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205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进气管、前置催化剂单元、歧管、第一开断阀、第二开断阀、主后置催化剂单元和副后置催化剂单元,所述前置催化剂单元包括第一尿素喷射装置、前置DOC、第二尿素喷射装置和前置SCR,主后置催化剂单元包括后置DPFA、通过第一三通管与后置DPFA相连的第一低流量燃烧器、后置SCRA以及第三尿素喷射装置,副后置催化剂单元包括后置DPFB、通过第二三通管与后置DPFB相连的第二低流量燃烧器、后置SCRB以及第四尿素喷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主后置催化剂单元和副后置催化剂单元并联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背压,同时提升脱销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尾气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排放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DOC(氧化催化技术)、DPF(颗粒捕捉器技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及EGR(废气再循环技术)。在现有的排放后处理技术中,氧化催化技术主要用于降低HC和CO的排放,同时增加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的低温脱硝效率;颗粒捕捉器技术是用于去除尾气中的PM;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废气再循环技术都可用于降低尾气中的NO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可以通过选择性地促进还原剂与NOx的反应来去除尾气中的NOx;而废气再循环技术是通过降低发动机内的峰值燃烧温度降低NOx的排放。
[0003]在发动机的排放后处理技术中,DOC和SCR存在工作温度区间。对于DOC来说,只有高于一定的起燃温度,尾气中的HC和CO才会氧气发生可观的反应,产生去除效果,而SCR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90度至450度的区间,不同催化剂工作温度区间会略有不同。
[0004]为了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需要将尾气的温度控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沿尾气出气方向排列的进气管(1)、前置催化剂单元、歧管(2)、位于歧管的第一出气口处的第一开断阀(3)、位于歧管的第二出气口处的第二开断阀(4)、与歧管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的主后置催化剂单元和与歧管的第二出气口相连通的副后置催化剂单元,其中主后置催化剂单元和副后置催化剂单元可并联催化或一备一催化;所述前置催化剂单元包括沿尾气出气方向排列的第一尿素喷射装置、前置DOC(5)、第二尿素喷射装置和前置SCR(6),主后置催化剂单元包括后置DPFA(7)、通过第一三通管(8)与后置DPFA相连的第一低流量燃烧器(9)、后置SCRA(10)以及位于后置SCRA上游的第三尿素喷射装置,副后置催化剂单元包括后置DPFB(11)、通过第二三通管(12)与后置DPFB相连的第二低流量燃烧器(13)、后置SCRB(14)以及位于后置SCRB上游的第四尿素喷射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尿素喷射装置、前置DOC(5)、第二尿素喷射装置、前置SCR(6)、后置DPFA(7)、后置DPFB(11)、第一低流量燃烧器(9)、第二低流量燃烧器(13)、后置SCRA(10)、后置SCRB(14)、第三尿素喷射装置和第四尿素喷射装置相电连接并控制其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DPFA(7)位于第三尿素喷射装置的上游,后置DPFA(7)、歧管(2)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一低流量燃烧器(9)通过第一三通管(8)相连通,所述后置DPFB(11)位于第四尿素喷射装置的上游,后置DPFB(11)、歧管(2)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低流量燃烧器(13)通过第二三通管(1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DPFA(7)位于后置SCRA(10)的下游,后置DPFA(7)、后置SCR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科伟齐宝华李春强张庆昌杨超岳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