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记录器中的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236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带放音机的驱动系统包括一个旋转传动机构,用于把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到用于驱动磁带卷轴的传动齿轮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带,用于把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到与第二滚轮同轴的第二飞轮,一个中间齿轮,它包括的一个齿轮与同轴地装在第二飞轮上的一个齿轮相啮合,以及第二环形带,用于把中间齿轮的转动传递到与第一滚轮同轴的第一飞轮。根据需要,可以通过中间齿轮或第二飞轮把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到传动齿轮机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盒式磁带记录器,特别是涉及盒式磁带记录器内部传动效率的改进。近年来,为了降低盒式磁带记录器的电功率消耗以便实现长时的信息重放或记录,已经出现了各种方案。目前在市场上可见到的多数盒式磁带记录器采用如图22所示驱动系统,在本文中根据该图来说明现有技术。如图22所示,该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31,传动轮33,与第一和第二滚轮同轴连接的第一和第二飞轮34a及34b,以及一个惰轮34c。为了把驱动电机31的动力传送到传动轮33上,采用了一条环形传动带32。如图所示,传动带32的第一面在绕过第一飞轮34a后从驱动电机31延伸到传动轮33,以便朝一个方向驱动飞轮34a,并且还绕在第二飞轮34b上,使其朝着与第一飞轮34a的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传动带32的第二面在绕过惰轮34c之后从传动轮33延伸到驱动电机3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当盒式磁带放音机被设定在快进模式或重绕模式下以便快速地从一个轴向另一个轴输送一定长度的磁带时,驱动电机的负载最大。环形传动带的牵引力通常是根据允许施加在驱动电机上的最大负载来调节的,以便防止传动带的断裂,并且保证有足够的力被传递到盒式磁带放音机的其他运动部件上。然而,在图22所示的驱动系统中可以看出,在驱动电机正向驱动的快进模式期间或是在驱动电机在相反的反方向上驱动的重绕模式期间,驱动电机31的动力被传送到传动轮33,传动带32的正转方向,也就是传动带32的第一和第二面之一朝着驱动电机31移动,而返回面,也就是传动带32的第一和第二面中的另一面则离开驱动电机32,它们分别受到牵引和放松,传动带的被牵引面上的牵引力相应地得到调整,通过驱动电机31逆时针转动期间所传递的驱动力而获得所需的牵引力。举例来说,如果在快进期间传递的驱动力低于重绕期间的驱动力,在快进期间获得的牵引力就可被调整到所需的力。然而,若按上述方式来选择传动带的牵引力,带的一面就会受到较大的牵引力,例如在重绕期间,传动带受到的牵引力有可能会增大到高于所需牵引力的量值,因此,作用于传动带上的负载以及作用在驱动电机31,传动轮33以及第一和第二飞轮34a,34b上的横向压力会明显地增大,其转动效率会相应地下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基本上消除现有技术的盒式磁带放音机驱动系统中固有的上述缺点,并且提供一种磁带记或和/或重放装置中所用的改进的驱动系统,其中把用于传递驱动电机的转动力的牵引力降低到所需的最小值,以便提高转动的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为磁带放音机提供了一种驱动系统,它包括旋转传动机构,用于把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到用于驱动磁带卷轴的传动齿轮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带,用于把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到与第二滚轮同轴的第二飞轮上,一个中间传动轮,它包括一个齿轮,该齿轮与同轴地设在第二飞轮上的一个齿轮啮合,以及第二环形带,用于把中间传动轮的转动传递到与第一滚轮同轴的第一飞轮上。根据需要把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中间传动轮或是第二飞轮传递到传动齿轮机构。按照本专利技术,传动带的受牵引和放松面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即使是在利用驱动电机的正向和反向驱动而使磁带的长度快进以及重绕期间也是一样的,并且可以选择最小的所需牵引力,从而使传动带的转动负载最小,由此实现高效的传动,这样就能节省磁带放音机的能量。另外还采用了这样一种结构,使驱动电机的动力可以通过中间传动轮或是第二飞轮传递到传动齿轮机构,由传动齿轮机构产生的负载仅是传动带的负载,因此可以把第二传动带的牵引力选择为进一步的最小值,使磁带放音机获得进一步的节能效果。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图中相同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标号,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盒式磁带放音机的解剖的顶视图;图2是从放音机后方看到的盒式磁带放音机的后视平面图,表示了磁记录和/或重放头及其有关的部件;图3是卸掉了盒式外壳的盒式磁带放音机的底视平面图;图4是一个放大的底视平面图,表示了图3中的一部分机构,其中的快进杆被静止保持在停止位置;图5类似于图4,表示在驱动电机的反向驱动期间用第一控制杆使快进杆从停止位置被释放的情况;图6类似于图4,表示快进杆被释放的瞬间状态;图7类似于图4,表示快进杆在刚刚释放时的状态;图8类似于图4,表示重绕模式期间的状态;图9类似于图4,表示快进模式期间的状态;图10类似于图4,表示从停止位置或重绕模式转换到正向驱动重放模式的过渡状态;图11类似于图4,表示正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12类似于图4,表示反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13是盒式磁带放音机的底视平面图,表示了诸如齿轮等各个旋转件,它们在快进杆被释放之后的停止位置期间处于各自的位置;图14类似于图13,表示正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15类似于图13,表示反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16类似于图13,表示快进期间的状态;图17类似于图14,表示重绕期间的状态;图18A是一个平面图,表示压轮和磁记录和/或复制头在快进,重绕和停止位置上的状态;图18B是一个解剖的平面图,表示用于控制图18A中所示的压轮和磁头的各个位置的控制元件;图19A类似于图18A,表示正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19B类似于图18B,表示正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20A类似于图18A,表示反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20B类似于图18B,表示反向驱动重放期间的状态;图21类似于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系统的一种变更形式;以及图22是现有技术的盒式磁带放音机的示意性底视图。参见附图,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盒式磁带放音机包括一个普通的矩形平板式带盒,它是有沿着带盒的前沿彼此分开的第一和第二滚轮1a和1b,并且由带盒可转动地支撑着这些滚轮,使它们在一个方向上从带盒中垂直伸出。第一滚轮1a被用来朝一个方向传送磁带盒内(参见图1,18A,19A和20A中所示的虚线)的一定长度的磁带(未示出),用于正常重放这一磁带长度上的信息,而第二滚轮1b被用来朝相反方向传送一定长度的磁带,用于从该磁带长度上反向重放出信息。第一和第二滚轮1a和1b与第一和第二飞轮2a和2b分别同轴地连接,与其一起转动,上述第一和第二飞轮2a和2b被定位在带盒的一侧,该侧与第一和第二滚轮1a和1b所处的一侧相对,如图2中所示。标号3代表一个可电动反向的驱动电机,它连接到第二飞轮2b,并通过第一环形带4a连接到第二滚轮1b。传递到第二飞轮2b上的驱动电机3的动力接着传送到中间传动轮5,它具有一个与其同轴地构成一体的大直径齿轮5a,齿轮5a与大直径齿轮2ba啮合,齿轮2ba与第二飞轮2b同轴地构成一体,以便一同转动。中间传动轮与通过第二环形带4b与第一飞轮2a形成传动连接,将动力传到第一滚轮1a。显然,第一和第二飞轮2a和2b是由驱动电机3在彼此相反的各个方向上驱动的。标号6代表一个传动齿轮机构,用于有选择地把驱动电机3的动力传送到第一和第二卷轴7a和7b之一,当磁带盒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被加载到盒式磁带放音机上时,卷轴7a和7b与磁带盒内的卷筒相互啮合。这一传动齿轮机构包括由底盘可转动地承载的第一中继齿轮6a,它包括一个与大直径齿轮5a相啮合的大直径齿轮6aa,一个与大直径齿轮6ab同轴地构成一体的小直径齿轮6ab,以及与小直径齿轮6ab相啮合的主齿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磁带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的一种驱动系统,包括一个旋转传动机构,用于把驱动电机的转动力传递到用于驱动磁带卷轴的传动齿轮机构,上述旋转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带,用于把驱动电机的转动力传递到与第二滚轮同轴的第二飞轮,一个中间齿轮,它包括与同轴地装在第二飞轮上的一个齿轮相啮合的一个齿轮,以及第二环形带,用于把中间齿轮的转动传递到与第一滚轮同轴的第一飞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6-7 140251/951.磁带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的一种驱动系统,包括一个旋转传动机构,用于把驱动电机的转动力传递到用于驱动磁带卷轴的传动齿轮机构,上述旋转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带,用于把驱动电机的转动力传递到与第二滚轮同轴的第二飞轮,一个中间齿轮,它包括与同轴地装在第二飞轮上的一个齿轮相啮合的一个齿轮,以及第二环形带,用于把中间齿轮的转动传递到与第一滚轮同轴的第一飞轮上。2.按照权利要求1的驱动系统,其特征是驱动电机的转动力通过中间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篠原功久保健次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