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毽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295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毽子,包括毽子本体,还包括腰带、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腰带用于将所述限位部件固定于使用人员的腰部,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绕线辊、线索、卡线部件,所述绕线辊枢接于所述腰带之上,所述线索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线辊之上,另一端经由所述卡线部件后与所述毽子本体连接,所述卡线部件用于调节线索活动端的长度,所述毽子本体踢飞之后由于所述线索的限位作用不会乱飞,拉动所述线索即可将所述毽子本体回收,方便快捷,增加了练习效率。增加了练习效率。增加了练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毽子


[0001]本技术涉及娱乐器具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毽子。

技术介绍

[0002]毽子,又称毽球,古称抛足戏具,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毽子起源于汉代,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0003]初学者在练习踢毽子时,经常出现毽子乱飞的情况,进而导致初学者花费大量时间以及精力捡毽子,耗费大量体力,导致练习效果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毽子,初学者使用其时不会四处乱飞。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毽子,包括毽子本体,还包括腰带、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腰带用于将所述限位部件固定于使用人员的腰部,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绕线辊、线索、卡线部件,所述绕线辊枢接于所述腰带之上,所述线索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线辊之上,另一端经由所述卡线部件后与所述毽子本体连接,所述卡线部件包括底座,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所述底座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水平移动,所述第二滑块竖直移动,同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抵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的抵接面为相互适配的斜锲面,所述第一滑块上为第一斜锲面,所述第二滑块上为第二斜锲面,所述第二斜锲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和所述第一斜锲面相对的面与所述第一斜锲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锲面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凸起的容纳槽,所述凸起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滑块向上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滑块紧贴于所述第一滑块之上的弹性力,所述线索夹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底座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腰带的两端通过卡扣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0009]进一步地,所述腰带为尼龙织带。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线索为聚乙烯线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采用POM塑料制成。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当初学者练习踢毽子时,首先将所述腰带固定于人身腰部,所述毽子本体踢飞
之后由于所述线索的限位作用不会乱飞,拉动所述线索即可将所述毽子本体回收,方便快捷,增加了练习效率。
[0014]2、通过所述卡线部件能够灵活调整所述线索活动端的长度,增加了本装置的适应性,所述凸起卡设入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凸起、第二弹性件的限位作用下保持静止,所述线索由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底座的挤压力而无法拉动,对所述线索的长度进行固定,拉动所述第二滑块,使得所述第二滑块之上的凸起从所述第一滑块之上的容纳槽中退出,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槽上升,所述线索此时即可自由拉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毽子结构图;
[0016]图2为卡线部件结构图。
[0017]附图标记列表
[0018]1‑
腰带,2

卡扣,3

绕线辊,4

卡线部件,5

线索,6

毽子本体,7

底座,8

第一滑槽,9

第二滑槽,10

第一弹性件,11

第二弹性件,12

第二滑块,13

第一滑块,14

容纳槽,15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2所示,一种毽子,包括毽子本体6,还包括腰带1、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腰带1连接,所述腰带1用于将所述限位部件固定于使用人员的腰部,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绕线辊3、线索5、卡线部件4,所述绕线辊3枢接于所述腰带1之上,所述线索5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线辊3之上,另一端经由所述卡线部件4后与所述毽子本体6连接,所述卡线部件4包括底座7,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第一弹性件10、第二弹性件11,所述底座7与所述腰带1连接,所述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分别与所述底座7连接,所述第一滑槽8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第一滑块13,所述第二滑槽9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第二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3水平移动,所述第二滑块12竖直移动,同时,所述第一滑块13与所述第二滑块12抵接,所述第一滑块13与所述第二滑块12的抵接面为相互适配的斜锲面,所述第一滑块13上为第一斜锲面,所述第二滑块12上为第二斜锲面,所述第二斜锲面上设置有凸起15,所述凸起15上和所述
第一斜锲面相对的面与所述第一斜锲面平行,所述第一斜锲面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凸起15的容纳槽14,所述凸起15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4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13连接,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滑块13向上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11一端与所述底座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7连接,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二滑块12紧贴于所述第一滑块13之上的弹性力,所述线索5夹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3与所述底座7之间。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所述凸起15卡设入所述容纳槽14中,所述第一滑块13在所述凸起15、第二弹性件11的限位作用下保持静止,通过合理设置所述第一滑块13与所述底座7之间的距离,使得当线索5设置所述第一滑块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毽子,包括毽子本体(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带(1)、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腰带(1)连接,所述腰带(1)用于将所述限位部件固定于使用人员的腰部,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绕线辊(3)、线索(5)、卡线部件(4),所述绕线辊(3)枢接于所述腰带(1)之上,所述线索(5)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线辊(3)之上,另一端经由所述卡线部件(4)后与所述毽子本体(6)连接,所述卡线部件(4)包括底座(7),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第一弹性件(10)、第二弹性件(11),所述底座(7)与所述腰带(1)连接,所述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分别与所述底座(7)连接,所述第一滑槽(8)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第一滑块(13),所述第二滑槽(9)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第二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3)水平移动,所述第二滑块(12)竖直移动,同时,所述第一滑块(13)与所述第二滑块(12)抵接,所述第一滑块(13)与所述第二滑块(12)的抵接面为相互适配的斜锲面,所述第一滑块(13)上为第一斜锲面,所述第二滑块(12)上为第二斜锲面,所述第二斜锲面上设置有凸起(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加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体育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