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81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的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冷却器的换热芯体固定连接的至少包括一块支撑板的支撑板组,所述的支撑板组的各个支撑板的外缘设有至少四个外缘凸起,各个所述的外缘凸起与各自的支撑块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的支撑块与所述冷却器的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换热芯体依次与支撑板、支撑块冷却器壳体固定连接的方式,将体型较长的换热芯体的中间部位与壳体刚性连接,有效的消除了换热芯体与壳体热变形不一致所造成的热胀冷缩破坏效应,更好的保证冷却器的整体可靠性,提高产品竞争力。竞争力。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附件结构,是一种用于中、重型柴油机EGR冷却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废气再循环系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轻型柴油发动机上,但目前中、重型柴油机在国

标准及以前,较为广泛的采用SCR技术,随着国

标准的推出,单独采用SCR技术已经很难满足排放要求,EGR技术在中、重型发动机上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相对与轻型发动机,中、重型发动机废气流量大,要求EGR冷却器有更高的换热量,使冷却器体积大幅度增加,内部换热单元较长,冷却器工作时,壳体与换热芯体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形成轴向应力,极易造成两端主板与换热单元端部的焊接缝处开裂或者换热单元弯曲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EGR冷却器的可靠性。
[0003]目前较多的解决方案是在EGR冷却器的进气端增加波纹管,通过波纹管对换热单元轴向的热膨胀进行补偿,另外在一体式管芯结构上增加支撑片结构,支撑片通过对称布置在管芯四周,与壳体过盈配合,利用支撑片的弹性变形消除冷却器工作中因热变形产生的热应力。这种方式的缺点:增加波纹管就是增加一个零件,且需要根据产品结构尺寸来配套不同管径和不同波纹参数的波纹管,零件的通用性差,造成产品的成本上升,增加支撑片,冷却器经过长时间的热冲击及振动,支撑片会存在失效风险,从而影响冷却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的结构采用支撑板

支撑块

中间壳体三段式的刚性体连接设计能够有效消除换热芯体的热变形应力,保证冷却器的高低温耐久性能,能够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的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冷却器的换热芯体固定连接的至少包括一块支撑板的支撑板组,所述的支撑板组的各个支撑板的外缘设有至少四个外缘凸起,各个所述的外缘凸起与各自的支撑块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的支撑块与所述冷却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组中的各个支撑板与换热芯体中的各个换热管之间焊接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缘凸起与支撑块之间通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组设有一块支撑板,所述的支撑块为带有凹槽的凹字形块,所述的外缘凸起插入凹槽中,并与凹槽过盈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器壳体设有能够穿过支撑块的支撑块通孔,所述的支撑块通孔的孔型与支撑块外形相配合,并与支撑块焊接连接,形成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组设有两块平行的支撑板,至少四个所述的支撑块跨在两块支撑板之间,各个所述的支撑块上设有能够穿过所述外缘凸起的外缘通孔,所述的外缘通孔与外缘凸起的形状相配合并焊接连接,形成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两块平行的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大于10毫米。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冷却器壳体上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孔,所述的支撑块与冷却器壳体通过结合螺栓连接,形成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块上设有围绕支撑块的环形台阶,所述的结合螺栓上套有连接套,所述的连接套穿过所述的螺栓孔与所述的环形台阶过盈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一块支撑板的所述外缘凸起的数量为:4~8个。
[0015]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换热芯体依次与支撑板、支撑块冷却器壳体固定连接的方式,将体型较长的换热芯体的中间部位与壳体刚性连接,有效的消除了换热芯体与壳体热变形不一致所造成的热胀冷缩破坏效应,更好的保证冷却器的整体可靠性,提高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是图1中的A

A向剖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五所述的支撑板与支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是图1中B点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所述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所述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是图4中的C

C向剖面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六、七所述的支撑板与支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是图4中D点的放大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八所述的支撑板与支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是图4中D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实施例是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冷却器壳体01与换热芯体02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结构03,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冷却器的换热芯体固定连接的至少包括一块支撑板的支撑板组1,所述的支撑板组的各个支撑板的外缘设有至少四个外缘凸起101,各个所述的外缘凸起与各自的支撑块2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的支撑块与所述冷却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0026]本实施例所述的冷却器带有常规冷却器的壳体、换热芯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以及扩散段、收集段等各个部件,图1、2中为简化起见将一些常规的要素省略,仅画出和标明相关的部件。
[0027]本实施例中壳体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各种形状,图2中的矩形形状只是其中一个可选方案。对于其他形状的壳体,本实施例也同样适用。
[0028]所述的换热芯体可以是管束形,但经过适当的调整也可以应用于翅片形换热芯体等其他类型的换热芯体。所述的换热芯体管束的换热管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椭圆形、矩形等其他类型的截面形状。
[0029]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主要是针对中、重型柴油机所使用的EGR冷却器。这种冷却器一般长度较长,长径比值较大(对于圆形截面的壳体是直径,对于其他截面形状的壳体则可以使用当量直径),有些比较极端的长径比会达到4比1,在这样一个长径比状态下,换热芯体中所流动的高温气体会使换热管在长方向上产生较大的延伸,而与换热管在长方向上焊接在一起的壳体由于通过的是冷却水,其温度比换热管中的热空气低得多,壳体遇热所产生的热膨胀比换热管要小得多,特别是在长方向所产生的延伸要小得多,然而在结构上换热管和管壳一同焊接在管板上,由于上述原因,壳体和换热管之间产生搓动趋向,这种搓动的趋向使管板与壳体和换热管的焊接特别容易破坏,并且长径比越大出现破坏的概率也越大。为此,本实施例所述结构的目的是将长径比值较大的换热芯体与壳体在中间部位设置固定结构,在中间部位将壳体和换热芯体固定在一起,将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的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冷却器的换热芯体固定连接的至少包括一块支撑板的支撑板组,所述的支撑板组的各个支撑板的外缘设有至少四个外缘凸起,各个所述的外缘凸起与各自的支撑块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的支撑块与所述冷却器的壳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组中的各个支撑板与换热芯体中的各个换热管之间焊接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缘凸起与支撑块之间通过盈配合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组设有一块支撑板,所述的支撑块为带有凹槽的凹字形块,所述的外缘凸起插入凹槽中,并与凹槽过盈配合,形成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壳体设有能够穿过支撑块的支撑块通孔,所述的支撑块通孔的孔型与支撑块外形相配合,并与支撑块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建周尹从娟付纪杭汤俊洁
申请(专利权)人:渭南美联桥汽车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