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54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后视镜,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正面设有主反射区以及相邻而设的次反射区,所述主反射区与次反射区均设有反射镜,所述主反射区的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大于次反射区的曲率半径,所述主反射区的面积亦是大于所述次反射区,所述镜框的侧部设有与镜框的正反面相互垂直的长方形的侧指示灯,所述镜框的反面设有远近光照明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正对于侧方的侧指示灯对侧方来车进行警示,有效降低了农村交通事故的概率,并且提供了两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反射镜,配合侧指示灯,为驾驶员展示了2种不同区域和范围的侧方与后方展示,因此驾驶员可以更好地应对农村错综复杂的路面,进行安全驾驶。进行安全驾驶。进行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后视镜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照明后视镜。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视镜能够为驾驶员及时提供来自车辆侧后方信息。在乡村行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路灯较少,尤其是在农场、野外或者是乡村道路这些复杂路况的场合,对于车辆侧方照明就更加紧迫并且具有实际意义,尤其是现有的农用车辆不能很好地提醒侧方来车注意回避。
[0003]不但如此,在农用机车上的反射镜往往结构较为简单,可视范围较小,在比城市环境更加复杂的农场、野外、乡村道路上行走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为驾驶员提供更多来自侧后方的环境讯息,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够解决农用车辆在农村复杂路况如何获得更加安全有效驾驶的辅助用后视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照明后视镜,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5]一种照明后视镜,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正面设有主反射区以及相邻而设的次反射区,所述主反射区与次反射区均设有反射镜,所述主反射区的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大于次反射区的曲率半径,所述主反射区的面积亦是大于所述次反射区,所述镜框的侧部设有与镜框的正反面相互垂直的长方形的侧指示灯,所述镜框的反面设有远近光照明件。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反射区的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1800mm

2000mm。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次反射区的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500mm

800mm。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反射区设于所述次反射区的正下方或者左右侧。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反射区设于所述次反射区的正下方时,所述镜框的高度大于自身的宽度,所述主反射区与次反射区的表面积比大于3/2。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远近光照明件设于所述镜框正对于主反射区的区域内,且所述远近光照明件的外侧设有保护镜片、边缘设有阶梯状棱边、并且开口朝向所述侧指示灯的C型边框。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反射区设于所述次反射区的左侧或右侧时,所述次反射区的另一相邻侧紧邻所述侧指示灯所在的所述镜框的侧边,所述镜框的宽度大于自身的高度,所述主反射区与次反射区的表面积比大于4/3。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远近光照明件的外侧设有保护镜片,且该保护镜片的面积占所述镜框的反面面积的80%以上。
[0013]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设有用于警示侧方来车的指示灯,使得农用车辆遭受因灯光稀少造成的农村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幅降低,使得在农场等不同的场合行车的时候得到极好的补光效果,并且,提供了两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反射镜,再配合侧指示灯,从而为驾驶员展示了2种不同区域和范围的侧方与后方展示,包括在黑暗中更加容易看到的周围的路面状况,因此驾驶员可以更好地应对农村错综复杂的路面,进行安全驾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向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正向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反向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远近光照明件6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反向立体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远近光照明件6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镜框1、主反射区2、次反射区3、反射镜4、侧指示灯5、远近光照明件6、C型边框7、保护镜片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之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结合图1至图6所示,一种照明后视镜,包括镜框1,所述镜框1的正面设有主反射区2以及相邻而设的次反射区3,所述主反射区2与次反射区3均设有反射镜4,所述主反射区2的反射镜4的曲率半径大于次反射区3的曲率半径,所述主反射区2的面积亦是大于所述次反射区3,所述镜框1的侧部设有与镜框1的正反面相互垂直的长方形的侧指示灯5,所述镜框1的反面设有远近光照明件6。
[0024]本技术的侧指示灯5设于所述镜框1的侧方,与所述镜框1的正面或者反面均垂直,这样就能保证无论后视镜被扳至向前或者向后的任何角度,都可以尽可能地令侧方的来车及时看到使用者车辆的到来,以便及时作出适当的应对,否则,如果侧指示灯5不是垂直于两面进行设置,则后视镜朝着侧指示灯5设置角度的补角一侧进行转动的时候,侧方就很难看到侧指示灯5的状态,那就起不到及时有效的警示作用了。同时,侧指示灯5也具有照亮车辆两侧的作用,尤其在农村、农田、野外、乡村道路等灯光较为稀少的路况,更宽广的照亮范围对于驾驶员来说就是更安全的保障。
[0025]并且,本技术采用了2种不同曲率半径反射镜4,分别应用在相邻的主反射区2以及次反射区3中,所述主反射区2相当于现有后视镜的镜片部分,可以较好地观察到侧后
方的路况,满足驾驶员的常规操作需求,而次反射区3的反射镜4由于曲率半径较小,焦距变短,因此观察远处的路况不如曲率半径较大的主反射区2的反射镜4,但是取而代之的,次反射区3的反射镜4具有更大的视野范围,因此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车辆周围的情况,在农村路面复杂的时候,车轮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坑洼部分或者其他潜在危险隐患,尤其是车轮的状况更加关乎行驶的安全。所以一旦可以及时观察到周围的路面,驾驶员就可以更加方便地作出准确的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0026]其中,所述主反射区2与所述次反射区3相邻而设,可以提高对镜框1正面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最大限度地为驾驶员提供周围路况讯息,以便驾驶员及时作出反应。
[0027]同时,优选的,所述主反射区2的镜片与所述次反射区2的镜片分隔而设,因此相比较于传统的一体式镜面来说,本技术的两个不同的反射区的镜片相互之间不会干扰,两者可以独立地进行角度的调整,这是现有一体式镜面所不能做到的。
[002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反射区2的反射镜4的曲率半径为1800mm

2000mm,大曲率半径有着更远的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后视镜,包括镜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的正面设有主反射区以及相邻而设的次反射区,所述主反射区与次反射区均设有反射镜,所述主反射区的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大于次反射区的曲率半径,所述主反射区的面积亦是大于所述次反射区,所述镜框的侧部设有与镜框的正反面相互垂直的长方形的侧指示灯,所述镜框的反面设有远近光照明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区的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1800mm

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反射区的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为500mm

8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区设于所述次反射区的正下方或者左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振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杉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