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及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97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及配电柜,所述配电柜骨架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上前横梁、下前横梁、上后横梁、下后横梁,上左纵梁、下左纵梁、上右纵梁、下右纵梁;立柱上设有凹槽、开口、连接排孔一,所述凹槽与所述开口之间形成限位板,横梁上设有螺纹孔一,纵梁的两端设有连接排孔二、以及与立柱的凹槽、开口和限位板配合的H型开口,将纵梁的两端插入前后立柱之中,横梁位于左右立柱之间,通过螺栓插入横梁上的螺纹孔一、立柱两端的连接排孔一、以及纵梁两端的连接排孔二进行螺纹连接,形成立方体型的述配电柜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便,且形成的骨架尺寸稳定。架尺寸稳定。架尺寸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及配电柜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特别涉及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及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端设备,用于安装和布设电器设备,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乡电网的不断增加,配电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配电柜一般由箱体和骨架构成,其中骨架是配电柜的主体支撑受力结构,现有的配电柜骨架多采用焊接工艺进行组装,然而焊接消耗的人力与时间较多,且焊接质量受焊接工人的技术以及焊接方式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零件配合误差不稳定,框架尺寸较难控制等问题,安装效率低,不能满足快速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及配电柜。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上前横梁、下前横梁、上后横梁、下后横梁,上左纵梁、下左纵梁、上右纵梁、下右纵梁;
[0007]所述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C型结构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二侧板作为限位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关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五侧板上分别设有一列均匀分布的连接排孔一;
[0008]所述上前横梁、下前横梁、上后横梁、下后横梁均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第一横梁板,所述第一横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部相连,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上的连接排孔一匹配的螺纹孔一;
[0009]所述上左纵梁、下左纵梁、上右纵梁、下右纵梁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C型结构的第一纵梁板、第二纵梁板、第三纵梁板、第四纵梁板、第五纵梁板,所述第三纵梁板两端设有开口形成H型,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限位板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开口两端剩余的纵梁板形成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第一纵梁板、第四纵梁板和第五纵梁板上分别设有一列均匀分布的连接排孔二;
[0010]纵梁的两端插入前后立柱之中,横梁位于左右立柱之间,通过螺栓插入横梁上的螺纹孔一、立柱两端的连接排孔一、以及纵梁两端的连接排孔二进行螺纹连接,形成立方体型的述配电柜骨架。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上前横梁、下前横梁、上后横梁、下后横梁结构相同。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下前横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板后端垂直相连且向上凸出的第二横梁板,与所述第一横梁板前端垂直相连且向上凸出的第三横梁板,所述第三横梁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横梁板垂直相连,且向所述第二横梁板方向延伸的第四横梁板,所述第四横梁板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四横梁板垂直相连且向下凸出的第五横梁板。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横梁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横梁板的宽度,所述第五横梁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横梁板的高度。
[0014]作为优选,所述左前立柱与所述右前立柱之间还设有前中横梁。
[0015]作为优选,所述左后立柱与所述右后立柱之间还设有后中横梁。
[0016]作为优选,所述前中横梁和所述后中横梁结构相同,均包括C型的中横梁板、以及与所述中横梁板左右两端相连的左中横梁板和右中横梁板,所述左中横梁板和所述右中横梁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五侧板的宽度相同,所述左中横梁板和右中横梁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排孔一匹配的螺纹孔二。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板上的连接排孔一有大小两个尺寸,小尺寸的连接排孔一与第一侧板或第五侧板上的连接排孔一大小相同。
[0018]作为优选,所述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上左纵梁、下左纵梁、上右纵梁、下右纵梁分别一体成型。
[0019]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所述配电柜的骨架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通过在立柱上设置开口、凹槽,形成限位板,将纵梁设置成H型,使纵梁的两端与立柱上的开口、凹槽以及限位板配合定位,然后再将横梁紧靠立柱通过螺栓将三者相连,如此能够使最终形成的骨架尺寸统一,结构稳定,强度提高,纵向承重明显改善,这样的骨架在起吊时不用单独增加起吊加强附件;另外,本技术的整个组装过程极为简便,能够大大的缩短组装时间,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左前立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左前立柱的顶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左前立柱的底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上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上左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前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顶角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号:
[0032]1‑
左前立柱、2

右前立柱、3

左后立柱、4

右后立柱、5

上前横梁、6

下前横梁、7

上后横梁、8

下后横梁、9

上左纵梁、10

下左纵梁、11

上右纵梁、12

下右纵梁、13

前中横梁;
[0033]101

第一侧板、102

第二侧板、103

第三侧板、104

第四侧板、105

第五侧板、106

第一凹槽、107

第一开口、108

限位板、109

第二凹槽、110

第二开口、111

连接排孔一;
[0034]501

左侧板、502

右侧板、503

第一横梁板、50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上前横梁、下前横梁、上后横梁、下后横梁,上左纵梁、下左纵梁、上右纵梁、下右纵梁;所述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C型结构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板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二侧板作为限位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下部关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五侧板上分别设有一列均匀分布的连接排孔一;所述上前横梁、下前横梁、上后横梁、下后横梁均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第一横梁板,所述第一横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部相连,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上的连接排孔一匹配的螺纹孔一;所述上左纵梁、下左纵梁、上右纵梁、下右纵梁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C型结构的第一纵梁板、第二纵梁板、第三纵梁板、第四纵梁板、第五纵梁板,所述第三纵梁板两端设有开口形成H型,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限位板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开口两端剩余的纵梁板形成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第一纵梁板、第四纵梁板和第五纵梁板上分别设有一列均匀分布的连接排孔二;纵梁的两端插入前后立柱之中,横梁位于左右立柱之间,通过螺栓插入横梁上的螺纹孔一、立柱两端的连接排孔一、以及纵梁两端的连接排孔二进行螺纹连接,形成立方体型的述配电柜骨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横梁、下前横梁、上后横梁、下后横梁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简便的配电柜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朝辉刘朝云苑德胜李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倍思特电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