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56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包括电梯井道、外延平台和原建筑楼梯,所述电梯井道通过所述外延平台与住宅楼相通,所述原建筑楼梯的转角平台上设置有踏步楼梯,所述外延平台与所述踏步楼梯之间设置有中间梁,所述外延平台连接至所述中间梁,所述中间梁上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斜坡平台,所述斜坡平台连接原建筑楼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原建筑楼梯转角增加踏步到达外延平台,使得电梯停梯厅与转角平台合二为一,降低了斜坡平台的斜度,再通过斜坡平台达到入户的目的,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转动机构与斜坡平台连接,使得此后增的坡道根据原建筑层间距不同进行调整后加装电梯在半层进入建筑内能够满足不同需求。梯在半层进入建筑内能够满足不同需求。梯在半层进入建筑内能够满足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旧房加装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人口老龀化日益加剧,为改善人们出行,我国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出了具体实施政策,在原建筑外加装电梯解决上下交通问题。目前很多已有建筑由于建设初期市政规划不到位,使得可加装电梯的位置受限。比较常见到的是在原进楼道门口外加装一台电梯,然后通过一个连接通道进入楼内,进入楼内大多设在进楼道的楼梯转角位,人们出电梯入进楼道转角位还需走半层的楼梯才能到达入户门。对于需要轮椅出行或年纪大的人来说仍是不方便,常见有在转角位加一台无障碍扶手或是电动平台解决半层入户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解决方案,将转角平台外延,增大斜坡平台的长度降低斜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无障碍入户连廊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包括电梯井道、外延平台和原建筑楼梯,所述电梯井道通过所述外延平台与住宅楼相通,所述原建筑楼梯的转角平台上设置有踏步楼梯,所述外延平台与所述踏步楼梯之间设置有中间梁,所述外延平台连接至所述中间梁,所述中间梁上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斜坡平台,所述斜坡平台连接原建筑楼梯。
[0005]优选的,所述中间梁上设置有固定转动座,所述斜坡平台底部设置有中间转动座,所述固定转动座与所述中间转动座通过轴销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的底部两侧。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泵体、液压撑杆固定座、万向液压撑杆、导向滑块销和导向滑块座,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上,所述泵体连接所述万向液压撑杆,所述液压撑杆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中间梁上,所述万向液压撑杆连接在所述液压撑杆固定座上,所述导向滑块座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底部,所述万向液压撑杆通过所述导向滑块销连接所述导向滑块座。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液压撑杆固定座、万向液压撑杆、导向滑块销和导向滑块座,所述液压撑杆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中间梁上,所述万向液压撑杆连接在所述液压撑杆固定座上,所述导向滑块座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底部,所述万向液压撑杆通过所述导向滑块销连接所述导向滑块座。
[0009]优选的,所述斜坡平台的外宽度不超过1100mm。
[0010]优选的,所述斜坡平台末端设置有反转卡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原建筑楼梯转角增加踏步到达外
延平台,使得电梯停梯厅与转角平台合二为一,降低了斜坡平台的斜度,再通过斜坡平台达到入户的目的,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转动机构与斜坡平台连接,使得此后增的坡道根据原建筑层间距不同进行调整后加装电梯在半层进入建筑内能够满足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电梯井道1、外延平台2、原建筑楼梯3、住宅楼4、转角平台5、踏步楼梯6、中间梁7、固定转动座71、锚板72、转动机构8、液压撑杆固定座81、万向液压撑杆82、导向滑块销83、导向滑块座84、泵体85、油管86、斜坡平台9、中间转动座91、反转卡板92、反转卡板转轴9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8]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包括电梯井道1、外延平台2和原建筑楼梯3,所述电梯井道1通过所述外延平台2与住宅楼4相通,所述原建筑楼梯3的转角平台5上设置有踏步楼梯6,所述外延平台2与所述踏步楼梯6之间设置有中间梁7,所述外延平台2连接至所述中间梁7,所述中间梁7上通过转动机构8转动连接有斜坡平台9,所述斜坡平台9连接原建筑楼梯3。通过在原建筑楼梯3的转角平台5处增加踏步楼梯6,所述踏步楼梯6的顶部低于所述外延平台2,所述斜坡平台9设置在所述中间梁7上,所述斜坡平台9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梁7上,另一端搭在原建筑楼梯3上,形成一个斜坡(即无障碍通道),住户可坐电梯从电梯井道1进来,然后穿过所述外延平台2进来,然后走到所述斜坡平台9上,入户,所述斜坡平台9可根据实际安装需求在所述转动机构8的作用下进行调整。
[0020]中间梁7两端用锚板72通过螺栓固定在原建筑的梁上或者墙体上。
[0021]具体的,所述中间梁7上设置有固定转动座71,所述斜坡平台9底部设置有中间转
动座91,所述固定转动座71与所述中间转动座91通过光轴连接,这里的固定转动座71和中间转动座91起到连接作用使得所述斜坡平台9能够更好的转动以适应不同的斜角。
[0022]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8设置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机构8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9的底部两侧。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9两侧的所述转动机构8可以使得所述斜坡平台9在受力时转动更为平稳以及能够更轻松的转动。
[0023]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液压撑杆固定座81、万向液压撑杆82、导向滑块销83、导向滑块座84和泵体85,所述泵体85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9上,所述泵体85通过油管86连接所述万向液压撑杆82,所述液压撑杆固定座81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中间梁7上,所述万向液压撑杆8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液压撑杆固定座81上,所述导向滑块座84设置在所述斜坡平台9底部,所述万向液压撑杆82通过所述导向滑块销83连接所述导向滑块座84。在所述万向液压撑杆82端部设置有万向转头,当撑杆伸出与所述斜坡平台9上连接的导向滑块销83发生角度变化时可以随之转动,保证所述万向液压撑杆82直线运动。所述万向液压撑杆82端部设置有销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包括电梯井道、外延平台和原建筑楼梯,所述电梯井道通过所述外延平台与住宅楼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建筑楼梯的转角平台上设置有踏步楼梯,所述外延平台与所述踏步楼梯之间设置有中间梁,所述外延平台连接至所述中间梁,所述中间梁上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斜坡平台,所述斜坡平台连接原建筑楼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上设置有固定转动座,所述斜坡平台底部设置有中间转动座,所述固定转动座与所述中间转动座通过轴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障碍入户式连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斜坡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丰庞文飞王学民邓浩然岳岭
申请(专利权)人:快意美好加装电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