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84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杆体,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壁焊接于通槽的内底壁,所述杆体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气缸的气杆推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推动连接板和辅助组件向下移动,使阻尼板下压抵住三通管的外表面中心处,通过阻尼板与三通管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及压力进行限制,并通过辅助组件将三通管的两端管体限制,进而不需要夹爪通过管口处对其进行夹持,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三通管的限制效果,使其在加工过程中稳固,提高了三通管的加工效率。的加工效率。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三通管加工
,具体为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0002]有三个开口的管接头 叫三通管。三通管广泛用于输送液体、气体的管网中。因输送介质不同,三通管的材质分为:铸铁、铸钢、铸铜、铸铝、塑料、玻璃等;
[0003]三通管加工时均需要对其进行夹持,以方便进行加工,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
[0004]现有的三通管夹持机构多数通过夹爪夹持三个管口处,进而会遮挡部分管口处无法进行加工处理,且由于三通管的管口处较薄,在夹爪夹持加工时容易产生滑动,影响三通管加工效率;
[0005]现有的三通管夹持机构需要整体的调整装置进行旋转角度,进而通过装置的旋转调整带动三通管的方式进行调整,而此方式调整三通管时较为笨重,无法精细的调整三通管的角度加工,为此,提出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壳体(10)、底板(11)、第一凹槽(12)、通槽(13)和第二凹槽(14);所述壳体(10)的前表面一侧开设有通槽(13),所述壳体(10)位于通槽(13)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4);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撑板(30)、第一齿轮(31)、电机(32)、杆体(33)、第二齿轮(34)、第三凹槽(35)、第一轴承(36)、三通管(37)、连接杆(38)、电动气缸(39)、第二轴承(392)、连接板(393)和阻尼板(39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电机(32),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所述第一齿轮(31)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4),所述第二齿轮(34)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36)转动连接有杆体(33),所述第一轴承(36)的外侧壁焊接于通槽(13)的内底壁,所述杆体(33)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撑板(30),所述连接杆(38)的底端通过第二轴承(392)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93),所述连接板(39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阻尼板(394),所述电动气缸(39)的气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8)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管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的底部安装有旋转组件(2),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外筒(20)和内筒(21),所述外筒(20)的底端焊接于底板(11)的顶部,所述外筒(2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内筒(21),所述内筒(21)的顶部焊接于壳体(10)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赵丹王荣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阳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