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15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9
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机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不具备调整和适应能力,造成线圈固定不规范,影响线圈端部整形的一致性以及对不同尺寸线圈进行端部整形需要用到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包括支撑组、调节标尺和压铁。依据线圈的直线长和截距尺寸通过调节标尺调整支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压铁对线圈直线长固定整形,通过端型模对线圈端部整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线圈直线长部分的支撑和固定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从而保证了线圈端部整形尺寸一致性,截距、直线长和直线长夹角三个维度连续可调,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线圈的使用需求,不再需要储备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避免资源浪费。避免资源浪费。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机成型绕组制造过程中,线圈成型技术对电机的性能和绕组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目前的涨形设备能力有限,无法保证线圈斜边形状完全一致,因此对于端部形状要求高的线圈需要涨形后进行二次整形。而现有的二次整形支撑结构不具备调整和适应的能力,易造成线圈固定不规范,严重影响线圈端部整形的一致性,进而影响电机性能和绕组质量的稳定。对不同尺寸的线圈进行端部整形还需要用到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造成资源浪费。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可对整形线圈的直线边夹角、截距长、线圈直线长等尺寸进行调整、适应、固定和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电机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不具备调整和适应能力,造成线圈固定不规范,影响线圈端部整形的一致性以及对不同尺寸的线圈进行端部整形需要用到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组、第二支撑组、截距调节标尺、线圈、压铁和端形模;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并排放置,沿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截距调节标尺,每个截距调节标尺上的长圆孔分别与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螺纹配合,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顶部还分别设有压铁,两个压铁长度方向平行,线圈通过两个压铁固定在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上。<br/>[0005]进一步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组是第一支撑组沿排列方向的复制或镜像。
[0006]进一步的,第一支撑组包括角度调节组、支撑台和直线长调节标尺;两个支撑台并排放置且排列方向与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排列方向垂直,沿两个支撑台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直线长调节标尺,每个直线长调节标尺上的长圆孔分别与两个支撑台螺纹配合,每个支撑台顶部还转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两个角度调节组的轴心线共线。
[0007]进一步的,角度调节组包括V型铁、转动盘、转轴;V型铁的两端分别有由端部向中间设置的转动盘和转轴,转动盘和转轴上开有与V型铁相配合的V形缺口。
[0008]进一步的,转动盘设有长圆弧孔,长圆弧孔与转轴同轴设置。
[0009]进一步的,支撑台包括截距侧板、直线长侧板和底板;两个对称的截距侧板与两个对称的直线长侧板合围呈“口”形台,底板位于合围“口”形台的下端面。
[0010]进一步的,截距侧板顶部设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与转轴滑动配合,弧形缺口下方设有两个旋转锁定螺纹孔,两个旋转锁定螺纹孔至弧形缺口圆心的距离相等且与长圆弧孔
中心线半径相等,旋转锁定螺纹孔与长圆弧孔螺纹配合,截距侧板还设有两个截距锁定螺纹孔,两个截距锁定螺纹孔水平高度一致。
[0011]进一步的,直线长侧板设有吊装孔和直线长锁定螺纹孔。
[0012]进一步的,直线长调节标尺呈直带状,直线长调节标尺上的长圆形孔与直线长锁定螺纹孔螺纹配合,直线长调节标尺标有刻度。
[0013]进一步的,截距调节标尺呈直带状,截距调节标尺上的长圆形孔与截距锁定螺纹孔螺纹配合,截距调节标尺标有刻度。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的有益效果为:线圈整形时,对直线长部分的支撑和固定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从而保证了线圈端部整形尺寸的一致性,截距、直线长和直线长夹角三个维度的连续可调,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线圈的使用需求,不再需要储备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4是角度调整组的主视图,
[0019]图5是角度调整组的左视图,
[0020]图6是支撑台的主视图,
[0021]图7是支撑台的左视图,
[0022]图中:1角度调节组、1

1V型铁、1

2转动盘、1

21长圆弧孔、1

3转轴、2支撑台、2

1截距侧板、2

11弧形缺口、2

12旋转锁定螺纹孔、2

13截距锁定螺纹孔、2

2直线长侧板、2

21直线长锁定螺纹孔、2

22吊装孔、2

3底板、3截距调节标尺、4线圈、5直线长调节标尺、6压铁、7端型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如图所示,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组、第二支撑组、截距调节标尺3、线圈4、压铁6、端形模7和锁紧螺钉;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并排放置,沿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截距调节标尺3,每个截距调节标尺3上的长圆孔分别与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螺纹配合,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顶部分别设有压铁6,两个压铁6长度方向平行,线圈4通过两个压铁6固定在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上整形,线圈4的两端部分别被两个端型模7固定整形。
[0025]进一步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组是第一支撑组沿排列方向的复制或镜像。
[0026]进一步的,第一支撑组包括角度调节组1、支撑台2和直线长调节标尺5;两个支撑台2并排放置且排列方向与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排列方向垂直,沿两个支撑台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直线长调节标尺5,每个直线长调节标尺5上的长圆孔分别与两个支撑
台2螺纹配合,每个支撑台2顶部还转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1,两个角度调节组1的轴心线共线。
[0027]进一步的,角度调节组1包括V型铁1

1、转动盘1

2、转轴1

3;V型铁1

1的两端分别有由端部向中间设置的转动盘1

2和转轴1

3,转动盘1

2和转轴1

3上开有与V型铁1

1相配合的V形缺口。
[0028]进一步的,转动盘1

2设有长圆弧孔1

21,长圆弧孔1

21与转轴1

3同轴设置。
[0029]进一步的,支撑台2包括截距侧板2

1、直线长侧板2

2和底板2

3;两个对称的截距侧板2

1与两个对称的直线长侧板2

2合围呈“口”形台,底板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第二支撑组、截距调节标尺(3)、线圈(4)、压铁(6)和端形模(7);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并排放置,沿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截距调节标尺(3),每个截距调节标尺(3)上的长圆孔分别与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螺纹配合,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顶部还分别设有压铁(6),两个压铁(6)长度方向平行,线圈(4)通过两个压铁(6)固定在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结构相同,第二支撑组是第一支撑组沿排列方向的复制或镜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包括角度调节组(1)、支撑台(2)和直线长调节标尺(5);两个支撑台(2)并排放置且排列方向与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排列方向垂直,沿两个支撑台排列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直线长调节标尺(5),每个直线长调节标尺(5)上的长圆孔分别与两个支撑台(2)螺纹配合,每个支撑台(2)顶部还转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1),两个角度调节组(1)的轴心线共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1)包括V型铁(1

1)、转动盘(1

2)、转轴(1

3);V型铁(1

1)的两端分别有由端部向中间设置的转动盘(1

2)和转轴(1

3),转动盘(1

2)和转轴(1

3)上开有与V型铁(1

1)相配合的V形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

2)设有长圆弧孔(1

21),长圆弧孔(1

21)与转轴(1

3)同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通用线圈端部整形支撑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闯宫海龙陈润年王亮杜超韩雪梅刘洋巩魁鑫刘维维栾庆伟赵宇兰陆秉权范磊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