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体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35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腔体包括注塑主体,注塑主体的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层;第一谐振器,设置于腔体内;第二谐振器,设置于腔体内且间隔布置于第一谐振器的一侧,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呈片状结构,第一谐振器与第二谐振器电容性耦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腔体滤波器的腔体为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层的注塑主体,相比纯金属结构的腔体,其质量轻,成本低;而且,腔体内的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呈扁平的片状结构,相比粗大的柱状结构的谐振器件,其占用空间小,因此便于减小腔体滤波器的体积。因此便于减小腔体滤波器的体积。因此便于减小腔体滤波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体滤波器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滤波器用于过滤抑制无用频段信号,进而留下有用频段的信号。滤波器是通讯系统中的重要元件。
[0003]现有的腔体滤波器主要包括腔体、盖设于腔体上的盖板、以及设置于腔体内的谐振件,谐振件主要为柱状结构也称为谐振柱。腔体、盖板和谐振件均为全金属材质,质量重,成本高。而且,谐振柱占用腔体内部空间大,一方面不便于谐振柱在腔体内的布置,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谐振器的小型化设计。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腔体滤波器,其质量轻,成本低,谐振件占用空间小,便于减小腔体滤波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腔体滤波器,其质量轻,成本低,谐振件占用空间小,便于减小腔体滤波器的体积。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
[0008]腔体,其包括注塑主体与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注塑主体的表面;
[0009]第一谐振器,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0010]第二谐振器,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呈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谐振器与所述第二谐振器电容性耦合。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为金属镀层结构,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为金属薄片结构。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谐振器包括第一谐振主体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谐振主体呈一体注塑结构,所述第一谐振主体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谐振主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谐振器包括第二谐振主体与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二谐振主体呈一体注塑结构,所述第二谐振主体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二谐振主体的表面。
[0013]可选地,所述注塑主体、所述第一谐振主体和所述第二谐振主体共同为一体注塑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为一体金属镀层结构。
[0014]可选地,所述注塑主体包括第一凸座与第二凸座,所述第一凸座与所述第二凸座间隔布置且向所述腔体内凸出,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座与所述第二凸座。
[0015]可选地,还包括:
[0016]第一绝缘卡座,设置于所述腔体上的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谐振器的输入输出端
插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卡座上且延伸至所述腔体的外部;
[0017]第二绝缘卡座,设置于所述腔体上的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二谐振器的输入输出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卡座上且延伸至所述腔体的外部。
[0018]可选地,所述注塑主体包括第三凸座与第四凸座,所述第三凸座与所述第四凸座间隔布置且向所述腔体内凸出,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三凸座,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四凸座,所述第一绝缘卡座与所述第二绝缘卡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凸座与所述第四凸座。
[0019]可选地,还包括:
[0020]盖板,其盖设与所述腔体上,所述盖板为金属片状结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试耦合强度的耦合调试片和/或用于调试滤波频率的频率调试片。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谐振器包括:
[0022]多个并排间隔的第一谐振杆,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谐振杆之间通过第一耦合连杆连接,以形成第一谐振杆主体;
[0023]第一输入输出端,其与所述第一谐振杆主体相连,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0024]其中,所述第一谐振杆包括第一片状主体部,所述第一片状主体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腔体,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片状头部,且所述第一片状头部的形状呈“工”形、“U”形或“Z”形。
[0025]可选地,所述第二谐振器包括:
[0026]多个并排间隔的第二谐振杆,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谐振杆之间通过第二耦合连杆连接,以形成第二谐振杆主体;
[0027]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谐振杆相连;
[0028]其中,所述第二谐振杆包括第二片状主体部,所述第二片状主体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腔体,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片状头部,且所述第二片状头部的形状呈“工”形、“U”形或“Z”形。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本技术的腔体包括注塑主体,注塑主体的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层;腔体内电容性耦合的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呈片状结构,其优点在于腔体滤波器的腔体为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层的注塑主体,相比纯金属结构的腔体,其质量轻,成本低;而且,腔体内的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呈扁平的片状结构,相比粗大的柱状结构的谐振器件,其占用空间小,因此便于减小腔体滤波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腔体滤波器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腔体滤波器的拆解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腔体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片状头部为“工”形的第一谐振器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片状头部为“Z”形的第一谐振器的示意图。
[0037]图中:
[0038]1、腔体;11、第一凸座;12、第二凸座;13、第三凸座;14、第四凸座;
[0039]2、第一谐振器;21、第一谐振杆;211、第一片状主体部;212、第一片状头部;22、第一耦合连杆;23、第一输入输出端;
[0040]3、第二谐振器;31、第二谐振杆;311、第二片状主体部;312、第二片状头部;32、第二耦合连杆;33、第二输入输出端;
[0041]4、第一绝缘卡座;
[0042]5、第二绝缘卡座;
[0043]6、盖板;61、耦合调试片;62、频率调试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其包括注塑主体与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注塑主体的表面;第一谐振器(2),设置于所述腔体(1)内;第二谐振器(3),设置于所述腔体(1)内且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谐振器(2)的一侧,所述第一谐振器(2)和所述第二谐振器(3)呈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谐振器(2)与所述第二谐振器(3)电容性耦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为金属镀层结构且电镀附着有至少一种金属,所述第一谐振器(2)和所述第二谐振器(3)为金属薄片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器(2)包括第一谐振主体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谐振主体呈一体注塑结构,所述第一谐振主体固定于所述腔体(1)内,所述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一谐振主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谐振器(3)包括第二谐振主体与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二谐振主体呈一体注塑结构,所述第二谐振主体固定于所述腔体(1)内,所述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二谐振主体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主体、所述第一谐振主体和所述第二谐振主体共同为一体注塑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为一体金属镀层结构且电镀附着有至少一种金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主体包括第一凸座(11)与第二凸座(12),所述第一凸座(11)与所述第二凸座(12)间隔布置且向所述腔体(1)内凸出,所述第一谐振器(2)和所述第二谐振器(3)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座(11)与所述第二凸座(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卡座(4),设置于所述腔体(1)上的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谐振器(2)的输入输出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卡座(4)上且延伸至所述腔体(1)的外部;第二绝缘卡座(5),设置于所述腔体(1)上的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二谐振器(3)的输入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华李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