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迪维安公司专利>正文

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16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一驱动器上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它包括:一第一部,用于产生一磁回路;以及一第二部,它具有一双十字线圈,用于产生磁力以与所述第一部产生磁力互动。它是利用数个线圈形成一双十字的线圈结构,并与一特殊形状的轭铁组形成一特定组件,以产生基本线性的灵敏度较佳的磁力,以改善所述驱动装置的定位效果,同时便于产品的制造与组装生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一驱动器上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日,各式数据储存媒体被广泛地应用,而大多数的数据储存媒体都需借助一驱动器来完成数据的储存、读取等工作。在磁性储存装置上,如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都具有一磁性读写头的驱动器;在光学储存装置上,如各式CD、VCD、DVD等,也都需要有光学读取头的驱动器,而诸如MO、MD等可擦写的储存装置,也各需要各种不同型式的读写头驱动器,才能完成其工作。而此类驱动器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将读取头或读写头,快速且准确地放置在工作点,因此其定位的效能与精确度显得十分重要。现有的驱动器上的可动定位装置,多采用磁性的特性来实现定位。以应用于光学读取头上的光学物镜驱动器为例,其构造可参考附图说明图1、图2、图3以及图4的现有的技术实施例一至四。若依照包括光学物镜O.L.的可动部V结构来分类,可以大致上分为两类a)线圈移动式(Moving Coils)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可动部V上具有聚焦线圈F1,以及与的垂直的循轨线圈T1、T2、T3和T4。b)磁铁移动式(Moving Magnets)如图4所示,可动部上具有永久磁铁M1、M2。其运作原理大致上雷同,都是利用永久磁铁M1、M2与固定轭铁Y1、Y2、Y3产生一固定磁场,当有电流通过聚焦线圈F1、F2或循轨线圈T1、T2、T3、T4时,会因为电磁的感应,产生出另外不同的可变磁场,而造成所述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相对位移;只要能控制流经所述线圈的电流,就能造成不同效果的相对位移。上述两类,差别即在于固定某部份,使相对的另一部份移动的对象有所不同。而上述两类也各有缺点。在线圈移动式的定位装置方面,图1与图2的实施例中,两者所产生的磁力都缺乏线性的特性,以致于在定位上皆难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图3的实施例中,在制造时须先制作出可承载光学物镜及绕线圈的可动部,而可动部较复杂且绕线不易,若将线圈事先绕好,再贴上可动部,也需要多一道制作程序,因此线圈的绕线方式也有所限制,不易实现。在磁铁可动式的定位装置方面,则是将永久磁铁置于可动部上;而一般磁铁的重量比线圈高出甚多,这样使得可动部先天的重量增加,导致灵敏度降低,在移动的速度与准确度上都有所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驱动器上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它可产生一较为线性且灵敏度更佳的磁力,且更便于制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一驱动器上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它包括一磁性单元组;一第一轭铁组,它与所述磁性单元组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一第二轭铁组,它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一轭铁组相连接,并相应所述磁性单元组、所述第一轭铁组及第二轭铁组间的相对关系而产生一磁回路;一第一线圈组,它缠绕于所述第二轭铁组上;以及一第二线圈组,它缠绕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上,且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缠绕方向垂直,用于产生磁力而与所述磁回路产生磁力互动。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磁性单元组为数个永久磁铁。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组与所述磁回路作用,产生一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移动力;而所述第二线圈组与所述磁回路作用,产生一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移动力;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如上所述,其中所述驱动器为光学读取装置的读写头。如上所述,所述驱动器包括一可动部,而所述可动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组相连接,且所述可动部上具有一光学物镜。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组为数个聚焦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组为数个循轨线圈。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组为一个聚焦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组为二个循轨线圈,而所述二循轨线圈分别缠绕于所述聚焦线圈的两端,形成所述双十字线圈。应用了本技术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弹性地调整其结构;应用了本技术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图1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一;图2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二;图3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三; 图4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四;图5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图6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二;图7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三;图8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四;图9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五。本技术为一种用于一驱动装置上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它是利用数个线圈所形成的双十字线圈结构,与特殊形状的轭铁形成一特定组合,以产生线性特性较佳的磁力,以提高装置的灵敏度,并使产品更易于制造。本技术的运作原理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雷同,其结构请参考图5所示的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它是由二循轨线圈T1、T2缠绕于一聚焦线圈F1上,形成一双十字形线圈,且所述双十字形线圈中间还包括了一固定轭铁Y2,而所述固定轭铁Y2是与位于线圈外部的另一固定轭铁Y1相连接,磁力线可于彼此内部流通。借助永久磁铁M1与轭铁产生的磁回路,循轨线圈可以产生沿X轴方向的磁力,聚焦线圈可以产生Z轴方向的磁力,以移动可动部份。在此结构下,所产生的磁力比图1、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更具有线性的特性,可以对定位有较佳的控制。同时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可以将线圈分别缠绕好再组合其余的轭铁,方便组装,本技术也比图3的现有的技术更易于制造与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可动部上安置的为线圈而非磁铁,因此可动部重量轻,灵敏度也较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二,它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中的固定轭铁Y2截半,其效能不变,同时可减少材料用量和体积。图7所示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三,它是图6所示的结构,加上可动部的情形。图8所示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四,它采用两组永久磁铁与轭铁组合;图9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五,它是图8结构加上可动部的情形,其工作原理皆与前述相同。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应用了本技术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弹性地调整其结构。二、应用了本技术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可以改进产品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本技术是为一具有进步性的创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一驱动器上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它包括:一磁性单元组;一第一轭铁组,它与所述磁性单元组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一第二轭铁组,它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一轭铁组相连接,并相应所述磁性单元组、所述第一轭铁组及第二轭铁组间的相对关系而产生一 磁回路;一第一线圈组,它缠绕于所述第二轭铁组上;以及一第二线圈组,它缠绕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上,且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缠绕方向垂直,用于产生磁力而与所述磁回路产生磁力互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一驱动器上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它包括一磁性单元组;一第一轭铁组,它与所述磁性单元组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一第二轭铁组,它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一轭铁组相连接,并相应所述磁性单元组、所述第一轭铁组及第二轭铁组间的相对关系而产生一磁回路;一第一线圈组,它缠绕于所述第二轭铁组上;以及一第二线圈组,它缠绕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上,且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缠绕方向垂直,用于产生磁力而与所述磁回路产生磁力互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单元组为数个永久磁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与所述磁回路作用,以产生一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移动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组与所述磁回路作用,以产生一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移动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可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起豪
申请(专利权)人:迪维安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