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320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4
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腔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和压缩空气入口管路,压缩空气入口管路与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的气体驱动入口管路相连接;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和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入口安全阀和第二入口安全阀,另一端通过二氧化碳总管路分别与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进口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引入一路与液体二氧化碳相同压力的气体二氧化碳对系统首先增压,以防止液体二氧化碳由于压差流入系统管路时候就能保持液体状态而形成干冰固体堵塞系统管道的问题。而形成干冰固体堵塞系统管道的问题。而形成干冰固体堵塞系统管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干冰清洗
,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工业领域的物体表面清洗均采用人工借助工具进行物理清洗、使用特殊清洁剂(化学溶剂等)进行化学清洗、电化学清洗。而这些表面清洗的方案存在效率低下、表面清洗效果不佳、质量不稳定,大量使用化学品对环境保护和现场操作带来巨大压力、溶剂和化学品使用后需要后续再处理等问题。
[0003]近年来,从国外开始流行一种新型液体二氧化碳干冰清洗的技术解决方案引进国内,就是将液体二氧化碳15barg通常增压到60barg,然后输送到特定设计的喷头,利用二氧化碳特殊的物理性质,液体二氧化碳离开喷头的瞬间物理状态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俗称干冰,极细小的干冰固体颗粒冲击到需要处理的物体表面。干冰清洗的独特之处在于干冰颗粒在冲击瞬间气化。干冰颗粒在千分之几秒内体积膨胀近800倍,这样就在冲击点造成"微型爆炸"。由于CO2瞬间挥发掉了,干冰清洗过程没有产生任何二次废物,留下需要收集清理的只是清除下来的污垢。
[0004]但是,液体二氧化碳从液体状态的15barg压力增压到60barg增压过程首先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难点:
[0005]首先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液体二氧化碳在液体储槽中通常是在压力15

20 Barg,温度在

15
°
C。那么首先要解决液体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下游不存在压力的管道中而不产生凝固,一旦液体二氧化碳凝固成固体干冰,那么干冰就会堵塞下游管道,上游的液体二氧化碳无法输送到下游管道和相应的增压设备系统中,干冰清洗无法实现功能。
[0006]其次,干冰清洗通常要求在喷头出口前液体二氧化碳压力达到60barg为适宜,只要系统开始工作的那刻起,管道中的液体二氧化碳需要长期保持高压,那么对整个管道系统中如何确保管道和系统的安全需要给予充分考虑;另外,而当干冰清洗短时间需要停止工作时,管道中依然充满了高压的液体二氧化碳,这时候由于管道无法实现100%的绝热效果,那么环境的温度会传递给低温的液体二氧化碳,当液体二氧化碳受热升温后,它可以从液体的状态转化成气态,液体二氧化碳气化后体积比大致在1:500,也就是说相同体积的液体二氧化碳完全转换成气体状态,体积膨胀约500倍,这就需要我们在考虑液体二氧化碳在管道内本身高压安全因素以外,还需要考虑二体二氧化碳气化后体积大大膨胀而对系统造成的安全隐患给予高度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引入一路与液体二氧化碳相
同压力的气体二氧化碳对系统首先增压,确认系统管路内气体压力高于能使液体二氧化碳直接凝固成干冰固体的压力点;以防止液体二氧化碳由于压差流入系统管路时候就能保持液体状态而形成干冰固体堵塞系统管道的问题。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和压缩空气入口管路,所述压缩空气入口管路上固定安装有压缩空气处理单元,所述压缩空气入口管路分别通过压缩空气分支管路与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的驱动气体入口管路相连接;
[0010]所述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和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入口安全阀和第二入口安全阀,所述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和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均固定连接在二氧化碳总管路的一端,所述二氧化碳总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出口端均与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路相连接,所述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路和气体出口管路均设置在箱体内腔的另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
[0012]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碳总管路上和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路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相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碳总管路上固定安装有Y型过滤器。
[0014]优选地,所述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和二氧化碳总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一弹簧式安全阀;所述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两端的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二弹簧式安全阀。
[0015]优选地,所述箱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缩空气压力显示面屏、液体二氧化碳入口和出口压力显示面屏、电源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所述压缩空气压力显示面屏、液体二氧化碳入口和出口压力显示面屏、电源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1引入一路与液体二氧化碳相同压力的气体二氧化碳对系统首先增压,确认系统管路内气体压力高于能使液体二氧化碳直接凝固成干冰固体的压力点;以防止液体二氧化碳由于压差流入系统管路时候就能保持液体状态而形成干冰固体堵塞系统管道的问题。通过采用双泵形式,一备一用,当其中一台无论任何原因产生故障或停机时,均可快速切换增压泵,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通过设置弹簧式安全阀,当任何外界环境热量导入使二氧化碳温度升高而部分气化,管道压力持续升高到一定设定值时候,弹簧式安全阀会自动起跳进行放空,以确保系统人员生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 本技术的系统原理图;
[0019]图2 本技术中箱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 本技术中箱体内腔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4 本技术中箱体内腔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2、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3、压缩空气入口管路;4、压缩空气处理单元;5、压缩空气分支管路;6、第一增压泵;7、第二增压泵;8、气体出口管路;9、第一入口安全阀;10、第二入口安全阀;11、二氧化碳总管路;12、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路;13、第一球阀;14、第二球阀;15、箱体;16、压力变送器;17、Y型过滤器;18、第一弹簧式安全阀;19、第二弹簧式安全阀;20、压缩空气压力显示面屏;21、液体二氧化碳入口和出口压力显示面屏;22、电源指示灯;23、故障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包括箱体15,箱体15内腔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5),所述箱体(15)内腔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1)、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2)和压缩空气入口管路(3),所述压缩空气入口管路(3)上固定安装有压缩空气处理单元(4),所述压缩空气入口管路(3)分别通过压缩空气分支管路(5)与第一增压泵(6)、第二增压泵(7)的驱动气体入口管路相连接;所述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1)和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入口安全阀(9)和第二入口安全阀(10),所述气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1)和液体二氧化碳入口管路(2)均固定连接在二氧化碳总管路(11)的一端,所述二氧化碳总管路(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增压泵(6)和第二增压泵(7)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泵(6)和第二增压泵(7)的出口端均与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路(12)相连接,所述液体二氧化碳出口管路(12)和气体出口管路(8)均设置在箱体(15)内腔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干冰清洗的液态二氧化碳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泵(6)和第二增压泵(7)的两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球阀(13)和第二球阀(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晟
申请(专利权)人:狮耀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