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26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压笔,其包括贯通的笔筒体、设置于笔筒体中的保压头以及弹性抵压在笔筒体的内壁和保压头之间的以使保压头的一端从笔筒体伸出的弹性件,其还包括调节件,调节件沿笔筒体的轴向能够调节地连接在笔筒体内壁,弹性件的一端通过调节件抵压笔筒体,另一端抵压保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压笔的弹性件通过调节件置于笔筒体内,通过调整调节件沿笔筒体轴向的位置能够改变弹性件的压缩程度,进而能够调节保压笔的保压压力值的大小,适应性强,沿用性高,不仅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而且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压笔


[0001]本技术涉及保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保压笔。

技术介绍

[0002]在3C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是由各种不同的小料件组成,而这些小料件在组装完成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种用于零件表面保护的保护膜,为防止按键、摄像头等零件在组装的过程中经常被触摸而污染,所以一般重要的零部件在组装的过程中都会贴附一层保护膜。因为产品快速地更新换代,导致保护膜的形状千变万化,而且对保护膜贴合过程中的保压压力以及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就目前产品保护膜贴合主要有如下两种作业方式:(1)人工贴合作业:传统进行保护膜贴附的治具功能单一、适应性弱、沿用性低,多数情况下,传统治具大多只能实现保压功能,并不调节保压力,这就造成小料件贴敷良率极其不稳定,同时不同批次的3C产品料件形状变化巨大,对治具适应性是十分巨大的考验。(2)贴膜设备作业:在产品正式量产前期,如果直接在产品验证阶段使用自动化设备或者小型电气控制设备则会大大增加量产前期的生产成本,而且量产前期产品生产量小,验证性强,各部分组成与实际贴合位置是经常更改变动的,这样的变动对直接使用自动化设备会让前期开发周期变长,开发成本也会变得十分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保压压力值大小的保压笔,满足前期生产需求的同时为后期自动化导入争取了开发时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保压笔包括贯通的笔筒体、设置于所述笔筒体中的保压头以及弹性抵压在所述笔筒体的内壁和所述保压头之间的以使所述保压头的一端从所述笔筒体伸出的弹性件,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沿所述笔筒体的轴向能够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笔筒体内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件抵压所述笔筒体,另一端抵压所述保压头。
[0005]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笔筒体中的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保压头相连接并共同形成中空吸附气路。
[0006]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为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笔筒体的内壁螺纹连接。
[0007]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为中空件,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弹性件分别套在所述气管外。
[0008]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的抵接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具有收容槽。
[0009]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快速接头,所述保压头包括位于所述笔筒体内的连接端和位于所述笔筒体外的压头端,所述气管包括位于所述笔筒体内的接头端和位于所述笔筒体外的引线端,所述接头端与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快速接头密封连接。
[0010]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笔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笔压盖、压笔压筒以及压笔顶盖,所述引线端由所述压笔压盖的远离所述压笔压筒的端部引出,所述压头端由所述压笔顶盖的远离所述压笔压筒的端部伸出。
[0011]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笔筒体还包括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所述压笔压盖与所述压笔压筒之间通过所述上连接头相连接,所述压笔压筒与所述压笔顶盖之间通过所述下连接头相连接,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分别设置有装夹孔。
[0012]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接头具有与所述调节件相连接的内螺纹,所述下连接头具有限定所述保压头轴向移动位置的限位台阶,所述保压头具有与所述限位台阶相抵的限位部。
[0013]上述的保压笔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力感应组件,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磁铁件,连接在所述保压头的抵压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以随所述保压头沿所述笔筒体的轴向移动;以及感应件,通过卡箍轴向调节设置于所述笔筒体的外部并能够感应所述磁铁件移动至其感应区域内;其中,所述笔筒体设置有供所述磁铁件露出的镂空槽,所述感应件对应所述镂空槽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的保压笔的弹性件通过调节件置于笔筒体内,通过调整调节件沿笔筒体轴向的位置能够改变弹性件的压缩程度,进而能够调节保压笔的保压压力值的大小,本技术适应性强,沿用性高,不仅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而且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保压笔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保压笔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保压笔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保压笔的一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的B

B剖视图;
[0021]图6至图8为本技术的保压笔的一工作场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
[0023]10:保压笔
[0024]110:保压头
[0025]111:连接端
[0026]112:压头端
[0027]113:限位部
[0028]120:气管
[0029]121:接头端
[0030]122:引线端
[0031]130:弹性件
[0032]140:调节件
[0033]141:收容槽
[0034]150:快速接头
[0035]200:笔筒体
[0036]200a:镂空槽
[0037]210:压笔压盖
[0038]220:压笔压筒
[0039]230:压笔顶盖
[0040]240:上连接头
[0041]241:装夹孔
[0042]242:内螺纹
[0043]250:下连接头
[0044]251:装夹孔
[0045]252:限位台阶
[0046]260:控制按钮
[0047]300:压力感应组件
[0048]310:磁铁件
[0049]320:感应件
[0050]50:待贴附保压件
[0051]60: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3]如图1至图5所示,图1至图4分别为本技术的保压笔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爆炸结构以及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

B剖视图。本技术的保压笔10包括笔筒体200、保压头110以及弹性件130,其中,笔筒体200为贯通型结构,保压头110以及弹性件130分别设置于笔筒体200中,并弹性件130弹性抵压在笔筒体200的内壁和保压头110之间,以使保压头110的一端从笔筒体200伸出,保压头200用于保持一定压力压合保护膜至零部件表面。本技术的保压笔10还包括调节件140,调节件140沿笔筒体200的轴向能够调节地连接在笔筒体200的内壁,弹性件130的一端通过调节件140抵压笔筒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笔,包括贯通的笔筒体(200)、设置于所述笔筒体中的保压头(110)以及弹性抵压在所述笔筒体的内壁和所述保压头之间的以使所述保压头的一端从所述笔筒体伸出的弹性件(1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140),所述调节件沿所述笔筒体的轴向能够调节地连接在所述笔筒体内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件抵压所述笔筒体,另一端抵压所述保压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压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笔筒体中的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保压头相连接并共同形成中空吸附气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笔筒体的内壁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中空件,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弹性件分别套在所述气管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的抵接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具有收容槽(14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压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速接头(150),所述保压头(110)包括位于所述笔筒体内的连接端(111)和位于所述笔筒体外的压头端(112),所述气管(120)包括位于所述笔筒体内的接头端(121)和位于所述笔筒体外的引线端(122),所述接头端与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快速接头密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彬杜百龙蔡宝国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