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及电源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59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0
本申请适用于电源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及电源表头,其中,参数监控电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采集电源在工作时的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并向主控模块发送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主控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并向以太网通信模块发送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以太网通信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以太网自动化技术通信协议向上位机发送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从而可以及时且准确地将电源的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传输至上位机,进而能够实现对电源的预设电参量的实时监控,提高了电源的稳定性。电源的稳定性。电源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及电源表头


[0001]本申请属于电源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及电源表头。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源的充放电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源工作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对电源的电压或电流等参数进行监控,以基于电源的各项参数实现对电源的充放电过程的管理。在对电源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时,通常需要通过电源参数采集电路采集电源的各项参数的值,并将采集到的电源的各项参数的值发送给上位机。
[0003]现有的电源参数采集电路通常是基于推荐标准485(Recommendation Standard 485,RS485)通信协议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的,该通信方式的通信速度较慢,通信可靠性较低,因此无法及时且准确地将电源的各项参数的值传输至上位机,进而无法实现对电源的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控,降低了电源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及电源表头,以解决现有的电源参数监控电路无法及时且准确地将电源的各项参数的值传输至上位机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包括:
[0006]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在工作时的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并向主控模块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
[0007]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并向以太网通信模块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
[0008]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以太网自动化技术通信协议向上位机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
[0009]可选的,所述参数监控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源和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参数设置模块;
[0010]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上位机传输的针对所述电源的预设电参量的设置值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
[0011]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参数设置模块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设置值;
[0012]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电参量的设置值对所述电源的预设电参量的值进行调整,将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值调整为所述设置值。
[0013]可选的,所述预设电参量包括电压和电流;相应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及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0014]所述电压采集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在工作时的电压信号,并向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发送所述电压信号;
[0015]所述电流采集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在工作时的电流信号,并
向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发送所述电流信号;
[0016]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电压采集单元、所述电流采集单元及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所述电源的实际电压值,以及将所述电流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所述电源的实际电流值,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实际电压值和所述实际电流值。
[0017]可选的,所述预设电参量包括电压和电流;相应地,所述参数设置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电压设置单元、电流设置单元及信号参考单元;
[0018]所述信号参考单元,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提供参考电压信号;
[0019]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电压设置单元及所述电流设置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针对所述电源的电压设置值和电流设置值,基于所述参考电压信号将所述电压设置值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所述电源的电压设置信号,并向所述电压设置单元发送所述电压设置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参考电压信号将所述电流设置值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所述电源的电流设置信号,并向所述电流设置单元发送所述电流设置信号;
[0020]所述电压设置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电压设置信号对所述电源的电压进行调整;
[0021]所述电流设置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电流设置信号对所述电源的电流进行调整。
[0022]可选的,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包括:以太网接口芯片、物理层收发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及第一电感;
[0023]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电源脚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电源地,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一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一数据传输脚,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二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二数据传输脚,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三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三数据传输脚,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四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四数据传输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大地,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一电源反馈脚、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所述电源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二电源反馈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三电源反馈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电源地,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数据接收脚和数据发送脚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0024]可选的,所述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及第一运算放大器;
[0025]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电压采集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接所述电源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和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和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均接所述电源地。
[0026]可选的,所述电流采集单元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及第二运算放大器;
[0027]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在工作时的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并向主控模块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并向以太网通信模块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基于以太网自动化技术通信协议向上位机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实际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监控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源和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参数设置模块;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上位机传输的针对所述电源的预设电参量的设置值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参数设置模块发送所述预设电参量的设置值;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电参量的设置值对所述电源的预设电参量的值进行调整,将所述预设电参量的值调整为所述设置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参量包括电压和电流;相应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及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电压采集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在工作时的电压信号,并向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发送所述电压信号;所述电流采集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在工作时的电流信号,并向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发送所述电流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电压采集单元、所述电流采集单元及所述主控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参量包括电压和电流;相应地,所述参数设置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单元、电压设置单元、电流设置单元及信号参考单元;所述信号参考单元,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提供参考电压信号;所述信号转换单元,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电压设置单元及所述电流设置单元连接;所述电压设置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流设置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的参数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包括:以太网接口芯片、物理层收发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及第一电感;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电源脚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电源地,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一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一数据传输脚,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二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二数据传输脚,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三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三数据传输脚,所述以太网接口芯片的第四数据传输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四数据传输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
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大地,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一电源反馈脚、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源,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所述电源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二电源反馈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第三电源反馈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电源地,所述物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宏周赞胡新平杨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