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盘形记录介质及其录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90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盘形记录介质及使用该记录介质的记录/重放设备。盘形记录介质直径不大于80mm,以大约1.6μm迹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记录迹。将超过130M字节信息以数据压缩形态记录在记录迹上,而以恒定线速度驱动记录介质旋转以记录及光学重放该信息。记录/重放设备包括数据压缩电路与记录编码电路之间的缓冲存储器,而在重放时缓冲存储器位于重放译码电路的数据扩展电路之间。适当选择缓冲存储器容量,即使在记录或重放时出现扫描位置迹跳跃,记录及重放可不受影响地继续进行。(*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形记录介质例如单放盘、只能记录一次的一次写盘或可反复记录的重写盘以及记录/重放设备。当前,作为盘形记录介质的光盘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单放型、一次写型及重写型,并有各种盘直径及记录容量。作为光盘的特色之一,它尺寸较小但能记录和(或)重放较大量的信息。例如,就小型盘(CD)来说,作为专用于音频信号重放的光盘,在盘的50-116mm直径区域中以1.6μm迹间距螺旋形成载有一系列坑的记录迹,所述盘为120mm直径,并且可将持续60分钟的双声道音频信号记录于该盘。利用小型盘,该盘以1.2到1.4m/s的恒定线速度进行旋转,而由光拾取器扫描盘上形成的记录迹以利用光衍射现象检测盘上有无坑,从而重放所录信号。在重放时,为使光拾取器正确扫描记录迹,除了聚焦伺服控制,还要执行迹伺服控制。最近,已有直径80mm的小尺寸光盘,这种光盘的记录规格和信号格式类型于小型盘,但其重放时间比小型盘短,即,数据容量小于小型盘。还出现一种利用小型盘尺寸小特征的车载型或便携型重放设备。对于这种重放设备,装置须能应付振动。更具体地说,振动会产生迹跳跃,即光学拾取器扫描位置跳跃。如出现迹跳跃,迹伺服控制及聚焦伺服控制会失常,中断重放信号或产生非本质或强加的重放信号。常规做法是通过坚固的机械抗振机构来对付振动。同时,设计一种将盘用作记录介质以具有比小型盘直径更小尺寸的重放设备是困难的。由于小型盘直径为120mm,重放设备尺寸的减少不能超过一限定值,即该设备尺寸太大以至不能用作便携设备。此外,对便携型设备,用作对付振动的制动装置的坚固的抗振机构必然引起尺寸增大,尽管要求的是减小设备尺寸。尽管可以期待减小数据容量或重放时间来减小盘尺寸从而减小重放设备尺寸,但由于重放时间相应减小,便携型设备的优点也减少一半。事实上,这种小尺寸便携型设备尚未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形记录介质及其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从而减小设备尺寸而不减小数据容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直径不大于80mm的盘形记录介质,其中以大约1.6μm为迹间距形成记录迹,将不少于130M字节的信息以数据压缩方式记录于所述记录迹,并且以恒定线速度实现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所录信息信号的重放。将盘形记录介质用作记录介质的记录设备包含用于以恒定线速度旋转地驱动盘形记录介质的盘驱动装置,用于对输入数字信息进行数据压缩的数据压缩装置,通过错误纠正编码和适于记录的预定调制对来自数据压缩装置的压缩数据进行处理的记录编码电路,用于将编码数据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的磁头,以及置于数据压缩电路和记录编码电路之间的缓冲存储器,所述缓冲存储器至少具有能存储来自数据压缩电路的数据的数据容量,该容量对应于从盘形记录介质的记录位置出现跳迹至复位为正确迹位置所经过的记录时间。用于有选择重放来自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的重放设备包含用于以恒定线速度驱动盘形记录介质旋转的盘驱动装置,用于从盘形记录介质读取压缩数据的光学头,用于从光学头的输出检出重放信号的RF电路,用于以错误纠正译码和与记录时执行的调制互补的解调对RF电路输出的重放信号加以处理的重放译码电路,以及置于重放译码电路的数据扩展电路之间的缓冲存储器,所述缓冲存储器至少足以将对应于从盘形记录介质重放位置出现跳迹到重放位置复位为正确迹位置所经过的重放时间的数据送到数据扩展电路。尽管盘形记录介质具有不大于80mm的极小直径,但可通过数据压缩来记录数据使得130M字节或更多的信息,例如持续60分钟以上时间更具体为74分钟的音频信号可被记录或重放。借助记录设备,通过数据压缩以及将纠错码数据附加在数字数据上,将数字数据记录在直径不大于80mm的小尺寸的盘形记录介质上。如果在记录时出现盘形记录介质上的迹跳跃,则中止从缓冲存储器的数据读出以便只进行从数据压缩电路的数据读出,当记录位置复位为S正确位置后,重新启动从缓冲存储器的数据读出,从而保证连续数据记录。如果在重放时出现迹跳跃,则中止将数据记录到缓冲存储器而只进行数据读出。在纠正重放位置后重新启动数据重写以继续重放而不中断重放信号。附图说明图1A为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盘形记录介质结构的平面视图。图1B为说明图1A所示盘形记录介质的侧面立视图。图2为说明装有单放型光盘的盘匣的平面视图。图3为其底视图。图4是说明装有用于录放的磁光盘的盘匣的平面视图。图5是其底视图。图6为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图7为说明图6所示盘记录和(或)重放设备的记录操作的时序图。下面是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盘形记录介质(下文称之为盘)的规格说明。参考图1A,盘1的外径D为64mm,中央孔径d为10mm,阴影表示的信号记录区W的直径为32mm或更大。盘1的厚度t,如图1B所示,等于1.2mm。以1.6μm迹距在盘1上旋转形成记录迹。以1.2到1.4m/s的恒定线速度驱动盘1旋转。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记录信息的压缩来记录130M字节或更多的信息。例如,当音频信号以每个样本16位,比如说44.1KHz采样频率进行模拟到数字的变换时,60分钟或更长的双声道音频数据可通过例如1/4的压缩比例数字音频数据加以记录和(或)重放。对本实施例来说,可考虑两种不同盘形。本实施例提供单放型光盘和重写型磁光盘,前者以注模成型等方式产生的一连串的坑来记录信号,后者带有用于记录、重放及擦除的光磁记录层。单放型光盘包括聚碳酸酯或PMMA制成的透明圆盘基片,将信息信号此处为一串坑形式音频信号通过用与信息信号一致的注塑模板和压模槽的注模成型方法转印在该基片上。金属例如铝的反射膜例如通过真空积淀或溅射的方法积淀在记录层表面,并将UV树脂或类似物的保护层例如通过喷涂加到反射层。可重写磁光盘包括用透明塑料例如聚碳酸酯或PMMA制成的圆盘基片,通过例如真空积淀或溅射将例如TbFeCo的光磁记录膜(正交磁化膜)积淀在该基片上,并将例如UV树脂的保护膜积淀于其上。应注意到,在磁光盘的场合下,记录条件由盘的30-32mm直径区域上一串加工成预制坑或预制图案的坑加以预记录的,如图1A虚线所示,该预记录与例如注模成型圆盘基片的模制同时进行。盘1还加工有寻迹控制用的预加工槽,即该预制槽用于控制光学头发射的在盘上的光点。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槽中记录的绝对时间代码叠加在摇摆信号上以便寻迹。在本实施例中,盘1装于盘匣中以防盘损坏及灰尘积淀。装有单放型光盘的盘匣配有匣主体2,它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上一半如下一半构成。开闭孔径2a的活门片3用于部分地将装在匣主体2内部的盘1的信号记录区W暴露于匣主体之外,该活门片可滑动地装在匣主体2上。该活门片3通过弯曲金属片或树脂片或注模成型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加工成L形。接近活门片3较短侧的一端被弯曲以和匣主体2的端面轮廓相统一。活门片在该弯曲部分由匣主体2支撑。再看图3,活门片3以箭头A所示方向偏移以打开匣主体2的孔径2a,至少将盘1的记录区域W暴露在外。换言之,以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活门片,使光学头和盘处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应注意到,在该单放盘中,盘匣的一个主侧并未设有孔径使盘面对如下文所述的磁头,但设有其尺寸略小于匣主体2外部轮廓的矩形区4用于加贴标鉴等,即指示盘1记录内容的图片或文字。在匣主体2内部,设有锁定件5,用于当活门片处于关闭加工在匣主体2上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形记录介质包含有:盘形透明基片、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记录膜和置于所述记录膜上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片的直径不大于80mm,以大约1.6μm的迹间距形成记录迹,将不少于130兆字节的信息以数据压缩形式记录于所述记录迹,  以恒定线速度实现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所记录信息信号的重放。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0-8-23 221725/901.一种盘形记录介质包含有盘形透明基片、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记录膜和置于所述记录膜上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的直径不大于80mm,以大约1.6μm的迹间距形成记录迹,将不少于130兆字节的信息以数据压缩形式记录于所述记录迹,以恒定线速度实现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所记录信息信号的重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盘形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除了以数据压缩形态的信息,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绝对时间信息。3.一种盘形记录介质的记录设备,包含有用于旋转驱动盘形记录介质的旋转驱动装置,该盘形记录介质包含盘形透明基片、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记录膜和置于所述记录膜上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直径不大于80mm,以大约1.6μm迹间距形成记录迹,将不少于130兆字节的信息以数据压缩形态记录于所述记录迹,以恒定线速度实现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所记录信息信号的重放,用于对输入数字信息进行数据压缩的数据压缩装置,用错误纠正编码及预定调制处理来自所述数据压缩装置的压缩数据的记录编码装置,用于将来自所述记录编码装置的编码数据记录在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的记录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数据压缩装置和所述记录编码装置之间的缓冲存储器,所述缓冲存储器至少有存储其对应记录时间为从所述盘形记录介质上出现所述记录装置的迹跳跃至复位到正确迹位置经过时间的来自所述数据压缩装置的数据的数据容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包含用于检测在记录操作时是否已出现迹跳跃的振动检测装置及用于当来自所述振动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指出在记录操作时出现迹跳跃时终止将压缩数据从所述数据压缩装置送到所述记录编码装置并且将压缩数据从所述数据压缩装置送到所述缓冲存储器的控制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盘形记录介质的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存储器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从而以和所述数据压缩装置的数据压缩速率一致的速率读出所述缓冲存储器所存储数据,所述速率高于所述数据压缩装置写数据到所述缓冲存储器的速率。6.一种盘形记录介质的重放设备,包含有用于旋转驱动盘形记录介质的旋转驱动装置,该盘形记录介质包含盘形透明基片、置于所述基片上的记录膜和置于所述记录膜上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直径不大于80mm,以大约1.6μm迹间距形成记录迹,将不少于130兆字节的信息以数据压缩形态记录于所述记录迹,以恒定线速度实现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所记录信息信号的重放,用于从所述盘形记录介质读出压缩数据的光学头,用于从所述光学头的输出检出重放信号的RF电路,用于以错误纠正译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贺曲雄鹤岛克明吉田忠雄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