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盘记录重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90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盘记录设备将时间压缩数字数据以预定个区段为间隔排列为多个簇,长于交错长度的簇链接区段配置于每个簇的每个链接部分,并接着交错排列数字数据并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以便在逐个簇地记录数据时交错排列在簇链接区段的范围内,还提供盘重放设备,通过从盘形记录介质上重放记录数据以将长于交错排列长度的簇链接区段置于每个由预定个数区段组成的簇的链接部分来获得重放数据。(*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记录设备和(或)盘重放设备。更准确地说,涉及借助于光学装置记录和(或)重放数字数据的盘记录设备和(或)盘重放设备。光盘记录容量比磁盘大2或3位数字,同时以比磁带记录介质较高的速度进行存取。光盘的另一优点是允许对介质进行无接触的数据记录/重放并且在耐用性方面更为优越,使得光盘在最近几年变得十分流行。所谓小型盘(CD)便是光盘中广为人知的一种。同时,为提供一种使用光盘的便携式尤其是衣袋里放得下的耳机立体声音响或类似记录/重放设备,已规定使用盘直径12cm的小型盘和盘直径8cm的小型盘(所谓CD单板)而只要关心盘格式。然而,由于12cm的盘直径,使记录/重放设备太笨重以至不易携带。因此认为直径8cm或更小的盘是方便的。然而,如要构造使用8cm或更小的光盘的便携或口袋大小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则有如下问题。如果使用标准CD格式,即以44.1KHz采样频率采样,以16位来进行量化的在光盘上记录立体声数字PCM音频信号,该光盘是由厂家提供的,其中的这些信号仅仅由用户进行重放(CD-DA格式),直径为8cm的光盘的重放时间(记录时间)至多为20至22分钟,这意味着古典音乐不能完全记录在一个盘面上。74分钟或更长的重放时间,大约等于12cm直径小型盘的重放时间是合乎要求的。此外使用该CD-DA格式,用由户来记录是不切实际的。此外,非接触型光学拾取装置对机械振动很脆弱并易受偏迹或散焦。这样,当设备是便携式时,需作某些严格限制以防偏迹或散焦对重放操作的有害影响。另一方面,以CD-MO格式(例如可记录磁-光盘的格式)作为以上所提到标准CD格式(CD-DA格式)的一种扩展格式,直径8cm盘的记录/重放时间如CD-DA格式一样仅为20至22分钟。该光学拾取装置同样易受由于机械振动带来的偏迹或散焦,这样须作些限制以防其对记录/重放操作的任何不良作用。对于CD-I(CD交互)格式,将下面表1示出的A级到C级规定为记录/重放位压缩数字音频信号的方式。表1级 采样频率 量化位数 带宽 重放时间(立体声/单声)A 37.8KHz 8 17KHz 2/4B 37.8KHz 4 17KHz 4/8C 18.9KHz 4 8.5KHz 8/16当重放例如用B级模式记录的盘时,重放由标准CD-DA格式数字信号的4倍位压缩得到的信号。这样,如果所有记录数字为立体声音频压缩数据,重放时间变为四倍,或可实现四信道数据的重放,从而使得用直径8cm或更小的光盘进行70分钟或更长的重放成为可能。与此同时,用CD-I格式,以与标准CD-DA格式相同的线性速度旋转驱动该光盘,使得以盘上一个单位至几个记录单位的速率重放连续音频压缩数据,其中n为对应于重放时间或数据的位压缩速率的数字,对B级立体声方式n等于4(n=4)。该单位称为块或区段,由98个帧构成,其周期为1/75秒。因此,使用这种B级立体声方式,数据串中的四个区段之一为音频区段,例如S D D D S D D D……其中S为音频区段,而D为其它数据区段,该数据串逐区段地记录在盘上。然而,对实际记录来说,由于上述数据串进行了类似于普通CD格式音频数据的预定编码例如错误纠正编码和交错,以扰频方式将音频区段S的数据和数据区段D的数据排列于盘的记录区段中。其它数据区段D可以是例如视频或计算机数据。当位压缩音频信号也为数据区段D所用时,其中四信道音频区段S1到S4循环排列的数据串,即数据串S1 S2 S3 S4 S1 S2 S3 S4……被编码并记录在盘上。当记录和重放连续音频信号时,上述四信道音频信号顺序链接起始于第一信道终止于第四端。更具体地说,对应于音频区段S1的信道1数据从盘的最内到最外边加以重放。对应于音频区段S2的信道2数据从盘的最里到最外边加以重放。对应于下一音频区段S3的信道3数据从盘的最里到最外边重放。最后,对应于音频区段S4的信道4数据从盘的最里到最外边重放以数据重放连续四倍的时间区间。然而,对上述连续重放,较长距地跨越内和外盘边缘的若干次跳迹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迹跳跃不能即刻实现,重放数据短时间就耗尽了,即意味着音暂时被中断。另一方面,当连续音频信号被记录,则不可能如例子那样只记录区段2信号,因为在记录时数据必须进行交错。即,区段2数据须与相邻和耦数的相邻区段例如区段S1和S3交错,使得重写先前记录区段的信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记录连续压缩音频数据是极为困难的。此外,如果可在上述多个压缩方式之间进行切换选择则是合乎要求的,因为可以大大增加记录/重放设备的用处。然而,如果必须对每个由切换选择所选的压缩方式改变盘的旋转速度,记录图案或信号处理操作,该电路会变得非常复杂使得供给廉价设备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最好使由控制操作、记录图案或信号处理操作作为不同压缩方式的结果带来的变化尽可能小。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用小尺寸盘也有可能进行足够长时间的连续记录和连续重放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由于交错而在将压缩音频数据记录在盘上时的处理复杂性的盘记录/重放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由于多种压缩方式间切换选择的结果带来的控制或信号处理操作的变化最小化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压缩数字数据的盘记录设备,该设备包含用于暂时存储数字数据的存储装置,用于将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的所述数字数据以预定个数区段为间隔排列成多个族,将簇链接区段附加在每个所述簇的链接部分的装置,每个所述簇链接区段长于所述数字数据的交错长度,因此通过交错并将已交错数据记录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对每个所述簇内的数字数据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盘重放设备,它包含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该介质上记录有以预定个数区段为间隔排列成多个簇的压缩的数字数据,该介质在每个所述簇的链接部分备有每一个长于交错长度的簇链接区段并接着交错,该盘重放设备还包含用于暂时存储来自所述重放装置的重放数据的存储装置,以及当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的所述重放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定量时使所述重放数据被重写以便将过剩预定数据量的读出空间保留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控制装置。存储装置使由于压缩方式的差异的记录/重放操作的变化最少,并汲收由机械振动引起的记录/重放操作的起伏。在记录时,以和主导压缩方式一致的数据传送速率将记录数据写入所述存储装置并间歇读出,即以脉冲串方式和预定的标准数据传送速率将记录数据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上。在重放时,间歇地重放数据即以脉冲串方式以预定标准的数据传送速率从盘形记录介质读出并写到所述存储装置以便以和主导压缩方式一致的数据传送速率将数据读出。逐个簇地进行盘形记录介质的记录。由于长于交错长度的簇链接区段置于相邻簇之间,可进行记录以包括簇链接区段而消去交错对相邻簇的影响。将簇和簇链接区段用作记录单位,可独立于逐个簇地进行记录而无须考虑交错对其它簇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在记录故障时处理以及重新记录。对重放而言,由于簇链接区段而脱落的重放数据可通过配置用于暂时存储重放数据的存储装置减缓以使可从存储装置获得连续重放数据。应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最好用于记录和(或)重放位压缩数据(时间压缩数据)的设备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时间压缩数字数据的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用于暂时存储所述数字数据的存储装置,以及  用于将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的所述数据数据以预定个数区段为间隔排列成多个簇、将簇链接区段附加在每个所述簇的链接部分,每个所述簇链接区段长于所述数字数据的交错长度,并接着通过交错及将交错数据记录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而对每个所述簇内数字数据加以处理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0-8-24 222821/901.用于在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时间压缩数字数据的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暂时存储所述数字数据的存储装置,以及用于将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的所述数据数据以预定个数区段为间隔排列成多个簇、将簇链接区段附加在每个所述簇的链接部分,每个所述簇链接区段长于所述数字数据的交错长度,并接着通过交错及将交错数据记录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而对每个所述簇内数字数据加以处理的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存储装置读出的控制装置,当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的所述数字数据量超过第一预定量的数据时,则从所述存储装置连续地读出所述第一数字数据量的数据以始终将超出第二预定量数据的写空间保持于所述存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也用于控制记录位置以将从所述存储装置间隙读出的所述第一预定量的记录数据的数据连续地记录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记录迹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控制操作以便当所述记录装置变得不能记录数据时,中止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记录数据并将所述记录装置复位为其可记录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使不可记录的记录数据再次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以便与所述不可记录数据前的记录数据邻接地进行记录。4.如权利要求3所述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不可记录状态复位为可记录状态时所述第二预定数据量超过输入到所述存储装置的数据量。5.如权利要求3所述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数据量对应于一簇的数据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保旭安藤亮小幡英生长秀树吉田忠雄藤家和彦藤泽裕利武川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