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67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并降低强弱电模块之间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部分成左框架和右框架的柜体、分别置于右框架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架体及分别置于左框架上的第五、第六和第七架体;第一架体用于放置PCS模块;第二架体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第三架体用于固定主开关;第四架体用于固定电表;第五架体用于固定直流断路器;第六架体用于固定主控模块;第七架体用于固定配电开关模块,第六架体的下方用于固定不间断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将弱电部分与强电部分实现左右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强电影响弱电部分的传输,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利用各框架,可以快速地实现固定。可以快速地实现固定。可以快速地实现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特别是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储能技术中的配电仓涉及多个机柜,如PCS柜、配电柜以及监控柜,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现场处理或维修都比较困难,故需要一种可以合理的箱体结构,从而可以集中放置PCS柜、配电柜以及监控柜等电气模块,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可以降低强弱电模块之间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并降低强弱电模块之间的影响。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包括柜体、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架体、竖直设置的第二架体、竖直设置的第三架体、竖直设置的第四架体、竖直设置的第五架体、水平设置的第六架体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七架体;所述柜体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内部分成左框架和右框架;若干个所述第一架体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于所述右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架体用于放置PCS模块;所述第二架体置于最下层的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并列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所述第三架体置于所述第二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三架体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三架体用于固定主开关;所述第四架体置于所述第三架体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四架体用于固定电表;所述第五架体置于所述左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五架体用于固定直流断路器;所述第六架体置于所述第五架体的下方,所述第六架体用于固定主控模块;所述第七架体置于所述第六架体的下方,所述第七架体上从上往下设有多个固定排,所述固定排用于固定配电开关模块,所述第七架体的下方用于固定不间断电源;其中,所述交流断路器通过所述主开关与市电连接,所述交流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CS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CS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与配电开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表连接于所述主开关与所述市电之间,所述主控模块的采集端连接于所述开关与所述交流断路器之间。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左框架和右框架,配合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第四架体、第五架体、第六架体以及第七架体,可以将弱电部分与强电部分实现左右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强电影响弱电部分的传输,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利用各框架的结构,可以快速地将各模块实现固定,利用PCS模块可以实现交直流转换,同时利用配电开关模块可以将市电向各设备实现配电,并配合不间断电源,可以在市电断电时,可以由不间断电源向配电模块的提供电能,以确保各模块可以实现持续工作,提高了可靠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右框架的右侧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镂空
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的右侧设有第一散热孔。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第一开口的前端设有左开门和右开门,所述左开门的左侧与所述柜体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右开门的右侧与所述柜体的右侧转动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开门和所述右开门朝向所述柜体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挡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开门和所述右开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适配的锁体。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开门上设有指示灯、监控平板、急停按钮或操作键盘中的至少一种。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且所述柜体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与所述柜体内部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框架位于所述第六架体和所述第七架体的前方设置有封板。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示出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的组装电气模块后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示出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合上左开门和右开门后的状态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柜体100、左框架110、右框架120、左开门130、右开门140、挡部150、散热板160;第一架体200、第二架体300、第三架体400、第四架体500、第五架体600、第六架体700、第七架体800、固定排810、PCS模块910、交流断路器920、主开关930、电表940、直流断路器950、主控模块960、配电开关模块970、不间断电源9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
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3]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包括柜体100、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架体200、竖直设置的第二架体300、竖直设置的第三架体400、竖直设置的第四架体500、竖直设置的第五架体600、水平设置的第六架体700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七架体800;柜体100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内部分成左框架110和右框架120;若干个第一架体200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于右框架120的上端,第一架体200用于放置PCS模块910;第二架体300置于最下层的第一架体200的下端并固定于右框架120上,第二架体300上开设有若干个并列的卡槽,卡槽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920;第三架体400置于第二架体300的下端并固定于右框架120上,第三架体400开设有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集装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正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内部分成左框架和右框架;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架体,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于所述右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架体用于放置PCS模块;竖直设置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置于最下层的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并列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设交流断路器;竖直设置的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置于所述第二架体的下端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三架体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三架体用于固定主开关;竖直设置的第四架体,所述第四架体置于所述第三架体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右框架上,所述第四架体用于固定电表;竖直设置的第五架体,所述第五架体置于所述左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五架体用于固定直流断路器;水平设置的第六架体,所述第六架体置于所述第五架体的下方,所述第六架体用于固定主控模块;竖直设置的第七架体,所述第七架体置于所述第六架体的下方,所述第七架体上从上往下设有多个固定排,所述固定排用于固定配电开关模块,所述第七架体的下方用于固定不间断电源;其中,所述交流断路器通过所述主开关与市电连接,所述交流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CS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CS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端与配电开口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通周凌殷明福敖长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