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07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该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压缩机和空气干燥净化装置,进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口接入空气源,进气装置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的低压进气口连接,压缩机的高压出气口与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出气口接入下游总风管路,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出气口与下游总风管路之间外接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与进气装置的第二进气口连接,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预防、防治润滑油乳化工作量大,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源装置是为轨道车辆供风的关键设备,其产生的压缩空气可供轨道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升弓控制系统以及空气弹簧系统等设备使用。风源装置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到车辆各用风设备的正常工作及行车安全。
[0003]现阶段,润滑油乳化问题是风源装置运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该问题一般出现在轨道车辆的调试期、运营初期等车辆耗风量低,且工作环境高温高湿的工况下。若该问题发生后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轨道车辆的螺杆转子表面无法形成油膜,影响空气压缩过程中的润滑和密封,造成螺杆转子表面型线磨损、排气量降低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螺杆组轴承损坏、电机烧毁等故障,危及行车安全。另外,为了保证压缩机内润滑油量合适,既未多加油,也不缺油,需要在车辆日检或周检时人工检查润滑油量。
[0004]如图1所示,现有风源装置利用其在循环运转状态下可使油温升高,但不向下游供风的原理,每天仅在车辆激活、具有零速信号时,启动风源装置进入循环运转30分钟,然后停机;若当天无其他车辆激活、零速信号,则风源装置当天不再进入循环状态。
[0005]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0006]一、在现行方案中,风源装置在循环运转状态时,进入进气阀主体100内并参与压缩的空气来自外界空气或经旁通管路200回流至进气阀主体100的进气口处的空气,上述空气均未经过干燥处理,其内部含有的水分并未减少,因此在循环运转过程中,空气对润滑油内水分的吸收速度较慢,需循环运转较长时间才能起到较好的防乳化效果。
[0007]二、对于已经出现乳化的润滑油,现行技术方案中,由于空气因未经过干燥处理,其对润滑油内水分的吸收速度较慢,不适合通过循环运转模式消除乳化,需采用打开总风管路阀门(或风缸阀门)对外排气,降低总风压力至风源装置启动压力后,风源装置启动,并在正常供风模式下连续运行的方式来消除乳化问题。上述过程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正常供风状态下对外排气时噪声较大,产生噪声污染,影响车间工人正常工作。
[0008]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目前风源装置润滑油量检查工作一般还是依靠人工检查,该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人工检查不及时,未及时发现润滑油缺少问题的风险。此外,为了消除润滑油乳化造成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往复活塞式无油风源装置在轨道交通领域逐渐开始应用,虽然往复活塞式无油风源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润滑油乳化现象的发生,但若风源装置工作率不足造成液态水析出后,对风源装置的稳定运行依然存在较大的隐患:当往复活塞式无油空压机工作率较低,有液态水析出后,自润滑式活塞环与活塞缸壁摩擦产生的粉末无法及时排出,在水的作用下粘接在一起附着在活塞缸壁上,在空压机工作过程中,这些粉尘颗粒会划伤缸壁或活塞环,破坏原有自润滑活塞环与缸壁的摩擦磨损环境导致泄漏增加而供风不足,使用寿命降低。
[0009]针对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预防、防治润滑油乳化工作量大,效果不佳
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10]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可通过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循环多次压缩,在循环运转模式下能够快速提升油温,并带走润滑油内的水分,有效达到预防、消除润滑油乳化的效果。
[001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在解决预防、消除润滑油乳化的问题的同时,不会产生噪音污染,也不会降低风源装置为车辆供风的能力,保证供风装置正常、稳定的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0013]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所述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压缩机和空气干燥净化装置,其中:
[0015]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口接入空气源,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进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高压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出气口接入下游总风管路,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下游总风管路之间外接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二进气口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
[0016]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消音器和进气阀,所述消音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消音器上设置的两个进气口即为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进气阀的出气口即为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口。
[001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还包括滤除空气中固体杂质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进气装置的上游,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接入所述空气源,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口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压缩机的油气桶内设置有对所述油气桶内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的水分传感器和对所述油气桶内的油位进行检测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检测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的高压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内部设置有对所述冷却器内的油位进行检测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检测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002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的高压出气口与所述冷却器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002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002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双
塔干燥器和后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所述双塔干燥器和所述后置过滤器沿空气的流向顺序连接。
[002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总风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溢流阀,且所述第一溢流阀位于所述下游总风管路与所述循环管路连接位置的下游;
[0024]所述第一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满足以下条件:
[0025]P

≤P
溢1
<P
启2

[0026]其中,所述P

为监测双塔干燥器中双塔工作状态所需的最低压力;所述P
溢1
为第一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所述P
启2
为轨道车辆中两台风源装置同时启动时的总风压力。
[002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溢流阀或者节流阀,开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包括进气装置、压缩机和空气干燥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口接入空气源,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低压进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高压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出气口接入下游总风管路,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下游总风管路之间外接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二进气口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消音器和进气阀,所述消音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消音器上设置的两个进气口即为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进气阀的出气口即为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还包括滤除空气中固体杂质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进气装置的上游,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接入所述空气源,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装置的第一进气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压缩机的油气桶内设置有对所述油气桶内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的水分传感器和对所述油气桶内的油位进行检测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检测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风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高压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干燥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内部设置有对所述冷却器内的油位进行检测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检测信号接收端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海蔡田孟红芳王群伟裴正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