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67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包括底板、靠板和夹持模组,所述靠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靠板上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穿过所述靠板,并伸出所述靠板,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锲形块和外扩片,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锲形块连接,所述锲形块外侧设有所述外扩片,所述外扩片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接触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与所述外扩片接触的一侧设有导向孔,所述导轨位于所述导向孔内,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导轨上端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接触。该支架通过设置夹持模组,实现了对待焊接零件的夹持固定,防止了零件在焊接后发生变形。发生变形。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0003]目前发动机大多数由金属件连接而成,而金属件之间连接可以是螺栓连接,也有部分是焊接。我司目前有一种产品,需要进行焊接,传统的焊接方式是通过工人手持焊接件进行焊接,焊接时很容易因工人拿持不稳定而造成焊接产品不合格,因此急需一种焊接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该装置实现了对零件的固定夹持,有利于工人焊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焊接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包括底板、靠板和夹持模组,所述靠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靠板上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穿过所述靠板,并伸出所述靠板,所述夹持模组包括第二伸缩气缸模组、第三伸缩气缸模组、第四伸缩气缸模组、第五伸缩气缸模组和第六伸缩气缸模组,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模组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上侧,且通过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靠板,所述第三伸缩气缸模组和所述第四伸缩气缸模组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左右侧,且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五伸缩气缸模组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前侧,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第六伸缩气缸模组位于所述底板下侧,且穿过所述底板。
[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锲形块和外扩片,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锲形块连接,所述锲形块外侧设有所述外扩片,所述外扩片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接触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与所述外扩片接触的一侧设有导向孔,所述导轨位于所述导向孔内,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导轨上端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接触。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三伸缩气缸模组包括第三伸缩气缸、第三夹持块和滑轨,所述第三伸缩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三夹持块连接,且所述第三夹持块下端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底板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三伸缩气缸模组、所述第四伸缩气缸模组和所述第五伸缩气缸模组结构相同,所述第六伸缩气缸模组包括第六伸缩气缸和第六夹持块,所述第六伸缩气缸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第六夹持块连接,所述第六夹持块位于所述外扩片下端。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模组包括滑轨气缸和补充压块,所述滑轨气缸上端固
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下端与所述补充压块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补充压块与所述外扩片靠近的一侧呈圆弧状。
[0011]优选地,所述外扩片有多个,且位于所述锲形块的周围。
[0012]优选地,所述外扩片有4个。
[0013]该技术工作时,首先将待焊接零件套在所述外扩片上,然后第一伸缩气缸收缩,拉动所述锲形块运动,锲形块推动外扩片向外运动,与待焊接零件内表面接触,之后,第六伸缩气缸伸出带动第六夹持块向上运动,滑轨气缸伸出,带动所述补充压块向下运动,所述补充压块与待焊接零件接触,然后第三伸缩气缸模组和第四伸缩气缸模组工作,夹持住待焊接零件,然后工人对零件进行焊接。
[0014]综上所述,该技术的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此设备,实现了对零件的稳定夹持,增加了产品合格率;以设备夹持零件代替人工手动拿持零件,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的三维图。
[0016]图2为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的正视图。
[0017]图3为第一伸缩气缸模组的剖视图,用于显示外扩片。
[0018]图4为图3中为A

A面的剖视图。
[0019]1、底板;2、靠板;3、夹持模组;31、第二伸缩气缸模组;32、第三伸缩气缸模组;35、第六伸缩气缸模组;211、第一伸缩气缸;212、锲形块;213、外扩片;214、复位弹簧;2121、导轨;2131、导向孔;311、滑轨气缸;312、补充压块;313、固定板;321、第三伸缩气缸;322、第三夹持块;323、滑轨; 351、第六伸缩气缸;352、第六夹持块;33、第四伸缩气缸模组;34、第五伸缩气缸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包括底板1、靠板2和夹持模组3,所述靠板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底板1,所述底板1用于固定所述靠板2和各个伸缩气缸,所述靠板2上夹持模组3,所述靠板2用于固定所述夹持模组3,所述夹持模组3穿过所述靠板2,并伸出所述靠板2,所述夹持模组3用于夹持零件,所述夹持模
组3包括第二伸缩气缸模组31、第三伸缩气缸模组32、第四伸缩气缸模组33、第五伸缩气缸模组34和第六伸缩气缸模组35,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模组31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上侧,且通过一固定板313固定于所述靠板2,所述第三伸缩气缸模组32和所述第四伸缩气缸模组33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左右侧,且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五伸缩气缸模组34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前侧,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六伸缩气缸模组35位于所述底板1下侧,且穿过所述底板1,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气缸模组31、第三伸缩气缸模组32、第四伸缩气缸模组33、第五伸缩气缸模组34和第六伸缩气缸模组35实现了对待焊接零件的夹持固定。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211、锲形块212和外扩片213,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11的活动端与所述锲形块212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11可以带动所述锲形块212运动,所述锲形块212外侧设有所述外扩片213,所述锲形块212可以带动所述外扩片213向外运动,所述外扩片213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11接触的一侧设有导轨2121,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靠板(2)和夹持模组(3),所述靠板(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一端,且垂直于所述底板(1),所述靠板(2)上夹持模组(3),所述夹持模组(3)穿过所述靠板(2),并伸出所述靠板(2),所述夹持模组(3)包括第二伸缩气缸模组(31)、第三伸缩气缸模组(32)、第四伸缩气缸模组(33)、第五伸缩气缸模组(34)和第六伸缩气缸模组(35),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模组(31)位于固定模组的上侧,且通过一固定板(313)固定于所述靠板(2),所述第三伸缩气缸模组(32)和所述第四伸缩气缸模组(33)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左右侧,且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五伸缩气缸模组(34)位于所述固定模组的前侧,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六伸缩气缸模组(35)位于所述底板(1)下侧,且穿过所述底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悬置焊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第一伸缩气缸(211)、锲形块(212)和外扩片(213),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11)的活动端与所述锲形块(212)连接,所述锲形块(212)外侧设有所述外扩片(213),所述外扩片(213)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11)接触的一侧设有导轨(2121),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11)与所述外扩片(213)接触的一侧设有导向孔(2131),所述导轨(2121)位于所述导向孔(2131)内,且所述导向孔(2131)内设有一复位弹簧(214),所述复位弹簧(214)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锡江唐佳明刘云龙周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