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487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其包括输血组件和抽血组件,输血组件包括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血浆袋和红细胞液袋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输血泵与患者的静脉连通,用于输送血浆和红细胞液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输血泵和三通管接头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开关;抽血组件也包括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肝素液供给系统和收集筒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负压抽血泵与患者的动脉连通,用于输送肝素液和连通收集筒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收集筒内设有液位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血管路系统通过称重换算的方式计算废血量,不能准确计算血液输出量的问题。量的问题。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抢救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过程中,常使用新生儿换血疗法来达到治疗目的,换血目的为:1、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以及致敏红细胞;2、纠正贫血;3、用于有重症感染的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换出致病菌及其毒素。这是一种预防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急救手段,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抢救方法。换血时需要输入大量供血者血液,同时还要换出患儿体内的部分或大部分血液。目前,临床多使用外周同步动静脉换血疗法,换血时需要连接输血管路系统、出血管路系统和废血收集系统。
[0003]目前,临床上尚无专用于新生儿换血疗法的管路系统,而现有的换血管道均为临时连接,为多种管路及物品拼接而成,连接过程复杂,管路及物品消耗较多且耗时费神,不仅增加患儿医疗费用,增加临床护士工作量,还增加感染的机会(包括患儿及护士),同时,肝素液润滑管道中的肝素液还有进入患儿体内的风险,甚至增加患儿出血的风险。现有管路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缺陷:1、管路系统使用的管道较多,拼接时间较长且易拼接错误。2、管道连接处密封性不好,时常出现漏血现象。2、出血管路系统中,肝素液有进入患者体内而引起出血的风险。3、为了确保抽血量和输血量相等,除了输血泵自身计量的输血速度和累计总量,还通过称重废血混合液换算出废血量,通过两次计量结果比对,确保输入量等于抽出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血管路系统的管道之间的密封性不好,常出现漏血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其包括输血组件和抽血组件,输血组件包括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血浆袋和红细胞液袋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输血泵与患者的静脉连通,用于输送血浆和红细胞液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输血泵和三通管接头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开关;
[0007]抽血组件也包括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肝素液供给系统和收集筒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负压抽血泵与患者的动脉连通,负压抽血泵与患者动脉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缓冲管段和单向阀,用于输送肝素液和连通收集筒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收集筒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输血泵和负压抽血泵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0008]所有管道通过连接管与三通管接头连接,所有管道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环,管道邻近第一限位环的一端嵌入连接管内,连接管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环卡位配合的第二限位环,且连接管另一端设有与三通管接头接口连接的内螺纹,第一限
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的管道上套设有密封垫圈。
[0009]进一步地,管道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一端与第一限位环构成十字形外形。
[0010]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接触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且密封垫圈设有嵌入环形凹槽的嵌入部。
[0011]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环的外径等于三通管接头的接口外径。
[0012]进一步地,缓冲管段采用茂菲氏滴管结构。
[0013]进一步地,单向阀位于缓冲管段和负压抽血泵之间。
[0014]进一步地,用于输送血浆和红细胞液的管道上还设有单向阀和茂菲氏滴管结构的第二缓冲管段,且第二缓冲管段内设有过滤膜。
[0015]进一步地,三通管接头呈Y字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方案通过三通管接头和若干管道组成输血组件或抽血组件的输送管路系统,通过输血泵将血浆和红细胞液的混合液输送进患者体内,可实时调节输入速度,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负压抽血泵可放置在任意位置,实现从患者体内抽血,且抽血速度可控,能够使抽血速度和换血速度保持相对平衡。
[0018]2、本方案利用流量传感器检测血浆、红细胞液、肝素液以及废血混合液(肝素液和抽出血液的混合液)的流量,准确计算出实际抽出的血液量,并可以实时监测抽血速度和换血速度是否相等(输血量和抽血量是否相等)。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实时调节输血泵和负压抽血泵的输送速度。
[0019]3、本方案利用液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收集筒内废血混合液的液位高度,并以此计算出收集筒内的废血量,作用之一是用于修正通过流量传感器测得的废血混合液量,减少误差;作用之二是可避免收集筒收集的废血混合液超出收集筒的收集能力。
[0020]4、通过缓冲管段,缓冲出血管道产生的气泡,避免负压抽血泵空气报警而使换血不畅。通过负压抽血泵与患者动脉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单向阀,可避免肝素液进入患者体内,从而危害患者的安全。
[0021]5、通过连接管实现管道和三通管接头的快速连接,减少换血系统的组装时间。同时在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作用下,结合密封垫圈,使得管道与三通管接头间的密封性得到保障,避免了漏血及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的抽血组件示意图。
[0023]图2为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的输血组件示意图。
[0024]图3为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的连接管剖视图。
[0025]其中,1、三通管接头;2、流量开关;3、收集筒;4、负压抽血泵;5、缓冲管段;6、单向阀;7、第一限位环;8、连接管;801、第二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7]如图2所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其包括输血组件和抽血组件,输血组件包括Y字形的三通管接头1,三通管接头1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血浆袋和红细胞液袋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输血泵与患者的静脉连通,用于输送血浆和红细胞液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单向阀和茂菲氏滴管结构的第二缓冲管段,且第二缓冲管段内设有过滤膜,输血泵和三通管接头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开关2。通过单向阀,避免血浆和红细胞液回流,流量开关2可在输血泵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手动关闭输血管路系统,避免浪费血浆和红细胞液。
[0028]如图1所示,抽血组件也包括Y字形的三通管接头1,三通管接头1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肝素液供给系统和收集筒3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负压抽血泵4与患者的动脉连通,负压抽血泵4与患者动脉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缓冲管段5和单向阀6,单向阀6位于缓冲管段5和负压抽血泵4之间,缓冲管段5采用茂菲氏滴管结构,且缓冲管段5内设有过滤膜。
[0029]用于输送肝素液和连通收集筒的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换血管路系统,包括输血组件和抽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血组件包括三通管接头(1),所述三通管接头(1)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血浆袋和红细胞液袋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输血泵与患者的静脉连通,用于输送血浆和红细胞液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输血泵和三通管接头(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开关(2);所述抽血组件也包括三通管接头(1),所述三通管接头(1)的其中两个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肝素液供给系统和收集筒(3)连通,且剩余一个接口通过负压抽血泵(4)与患者的动脉连通,所述负压抽血泵(4)与患者动脉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缓冲管段(5)和单向阀(6),用于输送肝素液和连通收集筒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收集筒(3)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输血泵和负压抽血泵(4)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有管道通过连接管(8)与三通管接头(1)连接,所有管道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环(7),管道邻近第一限位环(7)的一端嵌入连接管(8)内,连接管(8)靠近所述第一限位环(7)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限位环(7)卡位配合的第二限位环(801),且所述连接管(8)另一端设有与三通管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希杨栗茗李颖馨陈琼张秀娟胡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