到阻挡部g的沿操作件a的往复动作方向的尺寸L尽可能地减小。②使转换件d的旋转角度α尽可能地减小。(Ⅱ)在减轻操作力方面①使转换件d的旋转支点i到阻挡部g的沿与操作件a的往复动作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L1尽可能地增大。②为了减轻操作力,也要尽可能地向小的方面限制转换件d的旋转角度α。如果旋转角α大,山形部e的顶角β很小,山形部e的倾斜面f的夹角接近90度,则会使推压件c的推压力在使转换件d转动的方向上的分力变小。然而,在现有的机构中,不论上述哪种对策,即减少移动量、减轻操作力的对策,都没有成功。因为,(Ⅰ)的①项,为了减小尺寸L,就要考虑使山形部e的顶角β增大或者使尺寸L1减小,但不管哪种考虑都会导致操作力增大的结果,因此不理想。(Ⅰ)的②项,在减小转换件d的旋转角α时,与山形部e的顶点h的往复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量L2就要减小,其结果是连接件b的推压件c不能高精度地复归中立位置。使操作件a进动时,推压件c沿相反侧的倾斜面滑动,就发生转换件d再次向同一方向转动的误操作。但是,要使推压件c高精度地复归中立位置是极为困难的,其理由如下当操作件a靠复位弹簧j的弹力复位时,连接件b受保持中立位置用的拉伸弹簧k的弹力而向中立位置方向复归。当该连接件b准确地复归中立位置时,拉伸弹簧k的两端和连接件b的摆动支点m及推压件c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拉伸弹簧k的弹力对于使连接件b摆动的方向上的力没有任何阻碍。换言之,当连接件b的摆动趋于停止时,只要对它施加很小的妨碍摆动的阻力(例如,在枢轴部位的接触阻力等),连接件b就不能准确地回到中立位置,也就不可能使推压件c高精度地回复中立位置。由于在连接件b的枢轴处不可能没有接触阻力等,因此,作为实际问题,要使推压件c高精度地复归中立位置是极其困难的。为此,当减小转换件d的旋转角α时,由于与山形部e的顶点h的往复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量L2也减小,推压件c就向山形部e的相反侧的倾斜面滑动,结果会发生连接件b向相反方向摆动的危险。如果增强复位弹簧k,枢轴处的接触阻力会越来越大,其结果将更不理想。(Ⅱ)的①项,当加大尺寸L1时,尺寸L也变大,结果使操作件a的移动量变大。(Ⅱ)的②项,当减小转换件d的旋转角α时,连接件b不能高精度地回到中立位置,就会发生误操作,限于不能提高连接件b复归中立位置的精度,转换件d的旋转角α就难以减小。相反,如果增大旋转角α,那么山形部e的顶角必须减小,该顶角β一减小,转换件d的山形部e的顶点h到阻挡部g的沿操作件a的往复运动方向上的尺寸L就变大,操作件a的移动量也将变大。由上述理由可知,在现有的机构中,不产生误操作并同时满足减少操作件a的移动量和减轻操作力这两个条件是不可能的。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该机构既没有产生误操作的危险又能同时满足减少操作件移动量和减轻操作力两个条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在可自由地沿直线往复移动的操作件和与该操作件可自由摆动地相连接的连接件的任一方设置长孔,而在另一方设置枢轴,并使它们相互嵌合。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操作件的往复移动方向一致,上述连接件既可沿该操作件往复移动的方向相对于该操作件移动,又能以上述枢轴为支点进行摆动。在上述操作件和上述连接件两者中任一方上设置定位凸件,而在另一方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用手或者驱动源每往复操作能沿直线自由往复运动的操作件一次,该操作件的移动力通过与该操作件可自由摆动地连接的连接件上的推压件作用在能自由转动的转换件的山形部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倾斜面上,该推压件沿该倾斜面滑动,同时上述连接件向一侧或另一侧摆动,当上述推压件到达上述倾斜面终端的阻挡部并推压该阻挡部时,上述转换件改变转动方向,进行从一个方向的动作状态向另一个方向的动作状态,或者从另一个方向的动作状态向这个方向的动作状态的转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件及上述连接件两者中任一方上设置长孔,在另一方上设置枢轴,并使它们相互嵌合,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操作件往复移动的方向一致,上述连接件既可相对于该操作件沿该操作件往复移动的方向移动,又能以上述枢轴为支点作摆动,在上述操作件和上述连接件的任意一方上设置定位凸件,而在另一方上设置当上述连接件相对于上述操作件沿一个方向移动时既能与上述定位凸件配合又能制止上述连接件相对于上述操作件摆动的定位凹部,用弹簧连接上述操作件和连接件,以便利用弹簧的力使上述定位凸件和上述定位凹部保持配合,当使上述操作件进动,并且上述推压件与上述山形部的倾斜面接触时,上述连接件相对于上述操作件沿克服上述弹簧之弹簧力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上述定位凸件与上述定位凹部脱离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8-4-15 50820/881.状态选择用转换机构,用手或者驱动源每往复操作能沿直线自由往复运动的操作件一次,该操作件的移动力通过与该操作件可自由摆动地连接的连接件上的推压件作用在能自由转动的转换件的山形部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倾斜面上,该推压件沿该倾斜面滑动,同时上述连接件向一侧或另一侧摆动,当上述推压件到达上述倾斜面终端的阻挡部并推压该阻挡部时,上述转换件改变转动方向,进行从一个方向的动作状态向另一个方向的动作状态,或者从另一个方向的动作状态向这个方向的动作状态的转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件及上述连接件两者中任一方上设置长孔,在另一方上设置枢轴,并使它们相互嵌合,上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操作件往复移动的方向一致,上述连接件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城户国男
申请(专利权)人:德利信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