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防护结构及作业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尤其涉及车辆后防护结构及作业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的作业车辆中,例如对于工程车辆而言,通常会配备有后防护结构。在常见的情况下,后防护结构多为刚性固定,即后防护结构直接刚性连接至底盘车架。此外,基于相关标准的规定,后防护结构的离地高度不能大于500mm,因此作业车辆的通过性能就进行了硬性限制。
[0003]然而,对于目前的后防护结构而言,通常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山区高低不平路况,刚性的后防护结构限制了车辆的通过性。若碰到坑洼地面,存在地面剐蹭作业车辆后防护结构的风险。再例如,由于针对作业车辆的后防护结构离地高度做出了限制,因此在后悬一定的条件下,车辆的离去角就不能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车辆后防护结构及作业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刚性固定的后防护结构无法灵活适应不同路况,导致通过性能较差的缺陷。
[000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后防护结构,包括:限位板,安装在车辆的底盘车架上;后防护总成,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安装在车辆的底盘车架上;后防护总成,转动安装在所述底盘车架上;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后防护总成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后防护总成通过销轴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总成包括后防护梁和连接架,其中,所述连接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后防护梁连接,第二端能够转动连接在所述底盘车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滚轮,其中,所述滚轮设于所述连接架底端远离所述后防护梁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板上形成有第一接触面,并且在所述连接架上形成有第二接触面,其中,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复位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保清,徐国荣,张竟,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